希腊罗马神话通识教育功能教学探讨
2018-07-09潘桂娟
潘桂娟
[ 摘 要 ] 通过基于人文通识教育理念的希腊罗马神话教学,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西方语源、词汇知识,还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学、艺术、心理、宗教、历史等知识,从而拓展知识结构,开阔国际文化视野。从教师应如何借助希腊罗马神话教学,提高学生文学欣赏水平、艺术审美能力、心理调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不同视角,探讨希腊罗马神话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
[ 关键词 ] 希腊罗马神话;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 中图分类号 ] G6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18)03-0059-06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也称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他指出大学应该给青年包括“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1 ]随着时代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西方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但其核心始终没变:培养有思想、有判断力和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公民和“全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纷纷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各种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取得沿线多国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与此相应,必须关注中外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希腊罗马神话是“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重要的文化源泉,也是西方文化的摇篮。“以希腊神话而言,它就是西方语源、象征和隐喻,以及世界观的基本参考和架构,许多后来的想法都从它的土壤里发生。它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通向西方心灵的第一把钥匙。”[ 2 ]长期以来,希腊罗马神话教学主要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存在,而非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在外语课堂零星接触一些经典故事外,很少系统学习这门课程。笔者认为,希腊罗马神话作为一门非英语专业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到西方语源、词汇知识,还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学、艺术、心理、历史、宗教等知识,从而拓展知识结构,开阔国际文化视野。本文将从教师应如何借助希腊罗马神话教学,提高学生文学欣赏水平、艺术审美能力、心理调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不同视角,探讨希腊罗马神话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
1 选读文学作品中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用典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希腊罗马神话美丽动人,寓意深远,深受西方诗人和作家的喜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以神话为题材写了不少传世之作,如描写凡人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恋爱故事的《恩底弥翁》,赞美小爱神丘比特恋人的抒情诗《致普绪克》,莎士比亚曾根据神话故事写了剧本《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雪莱根据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创作了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等等。“神话是文学和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群体的梦。”[ 3 ]希腊罗马神话参与建构了西方人类早期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成为原型后几千年来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成为历代作家诗人创作的源泉,是西方文学生长的沃土。从古至今,西方文学作品中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子随处可见,可以说,要充分理解西方文学作品就离不开希腊罗马神话。教师在讲解神话故事的同时,要把经典文学作品或学生们较喜欢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用典的例子找来一起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经典的内涵,感受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力。
例如,英雄伊阿宋寻取金羊毛是神话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莎士比亚的《威尼斯的商人》也是学生较熟悉的文学作品。 教师讲完伊阿宋寻取金羊毛这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欣赏莎士比亚《威尼斯的商人》[ 4 ]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希腊罗马神话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所带来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and her sunny locks
Hang on her temples like a golden fleece
Which makes her seat of Belmont Colchos′ strand
And many Jasons come in quest of her.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Merchant Venice)
……她光亮的长发,
就像是传说中的金羊毛一样垂在额前,
把她所住的贝尔蒙特,变做了神话中的王国,
引诱着无数的伊阿宋们前来追求。
(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文中的金羊毛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只生有双翼浑身长满了金羊毛的公羊。 众神使者赫尔墨斯把这只公羊送给被国王阿塔玛斯抛弃的王后,帮她救助她的一双受新王后虐待的儿女。公羊完成它的使命后被献祭给神王宙斯,宙斯将它点缀在夜空中变成了白羊座,金羊毛则成为了黑海岸边国家科尔喀斯的国宝。莎士比亚用金羊毛来形容西方女性光亮美丽的金色长发,可谓惟妙惟肖,引起人无限遐想,使行文具有一种深远的古典美的意蕴。伊阿宋是神话中的英雄,他本是古希腊的一位王子,带领全希腊英雄乘坐阿尔戈号历尽艰险去黑海岸边寻取金羊毛。在危难中,他受到了公主美狄亚的帮助。公主美狄亚爱上了英雄伊阿宋,伊阿宋向她许诺婚姻,于是公主美狄亚背叛父亲并杀死了亲生弟弟,帮助伊阿宋获取了金羊毛。可伊阿宋却无情地拋弃了美狄亚。伊阿宋是英雄更是负心汉,常被称作“西方的陈世美”,因而具有贬义。莎翁此处用典可谓具有深意。通过前面伊阿宋寻取金羊毛的故事的讲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莎翁此处的语言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对作品的领悟力。
再如,风靡世界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到处充斥着古希腊神话因素。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在大学期间酷爱西方古典文学,古希腊罗马神话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比如:哈利在霍格沃茨所在的学院Gryffindor取自法文Gryffin′dor,意为“金色的格兰芬”,恰与希腊神话中的怪兽——半狮半鹰的格兰芬(Gryphon)谐音,这种怪兽长着鹰的头和翼,身体却是狮子的模样,代表兽王的力量和鸟王的优美,它既可以管辖天空,也能统治大地。小说中哈利的一个好朋友名叫赫敏·格兰杰(Hermione Granger),在神话中,Hermione是斯巴达的国王Menelaus和被特洛伊王子掠走的美女Helen的女儿,她非常有智慧,但因为太聪明、太高傲,她也常常不讨人喜欢。这一人物原型正好映射了小说中赫敏的性格特点。格兰芬多的院长是米勒娃·麦格(Minerva Mcgonagall)教授。 Minerva源于罗马神话中智慧女神的名字,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Athena)。雅典娜在神话中智勇双全,却面无表情,不苟言笑,让人心生敬畏。罗琳在小说中展示的麦格教授正是这样的形象[ 5 ]。教师系统讲完希腊罗马神话后,在最后一次课上,可向学生推荐阅读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英文版,同时讲解这部小说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因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品味作品细微之处的深刻意蕴。
2 借助世界著名绘画和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在艺术方面,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绘画雕塑作品不胜枚举。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等大师运用神话主题创作的作品已经成为不朽巨作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大师们的宝贵画作和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读故事的同时在课件中呈现与之相关的世界名画和雕塑作品,就像带领学生们走进西方艺术画廊,尽情领略西方艺术作品的无穷魅力。
比如,希腊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相当于东方文化中的“月老”,他自己的恋爱历程却充满了波折。普绪克(Psyche)是丘比特的爱人,是举世无双的美女。英文中“pure as Psyche”参照中国习语常译为“美如西施”,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就是源于此。普绪克因美貌过人,甚至比婆婆美神阿佛洛狄特还漂亮,因而遭到嫉妒,与丘比特的结合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阿佛洛狄特为阻止丘比特和普绪克的恋爱,当丘比特在宫中昏睡养箭伤之际,多次刁难普绪克,甚至让她抱着一个盒子到阴间去找冥后普尔塞福涅为自己求赠一点美貌。历尽重重危难的普绪克终于完成了各项危险任务,却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盒子,盒子里装的是一个地狱里的睡眠鬼,他一获自由就附在普绪克身上,把她变成了一具睡尸。
在法国卢浮宫,有一件作为稀世珍品收藏的大理石雕塑《普绪克被丘比特之吻唤醒》。作品展示的正是在阿佛洛狄特诡计之下成为牺牲品的普绪克,正陷入死亡一般的沉睡状态。丘比特用温柔的一吻将她从昏睡中唤醒,而她则伸出双臂去拥抱恋人。这座大理石雕塑是由安东尼奥·卡诺瓦于1787~1793年创作的。安东尼奥·卡诺瓦享有新古典主义时期最富创意的雕塑家的盛誉。在这座石雕中,他将一种宁静而宏大的庄严感汇入丘比特与普绪克的爱情故事,使作品具有一种平衡、安宁而理想化的美感。
与这个故事相关的卢浮宫稀世藏品还有一幅布面油画《萨提尔发现了维纳斯与丘比特》,由柯雷桥约于1525年创作。画面中,“半人半羊的萨提尔意外地遇见了在林中狭小空地上沉睡的维纳斯与丘比特。观赏者在画家的引领下,身临其境地参与了萨提尔的发现过程:他猥亵地揭开覆盖着两个人的蓝布,将全身赤裸、仍然处于睡梦中的爱神显露在观赏者和他自己面前。丘比特以一种充满现实感的孩童姿态,在熟睡中仍然用双臂紧抱着爱的弓箭。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幼稚可爱中和了维纳斯形象里强烈的色情意味。这个场景描述的不仅是一段神话故事,从传统角度来看,它还被诠释为一种寓喻:凡间之爱或者世俗之爱——与天国之爱或者神圣之爱的相互对照。”[ 6 ]
在讲述爱神丘比特和普绪克的恋爱故事的同时,教师在课件中配合上这两幅世界名画的解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这两幅艺术品的欣赏能力。
有些神话故事和绘画作品在带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还会诱发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带给人无限遐想。比如,杰拉德·德·雷瑞斯的《赫拉克勒斯的抉择》,这幅画本身就是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之子,也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刚刚长大成人时,经常思考该怎么生活。一日他在林中散步,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在他犹豫踌躇不知走哪条路时,面前突然出现两个女人:一个浓妆艳抹,举止轻浮,即享乐女神;另一位则端庄典雅,圣洁高贵,即美德女神。享乐女神对他说,我是幸福女神,跟着我,你可以不用劳作就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美德女神则对他说,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辛苦得来的才是真正的幸福,不劳而获不会让你成为真正的英雄。两位女神经过一番争论后,都消失了。赫拉克勒斯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走美德女神为他指的路。随后才有赫拉克勒斯完成他那十二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民除害的故事。基于此,英文中Hercules′Choice(赫拉克勒斯的抉择),常用来指抛弃安乐,选择劳苦。
这个故事和美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的《一条未走的路》[ 7 ]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深黃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该如何做出最好的人生抉择?其实,这何尝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的人生图景。
不同历史时期的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的艺术藏品遍布西方各个国家的大小博物馆。意蕴深远的神话故事配上来自世界各地艺术珍品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艺术带给生活的美好,从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3 利用西方心理学对神话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借用误犯杀父娶母罪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创造了“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话是揭示灵魂现象的最早最突出的现象。20世纪最伟大的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指出,神话的内核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生生不息,神话故事的任务就是揭示从悲剧到喜剧这条黑暗的内心之路所隐藏的危险,以及所需要的技巧。“神话是人寻找自我的途中走出现代社会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团:通过开启远古的智慧,打开尘封在潘多拉的魔盒中等待救赎的希望。”[ 8 ]西方心理学大师对希腊罗马神话的研究成果表明,神话具有照亮世界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心理学对神话的研究成果,诱发学生思考,启迪智慧。
比如:讲述阿波罗的爱情故事,可以将“阿波罗的初恋情人达佛涅”“拒绝阿波罗求爱的玛耳珀萨”“可罗妮斯和乌鸦”三个故事合成一个模块来讲,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神话的深层话语和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是神王宙斯之子。阿波罗主管诗歌的灵感,他赋予诗人以创作的灵思;阿波罗很擅长弹奏竖琴,美妙的旋律有如天籁;阿波罗又精通箭术,他的箭百发百中;阿波罗也是医药之神,把医术传给人们;而且由于他聪明,通晓世事,所以他也是预言之神。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美最英俊的男神,他快乐、聪明、拥有着阳光般的气质,是男性美的象征。英文单词“Apollo”本身就是“美男子”的代名词。同时他也是希腊神话中的花美男之一,完美身段,超高的音乐才华,让他受到了众多女神的欢迎,九位缪斯女神时常陪伴在他的身边。有权有势、高大英俊、技艺超群的阿波罗是现实生活中典型的“高富帅”式人物,是无数人内心的向往。
可阿波罗的情感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初恋情人是河神的女儿达佛涅,美貌出众,追随者众多。太阳神被丘比特的金箭射中后,顿时对达佛涅产生了不可抑制的爱情,而被丘比特铅箭射中的达佛涅却对爱情产生了难以摆脱的厌恶情感。为了逃避太阳神的追赶,达佛涅最后变成了一株月桂树(laurel)。laurel在英文中意为“荣誉”,就源于此。另一拒绝阿波罗求爱的美少女是玛耳珀萨,荷马称她为“欧厄诺斯的有着美丽脚踝的女儿”。“她人间尤物的国色天香直上云霄,九重天上的神祇阿波罗为之神魂颠倒”。[ 9 ]“人中之龙”伊达斯也爱她。当宙斯让玛耳珀萨在太阳神阿波罗和凡人伊达斯之间做出选择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凡人伊达斯。神话似乎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启示人们:失恋在人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连太阳神都会失恋,更何况凡夫俗子?教师由此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爱恋的对象对你不感兴趣,你不该感到那么沮丧。你也许就像太阳神一样优秀,但恋爱中的男女讲求的是缘分。所以,失恋并不表示你不好,不该以各种方式来摧残自己,应该在学会等待的同时,使自己更加优秀。
太阳神后来爱上了可罗妮斯,可罗妮斯也爱阿波罗,为太阳神生下小医神艾斯库拉比,这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儿。可幸福并不长久,太阳神有一只爱鸟白乌鸦,它在阿波罗外出之时搬弄是非,阿波罗因听信闲言,一怒之下用箭射死了妻子可罗妮斯,事后追悔莫及。 根据可罗妮斯的悲剧,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合适的时间遇上合适的人又彼此相爱白头到老是十分不容易的事,遇上了就该学会珍惜,彼此信任,而不要相信“乌鸦嘴”。相信这些领悟对正在成长恋爱期的大学生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神话中不仅仅描述男神的恋爱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女神的恋爱心理。比如,向阳花的故事讲的是美丽的水泽女神克吕提爱上了阿波罗,可是阿波罗对她却不理不睬。她憔悴了,整日坐在冰冷的地上,无心梳洗,听任满头乱发披散着,九天九夜不吃也不喝,眼泪和冰凉的露水是她唯一的食粮。她每天凝视着初升的太阳,目不转睛地追随他的行程下山去。她目无他顾,脸总是向着太阳。人们传说,后来她手脚扎成根,脸蛋儿变成了花盘,会在枝茎上永远朝着太阳转动。《诗经·国风·卫风》中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意思是说,男人沉溺爱情犹可解脫,女子一旦坠入爱河,则难以脱身,这是女人纠结的天性所致。
神话中另一水泽女神厄科(Echo)的恋爱故事也鲜明地体现了女性这种纠结的恋爱心理。厄科是月亮女神狄安娜的亲信,经常随女神在林中狩猎。她因故惹怒了赫拉而受到惩罚,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只能应声。厄科爱上了美少年那喀索斯,却无法与他交谈,失恋后逃入树林深处,终日在岩洞与峭壁间徘徊流浪。悲伤吞噬了她的形体,耗尽了她的血肉,最后她的骨头化为山岩,形体不复可见,只有声音留存下来。至今如果有人对着大山喊,她总会发出回应。女神的名字成了英文单词Echo:回声。女性这种纠结的恋爱心理被现代脑科学实验所证明:男性比女性制造血清素的速度快52%,血清素和情绪、睡眠、记忆直接相关。因而男性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比女性要强得多,面对同样的遭遇,女性更容易陷入抑郁难以自拔。女性恋爱中的纠结天性正是和这一生理特点直接相关。早在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在《井底引银瓶》中忠告天下女子,“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同类故事组合在一起讲解,并联系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与之相关的诗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思考,使正在成长恋爱期的大学生了解女性的这一特点,会有助于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珍视自己,同时也珍视他人的情感。
4 对中西神话中的相似意象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神话不是某个民族的特有财产。世界上一切民族,无论是未开化的野蛮民族还是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有些神话还颇有相似之处。比如,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和古希腊同一题材的神话所述极为相似,都谈到宇宙最初始状态是一片混沌。中国神话中有女娲“抟黄土为人”的故事,希腊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用水和泥按神的形象创造人的故事等。但由于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想象力水平也有所差异,他们的神话也总是同中有异。不同的神话意象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质,昭示着相异的价值取向。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关注中外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通过文化迁移式比较教学法对中西神话中的神话意象进行比较,可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如:东西方神话中都有有关太阳神和乌鸦的故事。古希腊神话中,乌鸦是太阳神的“宠物”,它的羽毛原本是象征着圣洁的白色。阿波罗外出时,派乌鸦在他和爱妻可罗妮斯之间传情达意。由于乌鸦说谎,阿波罗对爱妻产生了误会,盛怒之下用箭射死了可罗妮斯,弄清真相后,追悔莫及。阿波罗由于相信“乌鸦嘴”,美好的生活毁于一旦。他惩罚乌鸦,把它的羽毛变成可恶的黑色,人见人恨。西方文化的另一主要源泉《圣经》中,也有乌鸦背弃信义的故事。在挪亚方舟的故事中,救了乌鸦性命的挪亚在洪水退却后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第一只飞鸟乌鸦,“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从“直到”不难看出,乌鸦飞走后并没有回来,而是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没有给挪亚带回任何有关洪水的讯息。挪亚只好放出鸽子,鸽子叼回了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基于此,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乌鸦常常是不吉祥的象征。比如,在《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和简爱婚礼前,就有这样一段描述:“灰色的老教堂宁静地耸立在我面前,一只白嘴乌鸦在教堂尖顶盘旋……”预示着婚礼的变故。
中国关于乌鸦的神话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书中的乌鸦又叫金乌或踆鸟,典型特征为三足、金翅。《淮南子》中说:“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由此可见,乌鸦是居住在太阳中的神鸟。此外,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乌鸦有一个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很难找到的意象:孝养。“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重“孝”的中国人在动物界找到的两个美德的典型。乌鸦反哺体现着浓浓的亲情,洋溢着和睦团圆的家庭氛围。但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乌鸦的出现却往往给人一种凄风苦雨、一派悲凉的感觉。比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乌鸦在中国民间则更多地被当作“扫帚星”,有俗语为证:“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乌鸦叫,祸事到”等,这与西方神话中乌鸦的意象有相似之处。对中西神话中相似意象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可帮助学生领悟各自的民族特色、价值取向和文化特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如,古希腊神话中第一位自恋者是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他因无情地拒绝月亮女神的亲信厄科的爱情而受到月亮女神的惩罚。月亮女神用自己的梳妆镜变出了一弯湖水,正在林间打猎的美少年无意间看到了自己水中的倒影,并为之倾倒,终日坐在水边欣赏着自己的芳姿,日渐憔悴,落水而死,最后变成了水仙花。英文单词narcissus就是水仙的意思,由它演变而来的narcissist 则意为“自恋者,孤芳自赏者”;narcissism意为“自恋”。水仙常用来喻指西方人的精神长相,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这样描述道,“希腊神话中水仙之神(Narciss)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而象征中国人精神长相的幽兰则有另一番不同的风貌。倪云林诗云:“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 10 ]在学习希腊罗马神话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母语中的文化符号,再进行比较分析,可有效提高希腊罗马神话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我国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兆玄认为通识就是“五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及赏识。他认为很多创新的能力不见得来自高深的知识,而是来自能触类旁通的常识[ 11 ]。希腊罗马神话作为一门涉猎多学科、承担跨文化交际任务的语言课程,可在有效增长学生的知识、常识、见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希腊罗马神话的通识教育功能。
參考文献
[ 1 ] 王冀生.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J ].教育发展研究,2002( 3):59-62.
[ 2 ] 王倩.21世纪初希腊神话国外研究印象[ J ].中国比较文学,2007( 1):58-67.
[ 3 ] 王倩.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1.
[ 4 ]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二[ M ].朱生豪,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0.
[ 5 ] 符晓.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与希腊神话的渊源[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1):17-18.
[ 6 ] 埃里希·莱辛,安雅·格列布.卢浮宫藏品精选:100件旷世杰作鉴赏指南[ M ].李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 7 ] 李文俊.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文学Ⅰ[ M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319.
[ 8 ] Joseph Campbell.指引生命的神话[ M ].张洪友,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68.
[ 9 ] 陶潔,等.希腊罗马神话[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01.
[ 10 ] 宗白华.美学散步[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6.
[ 11 ] 王鲁男.外语专业通识教育: 历史、现状与展望[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 6):922-932.
On explo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functions of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Pan Gui-j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General Education provides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knowledge of Western etymology, vocabulary,western literature, art, psychology, religion, history, etc. It helps to broade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horizons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functions of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in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bility, art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bility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words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general education; humanistic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