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现状研究

2018-07-09丁玲玲王华宝

创新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丁玲玲 王华宝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职高专院校逐渐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效果,以泉州市4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创业意愿和态度、创业环境、创业能力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高专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1-64-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1.018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k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Example

Ding Lingling,Wang Huabao

(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Quanzhou Fujian 362000)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ining effe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4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in Quanzhou were taken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e students' basic situati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attitud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ractice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学校历来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大趋势的人才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始于美国。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其中,部分高等院校已完成了系统性的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遍地开花,呈现出空前繁荣局面。但值得一提的是,高職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明显处于弱势。2017年1月,教育部经过评估评选出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有7所,占14%。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其教育类型、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较为薄弱。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实事求是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本研究以泉州地区4所高职高专院校调查数据为基础,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意愿和需求等情况,以期通过对现状的研究,找出问题,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及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1 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本研究以电子调查问卷形式发放至泉州地区4所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及部分毕业生。这4所高职高专院校为师范类学校、医学类专科学校、以财经为主的专科学校及综合性专科院校,样本覆盖面相对广,被调查学生涉及文科、理科、工科、医药、艺术及其他等6大类别。调查问卷共有36题,分为4大部分,分别为基本情况、创业意愿和态度、创业环境及创业能力和实践。

1.1 基本情况

基于大专院校的特殊性,大三学生主要在实习,故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一、大二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将近600名的学生参与此次的问卷调查,大一、大二学生占总人数的87.8%,且因专业的限制(多数为文科类专业),女生比例多达8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问卷中第三题为“您父母的职业”,结果显示(如图1)有41.7%的学生父母职业为农民,21.28%的学生父母职业为其他,根据选项可推测出选择“其他”的学生父母职业为流动性职业的可能性较大。

1.2 创业意愿和态度调查

受大环境的影响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宣传与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大学生群体里潜移默化。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肯定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认可并支持大学生创业。

问卷第五题及第六题分别为“您对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感兴趣”“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图2可以看出,虽然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趣度一般,但可喜的是,对创新创业不太感兴趣及没兴趣的比例不足10%。图3更是清晰地指出,只有1.73%的学生反对创新创业。这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问卷第9题“您创业的想法来自于”,结果显示(如图4),受社会影响高达40.83%,朋友同学影响占17.99%,家庭影响占12.28%,其他因素占28.89%。问卷第10题“您创业的动机”的结果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创业的动机为赚钱。在低收入家庭中,家长最大的希望便是孩子能掌握一门技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如,师范类专科院校学生选择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专业多是受家庭影响,认为教师职业稳定。这就表明,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考虑到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稳定安逸的工作岗位为目标。可以看出,大部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自于农村,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中创新创业影响的缺失,他们的创新创业知识靠自己主动汲取或来自于朋友、同学的影响。

问卷第11题“什么情况下您会选择创业”,62.11% 的学生选择“有资金的投入,没有家庭负担”。问卷第12题“您有了自己的创新创业的想法会去实现吗”,55.88%的学生选择“犹豫不决,想着我的想法是否还有缺陷”,23.01%的学生选择“不敢去,毕竟现实和想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问卷第13题“您选择在什么时间段创业”,65.57%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3~5年”。问卷第14题“您打算将来在哪里创业”,53.81%的学生打算在自己的家乡,32.53%的学生选择二线城市。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创新创业存在未知性,再加上高职高专大学生自身能力、资金及经验的欠缺,对于真正地投入创新创业的态度还是较为慎重,他们倾向于选择相对保险的方案,即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并且多数将创业地点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家乡或者竞争力相对小的二线城市。

1.3 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首要任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在本研究中特指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把握与传达是否正确?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与期待?学生希望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什么信息?以上是笔者希望从调查问卷第三部分得到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将近90%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渴求。实际上,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且学校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由问卷结果(如图5-8)可以得出,实践为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中最大的需求,不管是期望到实践基地学习或者是将创业课程学制改为创業实践,还是期望得到成功企业家或创业者的授课,这都反映出学生对实践的渴求。

问卷第21题“您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其他的创新创业信息”,根据结果(如图9)得知,由于现实原因,高职高专院校中创新创业授课老师多为学生管理人员兼任,师资力量相对缺乏,但高职高专院校多通过讲座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络了解创新创业信息的比例达到42.56%,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授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汲取创新创业信息,如其他高校优质创新创业课程,成功企业家、创业者的经验分享等。这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力量强有力的补充。

1.4 创业能力和实践

资金投入是创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校生作为还未踏入社会的群体,经济上尚不能独立,90%以上的学生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在问卷第29题“如果您要创业,您的资金来源会是”结果中(如图10),可以看出,只有13.32%的学生选择来源于父母,选择自己积蓄、贷款、合伙拉赞助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来源于父母。

问及“如果您进行自主创业,您能承受多少的资金投入”时,选择5万以下的学生占据大多数(如图11),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创业资金需要自己筹措;二是学生的创业计划多为小本生意,故对创业的前期资金投入预期金额相对少。

问及“如果您的创业计划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77.85%的学生选择边学习边创业,4.5%的学生选择休学创业,12.28%选择放弃创业专心学习。问及“假设一次创业失败,您会”,只有5.54%学生选择放弃。其他学生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或“筹集资金,努力进行下次创业”。这表明学生对于创业风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及承受能力。

2 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2.1 开拓本土就业创业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招生。因各地区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本省市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例如,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开发较晚,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省内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形,但是拥有全国最长最曲折的海岸线,由北到南有6个地市,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如泉州港曾为世界重要的对外贸易通商口岸。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应充分结合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将本土资源、本土元素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2 注重农村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教育

上文提到,高职高专大学生多数来源于本省农村,学生毕业后求职意向往往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农村进行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稀少。而现实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就业创业市场需求量大。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家乡进行假期社会实践,逐渐地培养学生对家乡工作的热情。再者,学校可以建立农村毕业生创业帮扶机制,将政策宣讲到位,实践指导到人,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领域。

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而且将现代技术、经营理念、生活方式直接带入乡镇中,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一股积极力量。总之,开拓农村就业创业市场可以合理地分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市场,有效地推动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开展聚焦性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普及性创业教育与聚焦性创业教育相结合。聚焦性创业教育的受众即为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可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技能培训,以及机会识别、企业管理、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课程教育。特别重要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应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家及省市区的相关政策,让创业的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学校、媒体等对创新创业的重视,鼓励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行创业。

3 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明确指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完善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素养相对低,而创新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不断探索,扎实推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树添,胡敏.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的需求分析——基于全国高校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6(4):87-88.

[2] 刘雪钦.高职高专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化,2016(26):51-52.

[3] 吴彬瑛,方莉.职教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6):63-65.

[4] 杨玉洪.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36-38.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体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