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驱动的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8-07-09袁金星

创新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河南创新

摘 要:河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背景下,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河南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的客观要求。但是河南在这方面相关战略不落地、体制不协调、载体不突出、衔接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推进步伐与形势要求、竞争要求、自身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集聚高端要素、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以创新驱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创新;产业升级;河南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1-8-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1.002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novation Drive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enan Province

Yuan Jinxing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Henan's economy has transformed from rapid growth stage to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innovation drive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ve become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Henan transforming from big economic province to strong economic province, Henan manufacturing transforming to innovation, Henan speed to Henan quality, Henan products to Henan brand. But because the relative strategy in this respect has not been really implemented in Henan, the system is not harmonious, the carrier is not prominent, cohesion is not sufficient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is still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advancing pace and the situation demands, competition demands, and their ow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we must agglomerate the high-end elements, develop high-end industries, build innovative highl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to form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on driven Hena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Key words: innov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Henan

快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同时,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出现新态势,技术融合呈现新特征,产业发展孕育新形态,谁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产业发展领域占据有利位置,进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河南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大省,在中高端技术领域,与沿海省份仍有较大差距;在中低端技术领域,又面临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追赶竞争。河南迫切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经济强省、促进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新的动力。

1 河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在创新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1]。河南正處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关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1.1 是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必然选择

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河南与经济总量大、结构优、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标准差距还不小。从经济总量看,2017年河南人均生产总值为47 130元,尚不足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80%。从结构来看,2017年河南第三产业比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耗能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2.7%;城乡结构不合理,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而河南为50.2%,落后全国8.3个百分点。从质量效益来看,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5%,而河南仅为7.6%。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向经济强省的跨越,迫切需要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根本之策,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为全省经济较快增长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1.2 是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的根本举措

制造业的强盛与衰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世界制造业的大格局开始重新布局,中国制造业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呈现出弱化趋势[2]。在这种背景下,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要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的跨越任重道远。毋容置疑,从制造到创造,创新是主要动力。2016年,河南研发投入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为1.22%,仍处于创新的起飞试点上。同时,创新还要找到与区域制造业的结构、层次、领域、方向等最佳的结合点。因此,河南必须强化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产品设计、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研发创新等高增值环节的产业需求,以中间制造环节的迅速壮大带动两端附加值环节发展,才能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的跨越。

1.3 是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的必经之路

质量是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推动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的转变、跨越,既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中原更加出彩的必要支撑。但是,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追求速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与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质量水平的提高速度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归根结底还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不够,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产品质量不高,以及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的获得感不够。这就要求必须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让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河南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书写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跨越的新篇章。

1.4 是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的内在要求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知名品牌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借助于技术的进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加上我国“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的实施,河南品牌建设迎来了较好的机遇。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强大动力,品牌建设需要创新的重要支撑。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进入消费市场,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和控制,才能进一步塑造品牌。因此,河南必须使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形成推动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跨越的强大引擎,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更有效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更多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资源的竞争及分配。

2 河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研发投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全社会研发水平。河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较低(2016年为1.22%,全国为2.08%),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的88.5%,从侧面说明河南省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仍偏小。特别是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造成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有所降低,怕担风险、不敢创新现象较为普遍。不少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仍停留在自身低水平的科技活动层面,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2.2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又是系统工程。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人才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也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但是河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不足的问题尚没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纳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仅有2所,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有一定不足,科技企业想在省内找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的难度较大,创新人才结构有断层现象等,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

2.3 创新发展平台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河南目前虽然有7家国家级高新区,但经济规模、整体實力还相对较弱,缺乏像中关村、光谷等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核心引擎和公共创新服务大平台,产业引领带动作用不强。另外从地域分布上讲,郑州、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创新平台数量相对较多,其他地市尤其是县市明显偏少,发展不平衡;此外,平台服务职能相对单一,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所建平台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重理论、轻应用,对外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企业牵头建设的平台,更多的是提供科技培训、信息查询、产品检测等浅层次的服务,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难以为广大中小企业共享,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

2.4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转化有待加快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对于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2016年河南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突破了7万件和4万件,被确定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份,但实际上离科技成果转化强省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贡献不足。一方面,省内许多技术成果研发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受发展环境、思维惯性等因素影响,往往一项技术成果出来之后,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结果技术成果被其他地区带走并转化,这对于河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种不利因素。

2.5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有待完善

良好的政策、制度、社会环境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3],但河南在这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一是创新驱动合力有待加强,社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不足,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强,政策碎片化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科技中介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活动、技术交易不活跃,影响了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三是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强,省、市、县之间以及部门之间在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会商机制,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形成缺乏统筹协调等,这都不利于发挥创新驱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

3 河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不落地

国家及省级层面出台了大量关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但是经过层层下达,政策的效应呈现出明显的逐级递减现象[4];加上省内个别省辖市以及部分县市,长期以来习惯了粗放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对经济新常态认识不清,缺乏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造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3.2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不协调

河南由于受内陆思想的影响,政府开放精神、创新精神不够,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政府职能转变还略显滞后,在体制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弊端仍然积存的情形下,一些部门改革出现“梗阻现象”,利益矛盾突出。围绕科技、经济问题,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政府体制协调为主题的深化改革,实现从政策推动向制度引领转变。

3.3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不突出

围绕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河南已经打造了诸如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孵化器等诸多平台载体。但是目前一些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存在着科技虚拟化、企业空壳化、产业空心化、园区出租化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不利于进一步发挥创新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3.4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衔接不充分

河南重大战略性产业专项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其他省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较慢。部分省辖市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市场集中度低,资产质量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达不到最优配置。同时,对围绕产业发展、产学研资介链接合作,具有关键性、链接性的创新型产业项目的支持不够。在产业链接、服务配套及集群政策倾斜等方面,项目不够明晰,措施不到位,造成推动过程进展较慢。

4 河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4.1 依靠创新汇聚高端要素,培育产业转型新动力

一是汇集高端人才。针对行业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操作性人才等分别制定引才策略,加大引进力度;大力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河南与海内外人才资源的有效对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给予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各类支持,打破人才制约瓶颈。二是汇集多元资本。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吸引更多资金、更多服务覆盖整个创新链条;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使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大力发展产业基金,通过壮大基金规模、完善基金支持方式等促进科技成果在河南转移转化。三是汇集平台载体。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产业领域,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中介等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和产业化之间的通道;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层次、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断放大平台的综合服务效应。

4.2 依靠创新培育高端产业,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一是创新驱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攀升。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点研发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食品、化工等领域,针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延链、补链,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产业攀升。二是创新驱动服务业向现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深入落实国家、省出台的鼓励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等高成长新服务业发展;加快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领域的应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三是创新驱动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的应用,特别是针对病虫害防疫、农业特效药物研发、农产品安全生产等要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用科技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河南农业健康发展。

4.3 依靠创新打造创新高地,拓展产业升级新空间

一是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自创区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赋予郑州、洛阳、新乡三市高新区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行政管理权限,特别是要加快开展人事薪酬改革,推行“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抓好创新引领型企业、创新引领型人才、创新引领型平台、创新引领型机构建设,形成瞄准国际前沿、符合河南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同时加快辐射区遴选和经验推广,发挥引领带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载体功能[6]。二是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实施高新区差异化发展战略,根据高新区不同产业发展定位,给予差异化的扶持,鼓励各高新区探索各自的创新发展模式,共同打造河南创新发展重要支撑点,同时,支持条件成熟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三是加快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以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构筑创新驱动河南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4.4 依靠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河南要重点支持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按照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的要求,在航空及冷链物流、新兴金融服务、云计算、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兴服务业集群,形成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引领。二是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要充分利用高新区、集聚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载体,发挥各自优势,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以及“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组织体系。加快龙头企业培育,继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瞪羚”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附加值,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4.5 依靠供给侧改革,培育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动能

一是构建完备的政策体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策创新,在宏观政策领域,注重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加快探索投融资新机制,破解产业升级动力不足难题;在中观领域,围绕《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质量强省建设、转型发展攻坚战等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全省一、二、三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在微观领域,突出政策灵活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体制改革。重点深化金融业供给侧体制改革,增加金融供给主体,特别是完善股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加快培育新型债券市场;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职称评定方式、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全面激发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加快技术创新。要加快创新研发基础能力建设,同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河南技术创新跟上全球步伐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占仓.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河南日报,2017-8-17.

[2] 张来明,赵昌文.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6-2-1.

[3] 葛秋萍,李梅.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02-106.

[4] 袁金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应用研究[J].创新科技,2017(3):4-6.

[5] 张银银,黄彬.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107-112.

[6] 袁金星.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实践的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7-93.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河南创新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