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酊湿热敷治疗早期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2018-07-09熊江艳熊元梅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王 松,熊江艳,杨 梅,熊元梅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替代疗法,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是临床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对动静脉内瘘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血管成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透析的效果。笔者通过使用单味红花酊湿热敷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的血管,观察红花酊湿热敷对早期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及第1周透析血流量。采用单味红花酊湿热敷早期AVF,能有效提高第1周透析的血流量,提高AVF透析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于2013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自体动静脉造瘘术,术后拆线第2日的早期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第2日至成熟阶段的患者;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动静脉内瘘失功能者(如AVF感染、出血、瘤样扩张等);②对红花酊过敏者;③有全身严重并发症者。根据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6例。50例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2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1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紫癜性肾病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方法

由医院制剂室统一制作红花酊,配制红花酊的方法为25 g红花(购于本院中药房,产地:新疆)在250 mL 60 %乙醇(生产厂家: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504,140708,151205)中浸渍7 d[1]。两组患者在AVF成熟前均使用中心静脉插管进行血液透析,术肢常规进行功能锻炼。为提高AVF的成功率,首次穿刺均在行动静脉吻合术后6周以上[2]。对照组术后拆线第2日,皮肤愈合良好,开始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热敷AVF,每日3次,每例观察时间为开始湿热敷至使用AVF透析1周。观察组观察前常规进行红花酊前皮肤接触过敏试验,在拆线后第2日皮肤愈合良好且无过敏者,采用红花酊浸湿无菌纱布2块~3块热敷AVF,每日3次,直至使用AVF透析后1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观察AVF成熟期间血栓发生率。②观察AVF第1周使用过程中的血流量:血流充足为透析中血流量≥200 mL/min;血流不足为透析中血流量<150 mL/min;透析中血流量在150~200 mL/min 者,通过调整穿刺针角度,仍然不能到达200 mL/min 者,视为血流不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符合正态性但不符合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3.3 治疗结果

使用红花酊湿热敷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无差异(P=0.099,均大于0.05);两组间第1次血流量、第2次血流量及第3次血流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9、0.017、0.043,均小于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提高首次透析血流量,满足透析需求。

表2 两组血栓发生率及第一周透析血流量差异分析

4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的原因很多,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肥胖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因素有关,除此之外,与手术技术因素、穿刺时间及穿刺水平等关系密切[2~3]。AVF早期失功主要原因之一是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与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液黏稠度高、低血压、血管外科操作技术等因素相关[4]。因此,早期防治AVF内瘘血栓的形成尤为重要。第1周透析的血流量能否满足需求,是判断内瘘是否成功使用的标志之一。笔者使用红花酊湿热敷早期内瘘血管,能有效提高第1周透析的血流量,满足透析血流量的需求。红花为菊科植物,属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主要成分为黄铜、亚精胺、木脂素等,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5~6]。将红花浸泡在乙醇中制成红花酊,是临床常用的外用药[7],局部用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8]。笔者将单味红花酊湿热敷于术后拆线的AVF,借助乙醇及热力作用,加速红花有效物质的吸收,在局部血管上达到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红花酊湿热敷术后拆线的AVF,能够有效提高第1周透析的血流量,从而提高AVF的成功率。本次临床干预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观察时间短及样本量偏少有一定联系,需要坚持临床观察或多中心验证,方可证实红花酊湿热敷与早期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段亚平,熊江艳,张 霓,等.软化血管瘢痕的影响[J].酿酒科技,2013,1:39-41.

[2] 金飞英,常立阳.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8):601-603.

[3] 潘月娟,卢方平.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36-38.

[4] 张 凡,王 涛,郭东阳,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5):698-699.

[5] 绍礼梅,许世伟,苏玉娟.红花药物分析、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7,34(2):123-125.

[6] 郝荣荣,张译丹,秦袖平,等.中药色素类成分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33(6):744-748.

[7] 张清齐,吴洁华,聂凤妹,等.10 %红花酒精湿敷减轻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1):128-129.

[8] 赵 杰,赵佳涛,辛克勤,等.红花酊对皮肤急性毒性和致敏性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2008,21(7):539.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