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姆托建筑的场所意识和诗意

2018-07-09

城市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浴场瓦尔斯库尔

2005年初,我第一次在《世界建筑》杂志上读到卒姆托的专辑,这个来自瑞士的建筑师,其作品的简洁、直接以及黑白线条的手工表达,他对建筑近乎禅宗的阐释,吸引了我的目光。此前,充斥在我周围的,大多是一些明星建筑师夸张的言论及作品,这个以前我不怎么熟悉、来自瑞士山区的建筑师,其行为、语言和作品,包括其质朴、睿智、平和的目光以及工匠般的外表,似乎都更对我的胃口。

在那期杂志上,有关卒姆托的简历是这么写的: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细木工、设计师和建筑师的训练(1960年他曾在美国纽约普拉特学院学习建筑),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哈尔登斯泰因开办事务所。同时作为USI建筑学院教授。主要奖项包括:1996年的“恩利希·雪林建筑奖”,1998年的哥本哈根“嘉士伯建筑奖”,1999年巴塞罗那的“密斯·凡·德罗奖”。后来在2009年,他获得了最重要的建筑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从这个角度,《世界建筑》当时推出他的专辑,应该还是很有眼光和前瞻性的。

和很多建筑师不同,卒姆托在我眼中,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一类,他不单单做建筑,还写过几本书。而他谈论建筑,也非宏篇巨论、抽象繁复的那种论调,而是对个人的感受、细节、氛围、场所等不为人注意的方面的描述,敏感、细腻,还往往有自我陶醉的意味,但是也就这一点,尤其是对细节、氛围的着迷,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和迷恋卒姆托的建筑——静默的抒情性,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吧,还有就是对精确的刻意追求和迷恋。因此,卒姆托带有灵活性和抒情性的理性建筑,似乎更容易激发我的灵感,这种灵感,绝不是那种可以随便模仿的简单形式。卒姆托的建筑,基本上不提供抄袭的形式和元素,他只提供思考,提供一种建筑的体验方式,在眼睛的观察中,去感受事物的整体氛围。你可以跟随他的脚步,在黄昏、早晨、有雾气的上午,或者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去慢慢品味他的建筑带给你的一切,那种出神与惊喜。

在2011年秋天,我第一次来到瑞士库尔山区时,我就体验到了这种感觉。在那里,我看了3个卒姆托的建筑:一个是瓦尔斯温泉浴场,一个是库尔的罗马遗址博物馆,另一个是位于苏姆威格的圣本尼迪克特教堂。3个建筑,规模都不算大,不属于宏大的叙事性、纪念性建筑,也不是都市喧哗的商业性建筑,它们就像卒姆托的性格,平和、自在、安静地伫立在那里,伫立在纯净、碧蓝的夜空下。

左右页图:卒姆托的建筑充满静默的抒情性,简洁之中透露出诗意和灵性,在瑞士库尔静谧的群山中,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禅意,被誉为“唤醒感受的建筑”。

瓦尔斯温泉浴场

卒姆托在库尔山区的3个建筑,给了我三种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这其中,以瓦尔斯温泉浴场和圣本尼迪克特教堂最为印象深刻。去瓦尔斯的途中,《建筑师》杂志的主编黄居正先生在车上给我们谈到了卒姆托的场所意识,这是理解卒姆托作品的基础。在瓦尔斯温泉浴场这个项目中,为了不遮挡场地后面的旅馆观望对面宏伟的山区景色,卒姆托将建筑的大部分空间掩埋在山坡里,只露出一个三角形的形体和一片屋顶草坪,建筑从草坡破土而出。当我靠近,我发现建筑表面浅灰色的石材,是由不同厚度和模数构成。后来,在会议室,当地的石材经销商用幻灯片向我们介绍,谈到了卒姆托对石材的处理和在模数上的考虑,不同长度的石材,沿纵向每三块重叠成150毫米,然后不断重复。石材取自于瓦尔斯,仿佛想表达山区石材在时间长河中慢慢堆积的感觉。

在迎向山谷的一面,几个类似画框的混凝土构架和大小不一的窗户,给浴场内部的游客提供了对风景的观摩和对景色的限定。在建筑的一侧,一个户外的浴场空间,向我展示了建筑的部分剖面和内部空间构成,建筑的屋顶,卒姆托将其设计为一个和周围景色连成一片的草坪,草坪被一种很有规律的方形结构所分割。我想起此前看过介绍:这个建筑的屋顶,在混凝土墙体的支撑下,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处理,结构脱开之处,是狭长的玻璃光带。在这个屋顶草坪,一组类似雕塑的灯具引起我的好奇,每一个灯具,正对一个方形的小天窗,后来进入浴场内部之后,我明白了卒姆托的设计深意——白天,来自天空的光线,从窄小的天窗和玻璃光带射进幽暗的浴场内部;晚上,浴场内部幽暗的灯光,从里面散发出来,或者,草坪上的射灯,可以从外面射向幽暗的内部。

左右页图:瓦尔斯温泉浴场建于1994—1996年,是卒姆托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这个建筑位于坡地,依山就势,给人的感觉是破土而出,场地感很强。

这种将建筑根植于场地的设计观,正是卒姆托考虑建筑的出发点,也是地域主义设计的一种思路和对策,卒姆托作为长期生活在瑞士库尔山区的建筑师,当地的地理和建筑风貌,无疑会长时间地在他的内心留下印记。卒姆托一方面继承了瑞士精密设计和现代建筑简洁、直接的理念,另一方面对建筑赖以存在的场所显然作过思考和研究,地域主义强调从本土出发,将场所、地点、地理、环境,作为建筑设计重要的出发点。瓦尔斯浴场在不能遮挡旅馆视线以及位于斜坡的条件限制下,以一种嵌入的方式,将建筑半埋于山坡之中,并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对应关系。而在材料的使用上,卒姆托强调对本土材料的运用,瓦尔斯温泉浴场,直接使用当地的石材作为建筑表面的装饰,并发明出一种非常密实的石材堆叠方法,以反映当地石材特有的肌理和质感。这种地域主义的设计,更侧重于场所的表达,而不是单纯地对气候、通风、遮阳的强调和回应。

浴场的入口,来自于旁边的建筑,通过一条幽暗的甬道,连接到温泉浴场,这种将人的情绪压缩然后再放大的手法,给人以意外的惊奇。浴场内部有高差,用以划分内部不同的功能,而在浴场内部,支撑屋顶的建筑体块,其实是不同温度的浴室空间,它们构成了内部空间的划分,这些墙体的表面,与室外一样,同样使用了当地的石材,室内外的感受似乎可以随时转化。在这个室内浴场之外,还有一个向天空敞开的室外浴场,游客可以从室内走出,也可以通过一个和浴场相连的水中通道从室内进入这里。在浴场的正前方,平台上有几个巨大的混凝土方框,勾勒出了对面山区迷人的景色,时间和云彩,包括季节和植物的颜色,在这里不断变幻。当我在这个建筑内部漫步,我有一种在迷宫里游戏般的感觉,切开屋顶的采光带,将过滤后的光线投入到建筑的内部。在这里,你对建筑的体验,除了时间、空间、光线、材料的肌理之外,还有一种来自身体的感受,不同温度的泉水,唤醒了你沉睡已久的肌肤。

库尔的罗马遗址博物馆

左右页图:库尔的罗马遗址博物馆外观类似木盒,简洁之中蕴藏着巧思:入口悬挂在建筑之外,诱惑你抬起脚迈步进入。

库尔的罗马遗址博物馆,属于位于城市某个角落的建筑,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下,这个外表呈灰蓝色的建筑,其实主要是由木材构成的,木材经历了时间和风雨的洗礼,呈现出一种氧化后的灰色,但木材的纹理仍然清晰可见。卒姆托在这里依旧使用他所喜爱的木材,作为建筑的表面材料,通过垂直排列的木条,形成建筑表面的肌理。这个由两个脱开的方盒子构成的单层建筑,仿佛是两个随意摆放在街道一侧的集装箱。面向街道的墙面上,镶嵌着两个方形的窗户,当你靠近,把眼睛凑上去,手遮挡住从天空下来的反光,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里面大致的结构、遗址所在的场地和展品。而在两个方盒子之间,是很窄小的缝隙,通过一个类似火车车厢的连接通道联系起来,其外表的材料由皮革构成。我猜想,这一处理手法大概来自于卒姆托的一次旅行,在旅行中去发现历史与自然,就像这个建筑,它所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历史遗址和远古人类的故事。而在建筑的另一面,一个戏剧性的入口像盒子一样悬挂在建筑之外,它抬离地面,是由金属制成长方形的入口和台阶,台阶高出地面,金属盒子里面是一道窄门,它挂在那里,仿佛吸引你抬起脚,跨出进入建筑的第一步。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

在一本有关卒姆托的杂志中,我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去看卒姆托的建筑,要有一种朝圣般的心理,原因很简单,卒姆托的建筑,大都位于山区,属于路途遥远、非得下一番决心才可到达之地。位于苏姆威格山区中间的圣本尼迪克特教堂就是如此。我们的大巴,因无法在盘山公路上转弯,大家只能在山脚下车,徒步前往。在山区早上的光线中,圣本尼迪克特教堂伫立在一个转弯处,焦糖一般的木质外表,在空气中仿佛散发异香。这个椭圆形的小建筑,沉默而高耸,犹如一个巨大的升上天空的烟囱,静静地俯瞰着群山。

在我看来,这个建筑似乎并不侧重于对场所的表达,而更多是地方性和本土技术的再现。卒姆托使用当地的木材,以鱼鳞状的搭接方法,重新建构建筑的外表。在路的一侧,一个很小的混凝土台阶连接着建筑的入口,入口的处理,就好像是一个直接打进建筑的木榫。厚重的木门,由边缘光滑的板材、金属把手和竖向的木条组合而成,这扇门做工之厚实、精美,凸显了卒姆托曾经作为细木工的生涯和手艺。

而教堂内部的纯净,和外表历经风霜雨雪的粗糙形成对比,纯净大概是卒姆托最想要的——支撑屋顶的木结构柱子和屋顶鱼骨状的木构,在椭圆形平面的内部,形成了优美的构架和韵律,柱子后面弧形的木质墙面,被涂抹上了一层银质的金属涂料,在屋顶下闪耀着幽微的反光。屋檐下方的环形窗,在骨架镶嵌着一片片垂直的木质遮阳板,它们同样涂刷了银色的金属涂料,过滤着从外面进入内部的光线。而从东南方向照射进来的阳光,投射在墙壁上,成为与时间一起移动的生动剪影。

左右页图:在圣本尼迪克特教堂,卒姆托把木材应用到了极致:鱼鳞状的木墙,厚重的木门,屋顶鱼骨状木构,无不蕴藏着匠心。

建筑内部的地面,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标高:主要活动区和柱子支撑的外围地面,通过不同的高差相互脱开,就好像舞台浮起在基座之上,或者,柱子从更低处向上延伸。这个建筑的内部,处处体现了卒姆托的精细、敏感和对事物刻画的耐心,无论是家居、灯具、墙上的十字装饰,都体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在这个纯净的空间内,你可以坐下,抽身远离俗世,在内敛的安静中,闭上眼,思绪瞬间打通一切,连接起信徒和上帝对话的电路。而当你离去,教堂的钟声也许会突然响起,那个伫立在建筑一旁、高高升向天空的木构架,悬挂着一只在风中摇摆的自鸣钟,金属撞击所发出的钟声,在空旷的山谷、树林和房舍之间回荡……

作为教堂建筑,圣本尼迪克特教堂本身具有特殊的内敛性,它同样位于斜坡之上,但不像瓦尔斯浴场,破土而出是为了与山谷对面的景色对话,教堂属于和天空对话的场所,因此它总是尽可能地伸向天空,以捕捉来自上帝的细微呼喊以及信徒和上帝对话的那种狂喜。卒姆托明白这样的道理,让建筑尽可能地本分、内敛,是他工作的目的之一。和很多建筑师相比,卒姆托对木材有着深入的研究,从木材的表现、尺度、纹理、色彩,到木材的搭接与构造等方面,都有着一般建筑师所不具备的本领,也正是这一点,使他的建筑散发着温暖而迷人的光彩。

猜你喜欢

浴场瓦尔斯库尔
奥地利获评欧洲最佳“浴场”
访“哭墙”
胜出者 塞巴斯蒂安?库尔茨
白纸遗嘱
日本推出“苹果温泉”苹果来陪你洗澡
小语丝
《罗马浴场5》
清凉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