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融入乡土元素,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学

2018-07-08业秋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高中地理教学意义

业秋艳

[摘 要]高中地理新课标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把乡土元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是实现这种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办法。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融入乡土因素,将乡土地理资源和书本知识相结合,不仅补充了教材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更贴近现实,从而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乡土元素;意义; 融入策略

一、正确认识乡土元素

1.乡土元素的含义

乡土元素是基于本地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效结合。然而乡土元素却不仅仅指的是浑然天成的自然文化,比如说当地的水文气候条件,生物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特征。它也包含了可以充分体现当地人文文化的元素,比如说当地的村庄部落,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一些蕴含了当地文化精神的地方。

2.乡土元素的发展

乡土元素是人类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和自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特别的文化元素。所以,乡土元素是最贴近地理文化生活的一种教学资源,它相对于硬生生的课本知识来说是更加的具象化和实体化的。把乡土元素有效的融入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中,它可以成为同学之间讨论的一个主题,也可以成为班级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在高中地理的素养培养中融入乡土元素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与水平。

二、把乡土元素融入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意义

1.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把乡土元素融入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全方位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全方位的认识地理知识中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综合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们不再是从单方面去分析地理规律,而是结合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和考虑实际问题。

2.丰富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素养培养中,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大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停留在对于课本知识的解读中,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种把乡土元素融入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却是极大地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丰富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们对于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多样化,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优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高中地理的水平。

三、恰当融入乡土元素,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途径

1.初步认识本地乡土元素

要把乡土元素有效的融入到高中地理的素养培养中,就要让学生们对于本地的鄉土元素进行一个初步和系统的了解,这样才可以逐步的提升学生们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与意向。而认识本地乡土元素的方法也有不少,下面着重介绍几个常见的方法。第一,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积极踊跃的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地理的知识范畴本就是很巨大的,它包括天文地理,风俗文化。所以,同学们踊跃的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民俗文化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产生自豪感,他们就会不断地发现各个地方的乡土元素,从而提高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第二点就是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发现家乡乡土元素的变化。认识本地乡土元素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还应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合起来,辩证的认识本地乡土元素的变化。

2.加强乡土地理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乡土地理资源的选择是基于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料库,而资料库中的图片、文字等信息都是由相关人员保存,因此,要加强乡土地理资源的采集和整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法:(1)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相关乡土地理资源的信息,包括土地面积、山体构造等,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同时,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也要进行分类,方便查询使用。例如:教师想要查询昭通地区特别是彝良县的乡土地理资源,可以通过浏览百度图片、本地区政府门户网、新闻网等多个专題网站,从而能够准确快捷地搜索到乡土地理资源的相关信息。(2)教师也可以通过社会实验、地理研究性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得到照片、视频、文献等多种数据,这样具有真实性的资料,能够产生非常强的说服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到专门的书店或者图书馆,去选取乡土地理资源的图书报刊,包括昭通地区特别是彝良县面积发展历史、政府环境工作报告等,从而不断完善乡土地理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3.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乡土地理资源和地理教学内容

教师收集到的乡土地理资源主要由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报表等多种信息形式构成,在这些信息中,绝大部分信息不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过多的文字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从而影响学习兴趣,而且图片信息有可能无法突出地理知识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这些形式的乡土地理资源加工处理,具体的办法就是将文字变为图片,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也可以将文字资源转换为表格、音频等数据,实现图文转换。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表建模,将平面的文字、表格、图片,通过信息技术,转变为立体的模型,从而更直接地展现地理知识信息。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完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Word等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才能够满足科技化教学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到地理教学过程中。

4.把乡土元素应用到课外实践

高中地理的素养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容上,还应该充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在传统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中,老师们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知识,不会带着同学们进行实地认识和考察。而把乡土元素融入高中地理的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切实的感受地理文化的魅力,在课外实践中认识到乡土元素对于提高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总之,地理是高中课程中唯一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课程,而乡土元素作为一种比较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教学资源,恰当融入乡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使得地理课程内容得到有效地拓展与优化,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树立起学生对家乡认同与热爱,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安宁. 乡土地理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山东潍坊市为例[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王荣连. 高中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资源的整合利用研究——以邛崃市为例[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向铮.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高中地理教学意义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