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2018-07-08徐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研究

徐涛

[摘 要]现如今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人们也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启蒙阶段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学生学习和成长好坏受班主任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班主任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管理; 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教学设施和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一直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有许多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还是存在缺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促進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人主要就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作简要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

(一)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兼任授课教师的工作,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身份界限易混淆,双重身份的情况不利于班主任有效的管理。受填鸭式教育理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主要是以教育为主,一味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班级管理的功能和机制。小学生由于长期是处在机械化管理的角色,缺乏主体意识。因而要想改变现状,要转变班主任的主体观念,才能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教师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小学班级管理价值体现的基础,所以要想体现优秀班级管理的价值,这对班主任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同时也是对自身进行管理,正所谓“严以律己”,要想学生能够接受管理,班主任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去影响学生,帮助改善学生不良行为,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将学生教育一概而论,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我国是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造成部分学生有厌学情节。根据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体不仅存在差异,差异还明显趋于极端化。在统一的应式教育下,对于那些差异性学生而言是无法得到关注的。因此,对于理解能差的小学生,无法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必然会产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导致成绩直线下降。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策略

(一)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班主任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在小学大多数的班主任兼任着授课教师的工作,与学生应更近距离的面对面接触,这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可以多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拉近与班主任的距离,有助于师生之间互动沟通,增进师生的感情。比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展现学生个性的活动,由学生决定活动主题内容,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提高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关注度,不能以成绩否决一个人,对于那些情况特殊的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和帮助,与之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让他们在班级有机会中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我信心和班级荣誉感。班主任可以多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小学的班主任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班主任应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推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多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如若采用传统单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倡导“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班主任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要学会放权,让学生有管理班级的主观意识,班主任可以辅助学生去管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同时,小学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学习,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三)平等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是否可以平等化在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是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小学班级管理的起点。班主任不能仅凭成绩好坏就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在面对学生犯错惩罚时,应要一视同仁,不能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就包庇纵容学生犯错,而成绩差的学生犯错的时候却要严惩不待,差异化的管理方法不利于班级有效的管理,同时还会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且都是与众不同的,班主任不能因为成绩去否决学生的价值所在。班主任对于那些成绩差及个体差异的学生,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和发现不同学生的问题,根据问题去调整管理的策略。因此班主任应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来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制定针对性方案的前提是班主任应认真观察学生,从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差异,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有效的基础与前提应是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该理念的班主任管理对了解和解决小学生学习活动问题具有示范性意义,对最终实现班主任的管理目标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金娜.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7(27):25.

[2]任丽霞.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17(21):195.

[3]胡春玲.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5(45):195.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研究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