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用学理论下的吟诵法应用
2018-07-07段巧琴
段巧琴
内容摘要: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它是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因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吟诵法是基于语境来理解来用声音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的。
关键词:语用学 吟诵法 案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吟诵法是传统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吟是轻声地读或低声地唱,诵是进入文章情境的有所感悟的背读。这种方法是基于语境来理解来用声音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的。下面的案例值得借鉴。
【案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师:(声情抑郁、语气舒缓地)圆圆的明月挂在天空,静静地、轻轻地抚摸着山川、湖泊、树木、房屋。大诗人李白远游在外,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披衣下床,欣赏床前的月光,这明亮的月光撒在大地上,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霜。他抬起头来,久久地凝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之后又低下头来,悠长地思念起自己家乡的山和水,人和事,最后提笔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生:静夜思,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熟了。
师:谁来把这首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呢?
生:朗读。
师:给这位同学的朗读打多少分?为什么?
生:打100分,因为他朗读的声音很洪亮,还作“抬头望”、“低头思”的动作。
生:打100分,因为他读得比较快,说明他很熟练。
师:这位同学一边朗读,一边作“举头望”“低头思”的动作,这一点很精彩,但老师只给他打60分,你们想知道为没什么吗?
生:想。
师: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月亮、思故乡的?
生:夜晚。
师:静夜思,说明思念家乡的时间是夜里,而且是很安静的夜里,用洪亮的声音朗读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洪亮的声音洪亮打破了夜的寂静,只有轻柔舒缓的声音才能让夜显出寂静来。谁来读一读诗歌呢?
生:读。
师:她读得好不好?
生:她读得好。因为她的声音很轻柔,语气比较微弱,速度比较慢,显出了夜的寂静。
师:老师给她的朗读打100分,因为她轻柔的声音和舒缓的语速把夜的寂静表达了出来,把诗人思乡的谈谈的哀愁表达了出来,特别有独到之处的是,她把“思”字有意延长,把诗人对故乡的悠长思念表达得很准确。现在大家明白老师给第一位同学打60分的原因了吧。
生:知道了。因为第一位同学的朗读有两处错误。一是声音太洪亮,二是语速太快,没有把夜的寂静和诗人思乡的哀愁表达出来。
【评点】
语用学以语文活动为主体。语文活动指的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一切行為,它包括听说读写各种外显的语言行为,也应该包括思考这样内隐的语言行为。语文活动是语言学习实践性的体现。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不仅可以确保语文的实践特性,也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因为语言要在反复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熟练。吟诵法正是语文活动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即“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不同的诗篇有不同的情感基调,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愁绪绵绵,有的欢乐明快,有的义愤填膺,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余光中先生说:我写的《乡愁》,表达的是淡淡的愁思,却被大陆读者朗读得情感澎湃,这让我很是难为。《静夜思》的朗读也常常被老师和学生搞得喧哗热闹,与文本的基调极不协调。儿童天性活泼,很难用“静”的情态来朗读,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朗读上做细致入微的指导。如何才能在朗读中表现出夜的静谧,表达出诗人淡淡的乡思,这是个朗读技巧与方法的问题。吟诵法在这里是最高效的方法。本案例中,老师“声情抑郁、语气舒缓地”对诗歌情境的描述,为学生把握诗歌基调作了铺垫,在学生朗读之后,从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对学生的错误所作的具体点拨,逐步地把学生带入诗歌应然的情境,同时,用脸部表情的忧愁状态、“举头望”、“低头思”等体态语言的辅助,让朗读真正落实《标准》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用学理论的阅读教学方法研究》(GS[2017]GHB017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