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人生观及其成因探析
2018-07-07何瑞曹莉亚
何瑞 曹莉亚
内容摘要:妙玉名列薄命司正册,但所用笔墨极省,不难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和推测,但纵观现有与妙玉相关的论文,专门论述其人生观的并不多见,因此,若以书中妙玉相关文字为切入点,参考相关资料,梳理出妙玉相对完整的人生观体系,并探究其成因,以期丰富妙玉的人物形象的探究,未尝不是一次好的尝试。
关键词:妙玉 人生观 二重性
前八十回里,妙玉出场次数不超过十次,其中,正面出场仅两回,寥寥数语,似乎若有若无,但实际上,她分量极重:名字上,她是为数不多几个名字里带“玉”的人,与黛玉、宝玉一起并称“红楼三玉”;情节上,她与宝玉、黛玉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以及妙玉与黛玉互为影射的镜像关系穿插于全书,与“大旨谈情”紧密契合,总之,她不容忽视。
一.妙玉的主要人生观
(一)妙玉人生观中的入世成分
书中写道:
如今收結,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检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她用“咱们的闺阁面目”强调了湘云、黛玉的身份,同时也暗指她人生观的“本来面目”是“闺阁”,因为书中写道:
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依照古代婚俗,妙玉正当婚嫁,然而却长期以佛教徒身份生活。依照禅宗戒律,她必须要苦心修行,无欲无求,努力做到六根清净,即所谓的“槛外人”才行,可是在所联诗里,她却说“芳情只自遣”;另外,在宝玉生日当天,她寄上粉红信笺,却不肯现身,带有浓浓的小儿女情思,这些无疑表明了她依然留恋尘世。
(二)妙玉人生观的出世成分
在诗、文上,她却是出世的:
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
引文里的诗句出自: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城外土馒头,馅食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以上诗歌均围绕“生与死”展开,表现了作诗人对死亡的理解和坦然面对,言为心声,可以推知的是,妙玉既然表达了她对这种诗的欣赏,便也间接印证她持有这种禅宗痕迹明显的人生观,不止关乎生死。
严格来说,无论是格调还是韵律,该部分所引述诗歌算不上好诗,相较李白杜甫之流,仍有差距,但诗句格调的好坏显然不是重点,而是借此含蓄表达妙玉在与世俗抗争中展现出的出世人生观。
另外,在文的层面:
又赞这文是庄子的好,故或又称为“畸人”。
《庄子·内篇·大宗师》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此句中,“人之君子”代表当时社会道德规范中的理想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的“君子”,通常有着强烈的入世济怀意愿;“天之小人”代表当时反抗社会传统规范,追求更广阔,不受限制的天道的人。
妙玉欣赏庄子,又自称“畸人”,正是她出世人生观的体现。
然而,她既出世又入世,其人生观难以一概而论。
二.妙玉人生观的成因
(一)妙玉生活环境的第一次变动
先看妙玉的家世背景:
外有一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苏州地处江南,属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地区,在此推动下,该地不免涌现一批既得利益体,即所谓的“大户人家”;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带动文化上的繁荣,既而整体提高当地文化教育水平,这点在妙玉身上便有所体现。另外:
……(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
妙玉出生“读书仕宦之家”,谙熟“文墨”“经文”知识,童年时期的她应如黛玉一般,朝当时社会上所普遍要求的典型闺中女子方向发展。
因此,从童年起,她的人生观就受世情影响,即便佛门能改变她的行为,但那时留下的痕迹却无法完全抹掉,她坚持“带发修行”,正是潜意识里放不下红尘情感的外化,而至于为何入空门,书里写道:
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
她并非心甘情愿遁入空门,而是因为“多病”,加之当时人们对“替身”的迷信而不得已皈依佛门。
对于家里“买了许多替身”,笔者认为:“买了许多”,说明妙玉家的经济条件绝非一般;同时暗示入空门前,她曾与尘俗打交道,经历过人的社会化进程,但入寺修行打断了该进程。
(二)妙玉生活环境的第二次变动
……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所以他竟未回乡。
当时,“百善孝为先”的孝顺观占社会主流,父母为她多病的身体出谋划策,她必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孝顺观的影响,另外,她的人生观里仍有红尘世俗的成分,对双亲的依恋必定也不会完全消退,因此,父母的亡故对她造成一次打击。
入空门后,师父给予妙玉很多帮助:
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为何“竟未回乡”?排除掉“将死之人,其言也善”的心理因素,剩下的,只可能是妙玉和“师父”两人间长期培养形成的默契。
父母与师父直接影响了妙玉对死亡的认识,也正因亲身经历了至亲至爱之人的死亡,她也才有了上文里的一番对诗歌的评价,而其评价标准的核心直指“死亡”,换言之,她很早便开始思考贾府未来有一天终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而面对这种衰败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当贾府众人沉溺于繁华一梦时,妙玉已经脱离眼前的繁华盛世这一简单层面,进而升华到“树倒猢狲散”的最终归宿,也正是她已经超前想到别人不会想到的事,别人才会觉得她“为人诡僻”。
(三)妙玉生活环境的第三次变动
情感寄托之人相继离去,如果只是纯粹过着佛家生活,那还不足以使妙玉形成文中这种不尴不尬的人生观,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塑造了她的人生观。
从原文可以推知,入空门后,某些權势贵府以各式借口干涉了她的生活,如:
……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引文第一段为暗写,从中不难看出所谓“权势”与妙玉的不和。第二段中,她面对贾府邀请,要求对方下帖子才同意,可以看出,她曾经看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所以才有了应对经验。
至于“侯门公府”具体是谁,前八十回并未细说,但曹公作为整部小说的谋篇布局者,必定不可能将此关键信息草草错过,想必在后四十回里,“侯门公府”必会显露其真面目,并且在情节安排上发挥一定作用。
三.妙玉人生观的二重性
妙玉时而追求女儿家的“闺阁”情怀:联诗、品茶、送粉红信笺;时而高洁孤傲,与他人远远保持距离,在佛教里寻找慰藉,她的人生观具强烈的二重性特征。
(一)妙玉二重人生观的文化背景因素
她的人生观兼具留恋尘世和超脱尘世两种属性,其理论基础可溯源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段时期,诸子争鸣,儒家和道家都不过是一种思想流派,汉朝建立,以汉初兴起的黄老之术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代表,儒道两家并线发展,渐渐糅合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天下立命”的经世致用之学和“采菊东篱下”的隐士文化,它们存在于同种思想体系中,并行不悖。
功成名就时,前者受推崇,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困失意时,便向后者寻求帮助,如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处境。
(二)妙玉二重人生观的体现
禅宗讲求六根清净,放下红尘中的私心杂念,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然而,她却仍深深眷恋红尘,割舍不断。身处红尘和出世的夹缝中,她只能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聊以自慰,诗的形式是世俗,沾染着烟火气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却又是超脱于世,带着些神性的,人性和神性的矛盾同时集中于“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句诗上,其二重性正好与妙玉人生观的二重性相契合。
不仅如此,她欣赏庄子的文,自称“畸人”,颇有超然尘外的意味,但却也暗示了她人生观的不完整,她不是彻底的俗人,也不是彻底不食人间烟火的佛教徒,她的人生观在世俗和尘外间游移。
随着情节的展开,她在大观园中越来越不像一个隐士,渐渐迈向红尘,但尽管如此,她的活动范围始终保持在栊翠庵周围,因此,她人生观的二重性特征虽有所削弱,但依旧不彻底,有与尘世保持着距离的成分,这种成分与之前落入红尘的人性相对照,恰恰便是她人生观的二重性。
(三)后四十回里妙玉形象的评价
续书里,她爱慕贾宝玉,打坐时走火入魔,最终被贼人掠走奸淫,虽然写出了她对红尘里男女之情的尝试,但却无法与前文“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的伏笔相照应。
《红楼梦》最大的成书特点为“草蛇灰线”,然而续书里却对她“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的伏笔交代不清,使书中关于妙玉的部分虎头蛇尾,人物形象扁平化,体现不出她人生观的二重性,可以说是一大败笔。
总之,妙玉既向往凡世,留恋红尘,如书中神瑛侍者的“凡心偶炽”;又自诩“槛外人”,与尘世保持距离,正如刘保忠所言:“妙玉的矛盾首先是她虽身在佛门,心却在红尘。”她无法完全成为佛教徒,也无法还俗,到红尘中面对那些“不容”她的“权势”,她于两者间犹豫不决,“终陷泥淖中”,印证了全书“千红一窟(哭)”的悲剧意义。
参考文献
[1](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3).
[2]刘保忠.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也论妙玉的形象及其意义[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73-77.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