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加强高校德育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2018-07-07卓纳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内容摘要:高校德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学生成熟的道德心智,能够进行道德建构、道德审美等深层次活动。人文教育对于高校德育实现这一目标起着基础性作用:塑造学生关怀的心理品质,为高校德育概念及理论提供思想情感支持、提供生动的文化载体。高校德育中需加强人文教育。

关键词:道德心智 心理基础 应试教育 心灵本位

一.高校德育的目标

笼统地说,德育的目标的是立德树人。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别,实践中这一目标又被区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使受教育者了解、接受一般的道德规范,使他们据以指引和调整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并能依据这些常规,对他人言行和直观的社会现象进行道德是非的简单判断。二是强调道德观念的深刻性、自洽性、系统性。培养受教育者一定的道德建构能力,努力铺垫他们道德观的情感基础和价值支撑,它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活动推进到包括道德鉴赏、道德评价、道德批判、道德审美等高级层面,道德行为及活动成为文化的意识和自觉。这种建构能力不是指依据一般的抽象道德尺度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现象进行评判的能力,而是受教育对象根据具体情景,针对具体个案自己树立道德尺度的能力,它包含着对外部社会一般道德规范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能力。道德抉择由简单的是非判断进化到美丑善恶的深刻情绪体验,产生对美好道德情操的审美追求,自觉向善。即“通过对道德观念,对善、正义、德行等概念进行分析,更为明晰地理解道德现象,更为系统地把自己的道德信念表述出来,进而更有意识地塑造自己”。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而言,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道德规范从机械抽象的律令上升为具体的价值认同。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的目标集中在第一个层次,即养成教育,或以直观的情绪体验为手段,或通过示范、说教方式帮学生树立先入为主的观念建立对道德的简单认知、以形成道德习惯,从而自觉遵守一些道德常规。这种教育并不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道德观念体系进行整合、重塑的能力,相当程度上学生是比较被动的直接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来自被传播的道德观念的简单复写和累积。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中小学生的道德世界并没有深刻的价值观和坚实严谨的逻辑基础支撑,结构零散,道德生活实践则难免教条化、简单化、表面化。高校德育的目标在于第二个层次:完善学生的道德心智,建构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道德生活的价值观基础和逻辑基础,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的道德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将不再是仅仅依据已有的道德教义律己以及为社会道德舆论贡献一份力量,还会对对道德原则本身进行思考及鉴别、针对具体的社会事件形成不同的道德准则。具有能够完成包括道德价值衡量、道德逻辑推导、道德审美、道德思辨等一系列健康道德活动的成熟的道德心智。

二.人文教育对高校德育形成强力支撑

实施高校德育必然需要借助大量人文资源,依仗人文教育。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高校德育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基本原理从心理机制和教育规律分析人文教育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有利于深化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而改进高校德育。

1.人文教育培育学生关怀的心理品质,奠定学生积极道德生活的心理基础,有利于高校德育达成既定的目标。

除了较低标准的道德规范可表现为他律外,更多的道德尤其是高标准的道德只能表现为自律,即社会成员自觉的追求,而这种对善的自觉追求不是每个个体自然就有的,它是一种心理品质或能力。成熟的道德心智正是建立在这种心理品质或心理能力之上的,这种心理能力就是关怀。如果忽略学生这种心理能力的培养,或者缺乏有效培养学生这种心理能力的途径,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必然会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人文教育是“文化”的教育、“人化”的教育,通过艺术、文学、历史的熏陶培育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唤醒并丰富其作为人的灵魂,是使个体的意识、情感、思想、精神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过程。它训练学生从“类”的维度观察人的境遇,体验他人感受,思考、评价相关行为,从而产生对他人的普遍关怀。高校德育不能停留在秩序层面强调道德,更应该将道德的意义上升到善与美的高度,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成为追求完善的积极道德人。因此可以认为,人文教育对高校德育起着一种基础性作用。

2.丰富的人文精神及人文价值能为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概念和理念提供情感、伦理、精神、思想的支撑。

高校德育不可能只提供一些悬空的概念或理念,人文教育所传导和弘扬着一些丰富又生动的情感、精神及思想,为高校德育中的概念及理念提供内涵及价值的支持,使他们不至于显得空洞、抽象、机械、虚无。同时,思想品德是理性见之于感性的活动,高校德育更着力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构建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作为基础,人文教育的主题恰恰是浓郁的关怀,是对善与美的追求,人文教育营造的氛围,所诱发和培育的情绪及情感对于师生们进一步做形而上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焦灼时期,自我意识的不断形成且强烈,与自我、他人、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逐渐体会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面临强烈的道德精神困惑,道德上的犹豫、彷徨、迷茫、反思成为常态。那些亲切生动的人文思想及精神可以使他们获得极大的启迪和感悟,有效地帮助化解迷茫困惑,更好地接受高校德育中的概念及理念。

3.人文教育对高校德育的支撑作用还表现在为高校德育中的概念及理念提供文化的载体,使高校德育情景化、生活化,更显生动丰富。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剥离了文化载体的抽象道德难免概念化、教条化、肤浅化。高校德育中的概念及理念,如果得到生活的、历史的、文化的演示,会变得生动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或理念才更具有实践意义。人文教育通常以对故事、历史、生活、文化、人物叙述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意蕴,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取之不竭的历史、故事、人物、文化、艺术、情感等人文题材为教师解释、学生感受理解德育理念提供了亲切的载体,避免德育陷入概念化、抽象化、教条化的境地,起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作用。德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更注重内在心灵精神的感染觉悟,潛移默化、熏陶。“就塑造人们的道德感觉而言,小说、戏剧、电视剧等发挥作用要远胜过道德哲学”。而且,以文化为载体,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进行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生动和丰富。

三.重视人文教育以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堂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德育和人文教育脱离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具体表现在:德育的主阵地思政课堂忽视学生情感需求与心理成长规律,过度的模型化、知识化;偏好宏大叙事,忽略以具体个人或家庭为观察对象的叙述视角,以微观个体为对象的叙述不足;将政治简化为传统政治概念式话语,并用这套话语进行道德教育,使德育失去教育活动应有的美学韵味。在学生心目中承担德育重任的思政课堂的形象和面貌不亲切温暖,也缺乏人文氛围。重视人文教育对德育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改善高校德育课堂的面貌,提供德育的时效至为重要。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色彩,体现其人文教育的面貌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体制机制有一系列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思政课教育模式的改变和教师的人文功底的提升是最直接要求。

1.改变思政德育课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从知识本位回归心灵本位。

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因为使学生不堪重负而饱受诟病。由于体制机制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也普遍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视为整个教育教学的根本,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掌握代替心灵的感應,严重背离了德育的实质。

教与学的考核评价对教学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考试被视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通用手段,也被当成检查教师教学是否规范有效的重要环节,为了考试的严肃性,考试不断向规范化甚至是标准化方向发展:标准的题型、标准的试题、标准的答案。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无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目的性越来越具体为对知识的掌握,以便答得标准。高校思政课也一度滑向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其严重背离了育人的本质。因此,需要改变高校思政德育课应试教育的模式,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形式灵活地检测和评价学生。只有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教检测的机制,课堂教学才有可能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由无机的知识传播变成生动的心灵的感应,提供更多的滋养学生灵魂的元素,回归它育人的本质。

2.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更加注重人文积淀和修养。

高校思政教师的任职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比较强调的是政治意识及理论素质。在强调和坚持这一原则时,部分高校,包括思政教师自己也有忽视教师人文功底及涵养的倾向,不讲究思政课堂教学的人文气质。

高校学生有比中小学生更高的审美品位和文化需求,加上考试成绩重要性下降,思政课堂和高校其他各种课程一样,如果不能呈现出一定的美学风格和人文气息,确实难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承担德育教学主要任务的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堂的主导,课堂教与学主题的引导、内容的掌控、气氛的营造都取决于教师,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气质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深度、广度以及气氛。因此,思政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美学修养、人文底蕴,才能将课程要求的概念及理念更加亲切形象、以更符合大学生审美追求的方式传播给他们。

参考文献

[1]孙晓峰.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与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127-131

[2]吴潜涛,王维国.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18-22

[3]吴海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1).60-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人文意蕴的对策研究(SZZD0901)”及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研究”(JGYB0807)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卓纳新,湖南文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社会化视域下对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探讨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EMBA教育不该走向“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