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2激光和高频电针打孔治疗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的对比观察

2018-07-07杨光河邓祎玮刘佳程春林赵晓丹陈君娥赵长秀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皮脂腺红斑多发性

杨光河 邓祎玮 刘佳 程春林 赵晓丹 陈君娥 赵长秀

433121湖北潜江,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皮肤科(杨光河、邓祎玮、刘佳、程春林、赵晓丹、陈君娥),内科(赵长秀)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抽吸术、CO2激光、口服维A酸及手术切除,常见不良反应为瘢痕遗留或色素沉着[1]。为了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运用CO2激光与高频电针打孔行钝性剥离囊壁的自身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皮肤科确诊多发性皮脂腺囊肿[1]15例,男5例,女10例,共620个皮疹。发病年龄18~45岁,病程2~60个月,有家族史3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以身体正中线为界一侧为CO2激光组,另一侧为高频电针组。CO2激光组317个皮疹,其中颈部161个、前胸64个、前臂42个、上腹壁26个、外阴24个;皮疹直径<3 mm 188个,3~5 mm 109个,>5 mm 20个。高频电针组303个皮疹,其中颈部140个、前胸64个、前臂50个、上腹壁27个、外阴22个;皮疹直径<3 mm 183个,3~5 mm 97个,>5 mm 23个。排除标准:皮脂腺囊肿钙化或继发感染;曾接受手术或冷冻治疗后复发;瘢痕体质;患系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传染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出血倾向;有麻醉药过敏史;对疗效期望值高者。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30 min,常规消毒治疗区。CO2激光组: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连续波,垂直对准皮脂腺囊肿顶端中心点,激光气化囊壁至囊腔,造成直径2 mm、深2~4 mm人造孔道,挤压囊壁皮肤,见奶酪样内容物溢出,如内容物较稠则用蚊式血管钳沿孔道进入囊腔分次夹出,确认挤尽或夹尽内容物,夹住并提取囊顶,用另一把蚊式血管钳沿囊壁外侧钝性剥离囊肿,再用血管钳夹住囊壁中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拉出囊壁,检查确认无囊壁残留。如囊壁随内容物一起被挤出至人造孔道外口,用血管钳轻轻夹出囊壁(图1A、1B)。如囊壁脱落不完整,用眼科镊探入腔内找到残留囊壁剥离取出(图1C),纱布压迫止血或外涂10%三氯化铁溶液止血,聚维酮碘消毒,无需缝合包扎(图1D)。按上述方法逐个或分批次去除囊肿。高频电针组:采用高频电针烧灼囊壁,行人工打孔至囊腔。余治疗步骤同CO2激光组,逐个或分批次去除囊肿。皮脂腺囊肿数目>50个或分布密集(>5个/cm2),则间隔1个月再治疗。治疗后,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1周,保持治疗区干燥。皮疹较多或皮脂腺囊肿直径>15 mm,手术当日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束后随访6~18个月。

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后局部脱痂时间、局部红斑消退时间、色素沉着、瘢痕、复发。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经W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及经Levene检验方差齐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ANOVA、post⁃hoc Dunn多重检验;两组间瘢痕发生率、色素沉着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图1 CO2激光打孔治疗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1A:打孔后挤出内容物;1B:钝性剥离并拨出囊壁;1C:拨出囊壁;1D:治疗后

1.临床疗效:两组均有效清除全部皮脂腺囊肿。CO2激光组第1次治疗263个皮疹,第2次治疗54个;高频电针组第1次治疗235个皮疹,第2次治疗68个。两组治疗后的脱痂时间和红斑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相同部位术后脱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比较:术后脱痂时间比较,除外阴部外,颈部、胸部、前臂及腹部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腹部外,颈部、胸部和前臂两组红斑消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相似大小皮疹脱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比较:直径 < 3 mm 皮疹,Z=-4.819,P=0.000;Z=-3.768,P=0.000。3 ~ 5 mm皮疹Z=-4.041,P=0.000;Z=-4.293,P=0.000。>5 mm 皮疹Z=-3.002,P=0.003;Z=-2.773,P=0.006。说明两组对相似大小皮疹治疗后脱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同组内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皮疹术后脱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比较:颈部与胸部(P=0.032)、颈部与外阴(P=0.005),皮疹直径<3 mm与3~5 mm(P=0.000)、<3 mm与>5 mm(P=0.000)比较,脱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消退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两组治疗时均有轻度疼痛,尚能耐受。未发生血肿及继发感染。两组术后瘢痕发生率、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随访6~18个月,两组各复发1例。

表1 两组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治疗后脱痂时间和红斑消退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治疗后脱痂时间和红斑消退时间比较(±s)

组别CO2激光组高频电针组t值P值例数15 15脱痂时间(d)9.33±2.89 15.33±4.29 4.49 0.000红斑消退时间(d)26.80±3.23 33.20±3.89 5.38 0.000

表2 两组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治疗后瘢痕、色素沉着发生情况比较(个)

三、讨论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手术切除后易遗留瘢痕,对于面、颈、腹部等部位须谨慎选用[2⁃3]。CO2激光或高频电针在皮脂腺囊肿皮疹顶端微创打孔,人造孔隙至囊腔,清除囊内容物和囊壁,创伤小不易留瘢痕,容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发现,对于相同部位、相似大小皮疹,CO2激光组术后脱痂时间和红斑消退时间比高频电针组短,提示CO2激光打孔辅助钝性剥离更适用于治疗颈部、胸部、前臂及腹部的皮脂腺囊肿。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清除皮脂腺囊肿皮疹,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不能解决复发问题。

[1]卢泽军,王培光,刘建军,等.多发性脂囊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1):989⁃991.doi:10.3969/j.issn.1009⁃1157.2007.11.023.

[2]吴信峰,付学峰,方方.微小切口治疗多发性脂囊瘤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47⁃948.doi:10.3969/j.issn.1008⁃6455.2006.08.037.

[3]楼晓莉,王一村,王滢,等.微创切口夹除术治疗全身多发性脂囊瘤[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2):759⁃760.doi:10.3969/j.issn.1673⁃7040.2014.12.021.

猜你喜欢

皮脂腺红斑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木星的小红斑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木星上的大红斑
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