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插花的视觉再造设计

2018-07-06徐颖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传统文化

徐颖

摘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起源于佛前供花,后经过唐朝宫廷的应用推广,宋朝文人的内涵升华,明清著作的系统整理,逐渐形成了东方插花独特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然而因为近代的战乱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陷入险境。为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当代环境下的保护,传承和再生;也为了中国当代设计的自我文化构建,本文将插花艺术的元素进行提取和梳理,从设计元素、应用方式以及思维方法上探讨传统插花艺术的视觉再造设计。

关键词:插花艺术;传统文化;视觉设计

一、插花艺术的历史由来

插花艺术起源于佛前供花,应用初期常见于佛堂寺庙。

插花艺术发展至唐朝,在宫廷中多为常见,且更具观赏装饰的作用。

宋朝时插花艺术逐渐流行于民间,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宋文人喜欢赋予花草以花品花格,意境内涵,使得插花艺术广泛存于诗词文学、工艺绘画中。

到明清时期插花艺术更加学术化、规范化,诞生了诸多理论著作。清朝后因战争原因,插花艺术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改革开放至今,才得以复苏和发展。

二、插花艺术的现状

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插花艺术,东西方呈现出两个稍显极端的风格流派:西方插花以花团锦簇和色彩斑斓为美,东方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中国传统插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而后在日本发展繁荣。今东方插花以日本花道最为系统和普及。

中国传统插花的著名作品,多以绘画形式流传下来。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事频繁,许多珍贵文物或毁或丢,使得宝贵的插花资料散失殆尽,因此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传承上曾经出现过断层,现今仍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由于重新发展的时间不足,中国当代插花艺术仍处于派系不明、分类混杂的发展初期;传统插花也处于古籍文物的整理阶段。与此同时,国内传统文化的淡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现代人的传统文化缺位,审美取向偏离,使中国插花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商业价值出现缺陷。

目前,正处于插花艺术百废待兴的时期,中国掀起了继承与发展传统插花文化创意产业热潮。笔者个人认为:插花艺术可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呈现更多的样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三、插花元素提取分类

(一)花器

供插花使用的容器叫花器,在插花中作用明显:一是盛放花材,供给花材水分;二是插花构思和构图中的一部分,花器的使用常常决定了作品的主题表现和色调气氛。

花器的种类多样,为插花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变的条件,以下按形、色、质作大致分类。

形:瓶、盘、缸、碗、筒、篮是中国传统插花的六大花器。

色:有纯色、花纹、自然色等。

质:有陶瓷、金属、竹、木、藤、玻璃、塑料等。

(二)花型及流派风格

中国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有直立、倾斜、平出、平铺、倒挂五种。将插花看作画作,花型就是画面的构图骨骼。

中国传统插花在日本,发展衍生出日本花道的无数流派风格,其中以池坊、小原流、草月流为最。

池坊插花直接传承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以立花花型为主。

草月流插花突破了传统花型的束缚,自由地使用花器与素材,常常采用非植物素材创作。

小原流插花受到当时中国盆景与西洋花卉的影响,以重量感、重心偏低的盛花闻名。

(三)花材意象

在中国含蓄婉转的民族性格的影响下,传统插花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内涵与意境。有“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写景花、富有社会哲思的理念花、借物喻人与婉转抒情的心象花、造型美大于内容美的造型花。

中国文人利用花木本身的属性,通过花木的形态、谐音和品格,来表达某种意念、趣味和哲理,使得花木超越了其自然性,逐渐生成了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的意象标志,例如梅兰竹菊的“四君子”之名、松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

四、插花艺术的再造设计

(一)元素应用的再造

目前市场对于插花元素的再造设计较为空白,故以下案例皆为个人的设计实验。

首先,是应用花器元素的西文字体设计。

西文字体是视觉设计实验的经典课题之一,所以对于插花元素的视觉再造设计可由此开始。结合中国传统插花的花器造型元素,以西文字母为载体,进行东西融合,以期取得古今碰撞的效果。

其次,是插花元素在插畫形式上的尝试。

东方插花艺术真正在历史洪流中流传至今的迷人之处在于寄情花木的意境之美。古有文人超脱自然,予花以人格意象;今有无数花道流派,各有韵味气质。以借花喻人的心象花为题,运用古代的花木意象和现代的流派风格表现当代人的社会身份和人格气质,是插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做视觉延展的第二种方式。

其一是荷莲缸花。古有爱莲说之出淤泥而不染,故莲上一子,懵懂纯洁,一尘不染;今有冰心在雨中有感而发,赋予了荷叶以新的意象内涵,作《荷叶母亲》,故画中荷叶护花作母爱象征;缸为花器,厚重包容,作情重如山,默默守护的父爱意象。

其二是陶罐虬松。花材取松,松树常青,寓意长寿,是老人的寓意象征;花器为陶,古朴自然,符合老人的形象气质。插画中枝干虬结,任性而生,似立于不稳之地,却有老者安坐其中,悠闲垂钓。论语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老人于一生经验中探寻到为人处事的微妙平衡与从容。

其三是流派风韵。现代日本花道中的草月流插花张狂随性,不拘一格,极端对立于其他流派风格。花材和花器的应用皆无定律规则,夸张和前卫是草月流的显著特点。插画中“花枝招展”是草月流的经典花型;三角形花器给人尖锐不稳的视觉感受。以花器与花材隐喻艺术家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落差关系:如履薄冰地放肆。正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曲高和寡之意。

(二)构成再造

东方插花艺术的构成是以花器为面,枝干为线,花叶为点。

第二件西文字体的设计实验回归到传统插花艺术的三维表现:以椭圆形白色花器为辅衬,蜿蜒的花枝为构图骨骼,三两花叶点缀。设计从自然环境中取材,是西文题材与东方美学结合的交融,更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

(三)意象再造

古代文人的草木意象源于生活,是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的。从现代生活中挖掘新的意象,是插花艺术再造设计中值得研究和延展的切入点。生活本身是设计的起源地,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以下为《为人处世,花瓶不好?》的系列招贴。以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通过插花表现社会哲思的理念花为题,意象取材于现实生活:现代生活,网络语言盛行,这种或调侃或讽刺的现代语言,可看作是现代生活孕育而生的新意象内涵。例如“花瓶”一词:形容空有其表,除了观赏之外毫无作为之人。

以下招贴由“花瓶”的现代意象作为切入点,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世间万物皆由自然孕育而生,人只为其一,却自诩主人地妄自尊大、过度造作,导致今日的环境问题,究其因不过是人的能力过强导致的野心泛滥,追求作为而无所不为。倒不如以“花瓶”自处,本分守己,而非以“花瓶”之身,行越界之事。

五、结语

插花艺术是包含了中国青铜文化、瓷器文化、花卉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伦理道德等综合性艺术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微观又宏观的一环。

从设计角度出发,笔者个人认为设计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设计师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梳理和传统设计思想的探索,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中国设计”的精髓和来源。

从设计师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从本土视觉形象中,找寻设计创新的源泉,通过再设计,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传统文化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界面图标品牌化视觉设计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