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张乃光散文解析

2018-07-06黄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散文

黄敏

摘要:张乃光的散文创作立足于云南这片土地,呈现出明显的生态意识。本论文从生态批评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忧虑、对人类社会生态的反思、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探索三方面来解析张乃光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和谐共融、共同进步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生态批评;张乃光;散文

一、张乃光简介

张乃光,一位生长于苍洱之间的白族作家,自出生就感受着自然美景生态的和谐,其散文创作必然离不开这片土地上的自然风貌。从1980年开始发表文章,目前已出版三部散文集,分别是《秋天的湖》、徒进视野》、《蓝洱海,白月亮》,胡廷武认为张乃光的散文无论是语言色彩、叙述方式还是相应的美学取向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张乃光散文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以明显的生态意识描绘家乡的山水人情,他的散文创作主要分为了三个时期:诗意的书写生活、冷静的反映生活、在场的记录时代。虽然这三个时期书写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生长于云南这片自然和谐、民族融合土地上的张乃光,散文中总是会渗透着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对社会生态的反思、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挖掘与守望。

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张乃光的散文充满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他关注云南这片土地上山山水水的生态现状,尤其是家乡大理——苍山、洱海的自然生态。散文中有不少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于苍山、洱海的描绘和赞美。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用一种理性的生态视角来关注这些山水。他认为“这些,都是构成魅力大理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的‘根,如果毁掉这些‘根,历史文化名城这棵大树就会凋敝甚至枯萎。”苴散文所呈现出来的一方面是他对于自然真挚的赞美,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

大理作为他的故乡,苍山、洱海更是成为了他的情缘所在。作者用不少的笔墨来描绘了苍山、洱海的自然之美。从声、色、味三个角度来刻画苍山的自然之美。声之美在水流湍急之处似银瓶进裂般清脆,山谷深处又哀怨婉转;色之美在于连绵的山峦所呈现出来层次丰富的绿,是山顶的初雪白得像少女的肌肤;味道之美在“一条山溪,甜而凉——甜了舌尖,凉了整个山里的秋”。作者写洱海,则写洱海水、洱海月的生机与灵动美。洱海的明净和月亮的光辉相辅相成,形成了独具风味的大理景观——洱海月,“一轮皓月从洱海东岸缓缓升起……浮云是她的衣裾,树影是她的身姿,月亮便是她一双玉臂高举着白璧做成的玉盘。”夜晚,月光与海面互相交融,宁静安详,但是这样的宁静又不是悄无声息的死寂,而是充满着生命的灵动:飘曳的水草、飞着的白鹭和水鸟、游走的鲫鱼……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尘埃,远离了社会杂质,充斥着生机的灵动在现在的时代中更是弥足珍贵。

目前,这样的自然美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苍山雪线上升、天然“自然水库”被毁、洱海水质骤变……苍山上本该有着终年积雪,近年来雪线却在不断升高,苍山雪已经成为了人们仰望而模糊的景色。因为温室效应的影响,苍山上无雪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作者怀念民谚中所描绘的“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的美景。感叹‘‘风花雪月,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忧虑“苍山明年还会有雪吗?”而在苍山雪即将变成相框中的风景的同时苍山本身作为天然水库的价值在人类的滥砍滥伐、修建旅游栈道的破坏下被损耗殆尽。为了攫取利益,人们毫无节制的围湖养鱼、放水发电、排放污水,洱海再不复以前的明净灵动。面对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种种现状,作者不断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并从笔下缓缓流出。

三、对社会生态问题的反思

生态危机爆发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通常还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扭曲。社会学家布克钦曾指出“几乎所有当代生态问题,都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根源。……如果不彻底解决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更不可能解决”现代化的发展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的背后却常常伴随着它对人类社会生态的侵蚀。《想象鸡足山》中作者好几次与鸡足山邂逅,小时候听长辈说起的神秘美好、插队时亲眼见到的断壁残垣。多年后终于再次登上重建的鸡足山,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庙宇梵舍却让他一度失落,“大雄宝殿,贴了瓷砖,铺了马赛克,还有钢筋混凝土的台阶、栏杆,一派现代气象,恍如进入了尘世中的某个办机关。”僧房门前悬挂的音箱、旅舍内的卡拉0K、伴着酒精刺激跳舞唱歌的游人……本该是云遮雾障、钟磬齐鸣的鸡足山变得现代而世俗。人们在不断的失去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自己却浑然不知。

现代化的进程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實际上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人对自然敬畏心的消失,人类开始毫无底线的开发自然资源。《鸟道雄关》里写到中国在隆庆关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环志站。为了更好的研究鸟类,工作人员为鸟儿系上套环,而这个套环却很有可能让它们受到惊吓、伤害,在放飞后体力衰竭而死。将捉来的鸟儿作成标本用于科研、建造鸟类养殖场把迁徙的鸟类捕捉后进行养殖,有关旅游部门还打算推出在环志上写名字的活动来招揽游客。这样的科研活动看似上有着正义而严肃的任务,实际上本身的存在就已经脱离了保护的意义,反倒成为旅游部门赚取金钱的渠道。时代的发展并不会停止,科学技术只会日新月异,人类必须合理的把控住科学技术运用的底线,不然科技带给人类的只有世界的毁灭。而要想真正的把控住这条底线,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类自我对自然生态认知的转变,在于人类精神思想上的彻底转变。

四、对人类精神生态的守望

人类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紧密,“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首先不是狭义的‘自然生态,而是人的精神生态问题。”人是自然界生存的主体,人类的活动时刻影响着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而主宰人活动的是人的内部的自我精神。只要将人内部精神生态问题解决,自然生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张乃光描写自然生态危机时总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社会生态危机也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所产生的问题,人成为了问题的关键点。而人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于精神的污染放大了人类的贪欲、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黑色的忧伤》中血腥残杀雕鹰的人;《不能再造山林》中肆意破坏山林的人;《那片海草湿地》中填补湿地开垦田地、建造房屋的人……人类为了物质的利益肆无忌惮的残害其他生灵、侵占自然资源,“人,其自身已经成为大自然的天敌、环境恶化的污染源。”

“精神污染”的人性毁坏的不仅是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还有人与人融洽相处的美好社会。《贼市三题》中公园里的寂寥的独坐者、街道旁无家可归的盲乐师、公寓里怯懦的单身汉。城里的人不仅漠然于他人更漠然于自己,這里没有自然的绿色和纯净,有的只是钢筋水泥建造起来的大楼。《山坡上的老人》里一对艰难攀登的老人引起了作者和同伴的探讨,S君不以为然、N君猜忌,他们冷眼旁观的看着老人辛苦的攀爬着,并且不断的恶意揣摩两个老人爬山的原因。人和人之间仿佛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交流,只凭着臆想就能够得知真相。21世纪里人类面临的“精神污染,危机越来越突出,存在的“疏离化”、心灵的“拜物化”等负面能量侵蚀着人类的精神健康。

虽然“精神污染”的人性让作者担忧,但他笔下还塑造了许多与遭受着“精神污染”的人类相反的人物,他们大多拥有着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朴实坚韧的理想人格。《守井老人》中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着“二井”的守井老人。《一条深刻的大江》中在全国各大河流域奔波的汪永晨,五十岁的她全年无休,只为了更好地去宣传和保护大河的生态,宣传和保护子孙后代的自然生态。作者还重塑造了淡泊名利、朴实坚韧的人格:《洱海岛村》里的“她”一生都留在了自己的小岛上,一碗鱼汤泡饭就足以让她满足。“我不会飞起来的。我的根在这岛上。”她守护着自己的小岛,如同那座洱海渔女的雕像一样。这些理想人格的塑造既是作者对纯洁人性的期待,也是作者对“精神污染”人性的反抗。

面对自然、社会、人类精神生态的扭曲,作者在散文中展现了对美好精神家园的守望,他在寻找一条回归的道路。《回归自然》中作者阐明了自己的生态观点:“人不仅要走出‘自我中心感,使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向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原初形态回归。”《湖畔鸣奏曲》中开满星星点点洁白茈碧花的湖面,一群朴实的白族工匠,就着精美绝伦的九龙杯喝着酒,几个知己好友聊上几个时辰。《谒感通寺》中幽静的寺院、青灯高僧、莽莽的松林、幽幽的小径、山泉、少女,禅院上的“一笑皆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喧嚣嘈杂的机器、没有了勾心斗角的利益纠纷、没有了肆无忌惮的扩展开发、没有了现代化的水泥钢筋,有的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人与人的坦诚真挚,人类本身的精神世界也在自然中得到了净化。“让青山青翠如初,让碧溪清亮如初,让空气清新如初,让太阳鲜红如初。”当青山、碧溪、空气、太阳都如当初一般美好,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社会生态、精神生态都得到了最好的治愈,人类与自然回归了和谐相处的原始形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张乃光的散文通过对大理自然生态美景的描绘、对破坏生态的人和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对真挚朴实勇敢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美好家园的呼唤,表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的高度关注。分析了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精神污染”的人性对自然肆无忌惮的剥削和压榨,如果不恢复人类精神世界的纯洁和健康,自然生态的恢复将会遥遥无期。指出了维护人类精神生态对社会生态的健康、自然生态恢复的重要性;挖掘出散文中对科学技术异化、一味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批判和反思,最终所呈现出作者“回归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