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子之境到圣人之境
2018-07-05刘永胜耿齐苑
刘永胜 耿齐苑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教学中实践和渗透这一目标责无旁贷。笔者拟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和做人的最高境界三个方面,逐层剖析《劝学》这篇文章所包含的哲理,并探究如何运用这一文本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被动接受;主动学习;君子之学;圣人之学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多数教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除了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外,多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讲述和挖掘文本。但是,文本各段落层次之间有没有更深的联系?文本还有没有蕴含着更深刻的哲理?我们不妨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求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文章第一段就开宗明义:“学不可以已。”意思就是说,学习不可以停止。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在第二段,作者分别用了青、水、木、金四种不同的事物设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比如:“木直中绳,<\\Server\本地磁盘 (e)\客户资料\cosl\廊坊师范期刊\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第6期\輮.jpg>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Server\本地磁盘 (e)\客户资料\cosl\廊坊师范期刊\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第6期\輮.jpg>使之然也。”这两句意思是说,一根笔直的木头(合乎拉直的墨线),经过了“<\\Server\本地磁盘 (e)\客户资料\cosl\廊坊师范期刊\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第6期\輮.jpg>”(用火烤木使之弯曲)的过程做成车轮,就能让它的弧度合乎圆规画的圆圈;不仅如此,即使晒干之后,也不会再变回原来的直木的形状。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了“<\\Server\本地磁盘 (e)\客户资料\cosl\廊坊师范期刊\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第6期\輮.jpg>”的作用,也就是学习的作用,它可以改变人,提高人的素养。
紧接着在教材节选部分的第三段,作者运用整齐的句式,连续列举“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跂而望不如登高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等六个例子,反复论证学习的作用。其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意思是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长江黄河。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了“假”的作用,也就是向外物借助力量的作用,它和学习一样,可以弥补人力的不足。
那么,这两个节选段落之间有没有深层次的联系呢?反复探究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段的喻体选择,是从客观外物的角度,它们之于学习这一本体,都是被动地接受;而第三段的喻体选择,是从人的动作行为的角度,他们之于学习这一本体,都是主动求变。可见,作者想要通过这一喻体选择的变化告诉我们:求知,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主动学习。
做人:从“知名”之境到“神明”之境
反复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之后,教材的节选部分又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从论证逻辑上看,作者完成了由“为什么”到“怎么样”的语意递进。但是,文本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做人方面的哲理吗?我们应如何从文本出发去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呢?
这需要我們再次回归文本,从文本字里行间的细微处去找寻蛛丝马迹。教材节选部分第二段的末尾如是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第四段的开头部分则如是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两句里面有两个相似的词语:“知明”与“神明”。“知明”与“神明”,一字之差,作者想要通过这一不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知明”的意思是“智慧明达”,它停留在人的知识和行为层面;“神明”的意思是“神圣明达”,它已经达到了人的道德修养层面,二者在知识和修养之间构建起了一座桥梁。其次,从词语来源来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知名”由博学和自我反省而得,它让人达到的是君子之境;“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神明”由积善而来,它让人到达圣人之境,二者又搭建了由君子通往圣人的桥梁。最后,从词语内涵来看,“知明”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强调个人修为;“神明”是一个人的道德境界,重在惠及他人。
可见,荀子想要通过从“知明”到“神明”这一变化告诉我们:学习的最高目标不仅要完善自己,还应惠及他人。当然,这不仅是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分析到这里,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则可以再次回归到文本,去总结升华,完成“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无论是学习的最高目标,还是人生的最高目标,都离不开永不停止的学习。孔子韦编三绝方成至圣先师,王羲之洗笔成池方成一代书圣,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方成千秋诗圣。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勤奋学习,那么同学们都不仅能够成就自我,还能照亮他人。
作者简介:刘永胜(1982—),男,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现代文文本的内涵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