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
2018-07-04徐妍艳
摘 要 学校尤其是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地方,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承担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有着重要的向导作用。
关键词 困境 新媒体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徐妍艳,赤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324
以目前来看,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不断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奋斗着。但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的固化等一些因素的存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面对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冲击、影响,资本主义思想对学生的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学校固化的教育体制很难做出正确的应对方式。所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多利用新媒体等时代性方式进行,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念。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观念,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互联网诞生开始,网络就对教育、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着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这使得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得到比较完善的信息或资料,而且利用互联网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快捷、便利。
如今,远程网络授课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遍,其他的网络教学形式也在逐渐发展。我国接纳互联网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学生的引导不足,这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使用互联网,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了错误的影响。虽然随着我国社会思想逐渐开放,对新鲜事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正确的接纳能力,而且学校和学生都对互联网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学生很难辨别,又加上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即使学生能够辨别信息的好坏,也不一定能够克制自己不迷失在其中,从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只是不断的说教,不仅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以及使用互联网,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互聯网信息仍然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学校教育体制固化
我国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高中及以下大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心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在我国发达地区或许并不怎么明显,但是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却尤为突出。例如:学生调座位大多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安排,而不是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安排;另外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等等。这些情况都表明教育体制的固化,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在去年的“江歌被杀案”中,刘鑫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可是她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同的高度,以至于惨剧的发生。固化的教育体制是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我国多年前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体制固化的问题,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中以下虽然实施了一部分素质教育的方法,但仍然将学生的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力度很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平台客户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即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里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信息在人们之间的流传速度,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信息的大众化,它将各种各样的信息罗列在人们面前,供人们参阅。这种信息大众化很容易将各种负面情绪通过负面信息传递给人们,对在校学生也易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体同样也在传递着正能量,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而这种影响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若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能够以新媒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应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更能使学生接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虽然网络授课等新型授课方式远远无法达到代替人工授课程度,但是新型授课方式仍然有着人工授课所不具备的强大优势;新型授课方式具有的便利性,可选择性,等等这些都是人工授课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新型授课方式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得到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并出现了以新东方为代表的企业。而新型授课方式出现的前提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即新型授课方式是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为媒介的。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这也就是说,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但是它与就的媒体不同在于它拥有比旧的媒体更广泛的传播范围、更快的传播速度。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以新媒体作为媒介来进行相关的理论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中间仍然需要相关的制度保证,以尽可能的减少新媒体的负面效应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新媒体发展是必然的,而它也一定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被动的接受新媒体的影响,而应当以积极的状态去适应新媒体并利用新媒体的有点推动自身的发展,增强自身的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并最终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
我国教育体制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虽然我国正在进行着“素质教育”,可是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其原因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固化的局面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而出现本质上的转变,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其发生转变。最应当转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中过于注重学生答卷上的分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课文,让学生的思想政治展现在试卷上,而对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水平却有所忽视。但是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绝不能只停留在试卷的分数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绝不能仅仅让学生背诵课文,而应当通过对客观真实案例的分析等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我国教育体制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全日制寄宿式教育,学生被封闭在校区中,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也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远离社会,缺少一定程度的实践。而日常生活实践是学生思想产生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思想政治在自己生活中的用处,那么学生才能够更容易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学生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大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学习思想政治对自己品质提高的作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魅力之处。在中初等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亲身实践的经历更能让学生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水平。例如,当在理论课中讲到“尊重老人”这一问题时,进行一次“关爱老人,走进养老院”的实践活动一定比在课堂上讲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善。在高等教育当中,这种社会经历更能让学生体会思想政治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日常生活实践是思想政治产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根植的地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落根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
学生不可能像工厂里的商品一样,可以被随意更改,他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是他们创造力的源泉之一,学生拥有自身个性的时候他们才能展现出更强大的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为了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像样式相同的商品一样,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因而,学生的独特个性就与思想政治教育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抹杀学生的独特个性。
(二)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由于目前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出行快捷程度都在飞快的向前发展着,整个社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学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例如,大学生因工作难找而担忧,高中生因高考而紧张,等等。这些诸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出力,理解学生当前的困扰和需求,尽力帮助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这里所说的满足并不是什么都满足学生,而是有选择的满足他们,比如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创伤,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是時代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教育情况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持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也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才能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四、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协同育人(以下简称协同育人)面临着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冲击,教育体制固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协同育人的进行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有莫大的好处。对学生来说,协同育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对社会来说,协同育人提高的不是某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而是提高了整个社会未来中坚力量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所以要整合有利因素,推动协同育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
[2]朱美虹.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
[3]郑俊玲.高校大思政育人模式分析——兼论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4]陈云涛.文化浸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语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
[5]李祥富、李瑞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与途径探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