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现行制度下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策略

2018-07-03张爱玲

时代金融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存货

【摘要】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选择了不利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计价方法。本文试图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着手,分析存货计价方法对经营成果、纳税、财务指标的影响,解决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问题,进而探讨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最终为企业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 计价方法 选择策略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准则的不断完善,企业具有了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而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当期利润有着一定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会计信息各主体的偏好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企业对同一经济业务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利润和存货估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各项财务指标、融资计划、投资决策等产生影响。而企业最终选择那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节税功能、代理成本、契约成本等。因而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尤其重要,这不仅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实力,而且能改善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状况,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不同的存货计價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存货的价值和销售成本的计算。如,采用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期,已销成本就会偏低,利润虚计;反之,销售成本偏高,利润虚减。因此,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在存货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将会带来企业销售毛利和净收益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影响财务报表数字的客观性。

二、从纳税和现金流量角度看

从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会选择压低期末存货成本、提高销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减少本期应税利润,从而减少应纳税产生的现金流出,使企业的净现金流入增多。但是,从长远时期看,企业的全部存货成本,不管何时形成,正常情况下最终将转化为销货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论那种计价方法,几个会计期的销货成本总额、税前利润总额、所得税总额、税后利润总额、现金流入总额都是一致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总金额是一样的,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只是在一定的纳税年度中反映的存货成本不同,进而影响该纳税年度的所得税,把更多的税款转移到以后年度缴纳,实现延期纳税的筹划目标。

当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本期销货成本降低,应纳所得税额增加,所得税负担增加。反之,达到“节税”目的;而当物价上下波动时,则应选择加权平均法,可避免因销货成本的波动,影响各期利润的均衡性,进而造成各期应纳所得税额波动。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到销售成本不易操纵。但这种方法得到销售利润大于本期实际进货配比的销售利润。其结果会使企业“应纳所得税”增加。

三、对财务分析指标计算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报表有关项目数额的直接影响。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相应减少;反之,当期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也会相应增加;存货计价方法造成存货价值的差异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通过销售成本发生作用。因此,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分析指标计算产生影响。

(一)存货计价方法对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销售额与运营资本比等。以上指标都受存货直接影响。由于计价方法不同,导致存货账户余额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短期偿债能力及流动性比率的分析指标。所以先进先出法在存货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偏低,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以及营业周期偏高。相同企业由于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得出的流动比率的不同,债权人作出的决策也会不同。

(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净利率、普通股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都涉及到利润,所以,在不同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高估或低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三)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的影响

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所获得的利润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先进先出法下,由于税前利润可能被高估,赚取利息倍数也会被高估,导致高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反之会低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四)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指标,反映上市公司股票的获利率和成长性。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被高估,则产品销售成本低估,净利润偏高,市盈率就会偏低。由此会夸大企业获利能力。

(五)不同时期对存货方法选择的影响

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价值偏高,发出存货价格较低,从而虚增利润,所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最能反应存货的真实成本。而在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出于谨慎性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期末存货价值低,当期领用的存货价值高,从而增加当期成本,减少当期应税所得额,实现合理节税。

四、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要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同时还要受企业管理策略的影响,并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关。企业究竟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并没有唯一的答案,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最好,不仅要看站在什么角度、考虑什么因素,而且还要看企业存货的特点、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以及物价变动情况等。

综上所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比较和分析,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在准则、在所得税法规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为企业带来收益。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企业才会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会计准则讲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3]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新大纲):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著.

作者简介:张爱玲(1965-),女,汉族,甘肃兰州市人,本科毕业,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金融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制造企业存货管理风险控制对策研究—以A企业为例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处理探讨
企业存货计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