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张贤亮小说《一亿六》

2018-07-03薄其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荒诞争议

内容摘要:

摘要:《一亿六》是张贤亮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仍然充满了争议,评论对其也是毁誉参半。小说以极具争议性的人类精子危机开题,在小说中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进身之路,并进行大量的欲望化书写。本文从小说对现实的荒诞描写入手,对小说进行分析。

关键词:《一亿六》 争议 荒诞

《一亿六》是张贤亮所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此时的他已经72岁,早已经历了80年代文学繁荣带给他的荣誉,90年代商业成功带给他的富裕。与他复出伊始便饱受争议的作品相同,《一亿六》甫一问世,对它的评价便毁誉参半,甚至批评声高于赞美声。在小说中张贤亮并不回避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低俗、媚俗甚至恶俗的现象,并在小说中把底层人物的不良发迹史原本的展现了出来,同时也直指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医疗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底层民众的生存问题等。

一.现实:城乡众生相

《一亿六》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底层社会的人生百态,可以看做是展示部分社会阶层的“底层叙事”。小说塑造了以王草根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凭借非法的营生以及对土地的天然热爱,在城市不断地圈地进程中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幸运儿,并凭借快速积累的财富成为城市的资产新贵。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底层女性形象。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出身农村,饱尝生活的辛酸,被迫出卖自己的尊严来换取基本的生存空间。

小说还塑造了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有智慧、有见识,包括刘主任、陶警官、小老头等。他们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却都是在C市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这形形色色的人物,既可以视作适应小说情节而创作的艺术形象,也可以从中窥探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文化潜意识。刘主任和“肚皮”是同一种人的两面,这一类知识分子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一部分选择为金钱服务,丧失自己独立人格,一部分选择独善其身,保有一点理想主义。

二.荒诞:丑在形式

荒诞派文学指那些共同认为人类的状况在本质已荒诞不经,这种状况只有通过自身荒诞的文学作品才能得到恰当表现的戏剧和小说作品。在二战后的法国荒诞派文学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中的基本信仰与价值标准的背叛。他们有时采用黑色喜剧或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描绘在光怪陆离或噩梦般的现代世界里,邪恶、天真幼稚或无能的人物在尤内斯库称为“悲剧性闹剧”中扮演的角色,其情节同时具有滑稽可笑,恐怖与荒诞的色彩。[1]

“形式”是文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但也是最具争议的术语之一。一般而言,它仅指文学类型或体裁所谓一部作品的形式指的是决定一部作品组织和构成的原则。然而,在批评家眼中,“形式”不再是瓶子一样固定的容器,还可以往里注入作品的“内容”和“素材”。[2]在《一亿六》这部小说里,丑在形式成为它的一大特征,丑指的是作品的价值观念和对艺术的追求,甚至还包括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保有的良知和立场。《一亿六》聚焦于当下社会的低俗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揭示和描写中流露出媚俗化的倾向。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粗鄙的语言,虽然这样的语言描写符合作品中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设定,但当将这种叙事策略在文中毫无顾忌的使用时,语言自身的美便已失去,只剩下感官上的刺激。小说中对性的描写也不加节制,各种性行为的描写使作品充满了诱惑,沦为肉欲的盛宴。作者對媚俗化的追求,已使小说丑在形式,小说的文人气越来越淡薄,商人气越来越浓厚。“无论作家和企业家有没有可能在终极的意义上殊途同归,人们必须承认,美学和经济学意味了两种解读生活的方式。不知不觉之间,张贤亮愈来愈多地以企业家的身份发言。”[3]

三.结语

张贤亮曾在《小说中国》中由衷赞叹“精神贵族”式的知识分子,他说:“‘精神贵族是领导社会精神和思想的群体,正是鲁迅先生指的‘民族的脊梁。”[4]相对于早期的作品而言,《一亿六》所标榜的价值观念与“灵与肉”的冲突发生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向,作者的本意似乎是以荒诞的笔法关照这几十年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乱象,表达对社会低俗化的担心与忧虑,但当以一种俯视的眼光写作时,便显得尤为匆忙,使小说失去了它本应批判的深刻与力度。

注 释

[1]美M.H艾布拉姆斯 杰弗里·高尔特·哈珀姆著:《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2]美M.H艾布拉姆斯 杰弗里·高尔特·哈珀姆著:《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页。

[3]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4]张贤亮:《小说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

(作者介绍:薄其一,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荒诞争议
台“家庭教育法”删“夫妻”引争议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嗜读症者的激情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论《等待戈多》表达上的非逻辑化形式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20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俄争议把海参崴租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