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观” 正面引领
2018-07-03沈晨芸
沈晨芸
【摘 要】日常的习作评价存在着自由化、零散化、无学段化等问题。可从评价的“三观”即目标观、学段观、效度观入手,进行过程性评价、正强化评价、专题化评价,让习作评价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整体,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发挥正面引领作用。
【关键词】学段意识;评价方向;评价策略
习作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纯粹地去诊断、甄别,而是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助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建议。这些建议从写作兴趣、习惯、方式、能力等维度展开指导、推动进程,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这样的目的,综观日常评价的弊端,我们可以紧扣“三观”——目标观、学段观和效度观来实施评价。这“三观”,像是习作评价的掌舵人,正确把握住评价的方向,决定着评价的途径,让评价不再“自由漂移”“野蛮生长”。
一、“兴趣点”不是唯一 ,紧扣“目标观”
所谓目标观,指的是教师在开展习作评价时,选择的内容和采用的方式要立足习作教学的目标,做到全面考查,有的放矢。
很多教师会把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作为习作评价的首要目的。但一味如此,会使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且没有明确学段分界线,对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习作能力的稳步提高,效果不大。有效的习作评价,必须要立足在学段习作目标上。
(一)评价表先行,关注习作过程
进行习作练习之前,教师不妨先参考习作目标,制定评价细则并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做准备。针对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我们可以立足“留心观察”“积累素材”“珍视感受”“主动修改”“保证速度”等几个目标点来设计习作评价表,从习作准备情况和习作完成情况两方面,跟踪学生的习作过程,以做出最真实的过程性评价。
师生合作完成习作评价表,既让学生重视习作前的准备,又渗透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用心积累素材等意识,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相关习惯。记录习作完成情况,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习作的速度、习惯以及存在的习作困难,从而给出可行性建议,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二)评价追踪化,促进目标落实
第三学段针对纪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应用文等不同文本类型提出了写作要求。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主题式习作练习活动,即在一段时间里,对同一种文体的写作进行反复训练,并针对这种文体的特点,开展追踪式评价。评价时,能横向、纵向结合,对学生水平提升之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习作中还欠缺的能力进行诊断,并及时给出可行性建议。追踪式的评价,能较为全面而稳步地帮助学生提升习作水平。
二、“正强化”无痕衔接,夯实“学段观”
学段观,指的是在习作评价的时候,既要关注本学段的习作要求,也要关注前后学段的习作要求,进行细致的、层级递进式的适度衔接。
写作是一个动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素材内容,会从简单走向丰富;谋篇布局,会从单一走向精巧;语言质量,会从浅薄走向厚实。在这样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习作评价要特别关注从前一个学段进入到后一个学段时的过渡。教师要及时了解下一个学段的写作目标,從而在每一个“跨学段”的特殊时期,适时地做好评价的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完成过渡,并学习新的写作本领。
(一)梳理学段目标,聚焦衔接点
我们以第三学段为例,进行前后学段(第二学段和第四学段)写作目标的整理和对比。
·目标关键词:表达
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表达与交流——表达有真情、有自己的思考和个性
·目标关键词:观察
观察有兴趣,记录并写清楚——观察有习惯,积累素材——观察多角度,表达有创意
·目标关键词:文体
简单地写,写书信、便条——具体地写,写纪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应用文——有策略地写,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目标关键词:修改
学习修改——自主修改+交换修改——自主修改+互相评改+分享见解
·目标关键词:数量
课内习作一学年16次左右——课内习作一学年16次左右,习作有一定速度——作文一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习作有具体速度要求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目标维度都是呈体系递进的。比如第一个目标维度——表达:第二学段侧重兴趣的培养,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关键在于“乐”;第三学段就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也意味着从兴趣的培养向习惯的培养递进,让学生明白写作要渐渐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和习惯;第四学段侧重于表达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开始关注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的提升。这些“递进”,就是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个“坎”。习作评价要立足于此,有的放矢。
(二)开启正面强化,无痕有效衔接
正强化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方法,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我们在习作评价中,为了要达成习作目标,就可以采取正强化的方式。
比如写作目标维度中的“观察”。在第三学段中,教师需要关注“留心观察”“有意识地丰富”“个人的独特感受”等关键要素,对比第二学段的“观察周围世界”,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在写作评价中,可以就“观察”的主动性方面,给予学生高频率的强化,将其内化为一种写作习惯。
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习作,题为《共享单车在“哭泣”》。他观察到单车虽大量发放,却管理无序,被乱停乱放,且遭到了很多人为的破坏。这篇习作显然是学生留心观察后的杰作,但这种观察,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为了让这种对社会关注的习惯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教师启动了一系列的“正强化”行动。
第一次正强化启动:热情洋溢的评价语——“共享单车,就这样不设防地撞进了你的视线,留在了你的文字里。透过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它们残破的模样,仿佛听到它们无声的哭泣。别让单车走出你的眼睛,继续去看看更多的单车吧!”
第二次正强化启动:群体中的有声亮相——教师把这篇习作读给班级里的学生听,并赞赏小作者选择习作素材时能不拘泥于自己有限的生活空间,能留心观察身边的“热点事件”。
第三次正强化启动:面对面的写作指导——教师建议这个学生组建一个小团队,对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访,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记录下来。
第四次正强化启动:宣传平台的主题推荐——教师特意在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中,为这个小作者开设了以他姓氏命名的栏目——“丁丁关注”,把他和他的团队的一次次发现都呈现在这个栏目中,让更多的人知晓。
这是一次习作评价“正强化”的成功例子。通过一系列动态的习作评价, “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这个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渗透到了学生的习作行为中。教师用评价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用评价将这种渗透从一个学生延伸到更多的学生中。这样的动态的习作评价,无痕地帮助学生进行了写作的学段过渡。
三、“专题化”适度逢时,凸显“效度观”
效度观,指的是习作评价能够让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发挥最大价值。习作评价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往往事倍功半。如何让习作评价实现最高效度呢?这是我们在开展评价时必须要重视和探究的。
(一)化“零”为“整”,习作评价专题化
日常的习作评价常常指向单一的个体。但当学生的习作中呈现较为统一的“共性”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将这一“共性”提取出来,以学生习作为典型材料,化“零”为“整”,开展“专题化”评价。
如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写“父母之爱”。对于这个习作界的“老话题”,第三学段的学生显然已经驾轻就熟,但写作素材却不新颖。针对这个现状,教师会更侧重于从素材选择的新颖度上着大量笔墨进行评价。“这篇作文的事例有些老套,能再想想新的吗?”“爸爸妈妈与你之间应该发生过很多事情,尝试着以小见大。”但是,学生看到这样的评价语,其实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写作的素材。教师不妨对一对一的评价进行归类整理,针对习作的“共性症结”,给予可行性的建议。“感受父母之爱”专题习作評价应运而生。
在这个专题评价中,十大“高频事件”的归纳给了学生莫大的触动。“写作素材的选择要关注新意”,这样的认知就水到渠成地播种在学生的心中,成为日常写作时较为稳固的思维意识。这样的评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沙”成“塔”,专题评价常态化
专题化评价一般提倡师生共同进行,让这样的评价形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教师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可逐步放手,让学生分别扮演评价人和被评价人,这样有助于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综观第三学段的写作共性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专题评价活动,如下表所示。
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习作专题评价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直面习作“弊端”,重视自己写作上的问题,取长补短,提升写作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夯实习作基础,较快地提升全体学生的习作素养。此外,教师通过对习作“共性”问题的归类整理,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评价体系,这更是一种教学能力的提升。
以“三观”为引领方向,遵循学生的写作学习规律,能让习作评价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整体。教师积极地创新评价模式,重视习作目的、内容和评价三者的紧密结合,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梅.让作文评语真正走近学生——谈作文评语改革的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05(36).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任红.变革评价:让每个孩子微笑着面对作文[J].新课程(教研版),2009(12).
[4]陈华乾.刍议习作评价的有效性[J].新教育,2013(Z1).
[5]宗怡.小学高年级习作评价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4).
(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小学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