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临床价值*

2018-07-03陈芳芳张群燕李晓军南京总医院中心实验科中西医结合科南京210002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动期中性粒细胞

陈芳芳,张群燕,邢 婕,李晓军(南京总医院.中心实验科;.中西医结合科,南京 2100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5~10[1],并发感染可使死亡率升高。有研究报道,SLE并发细菌感染死亡率可达33.2%[2]。SLE疾病本身表现复杂多变,处于活动期时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发热、乏力等与感染相类似的表现,临床上尚缺乏能将SLE活动期与并发感染者有效区分开的指标。

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是近年来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研究指标之一。CD64是IgG的Fc段受体之一,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上,在中性粒细胞上少量表达[3]。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上CD64受到细菌脂多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刺激表达明显上调[4,5]。

研究表明,SLE患者的单核细胞CD64表达升高,但并未发现在活动期患者与并发感染患者体内有差异[6]。本文拟通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观察其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判断SLE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7年1~5月于南京总医院住院的SLE患者34例,分为SLE并发细菌感染患者12例(其中并发肺炎3例,其他部位细菌感染9例),SLE活动期患者12例,SLE稳定期患者10例,平均年龄51.3±4.9岁,男性12例,女性22例。均符合SLE国际临床协作组(SLICC)2009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7]。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7.7±5.1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SLE并发细菌感染组、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均于入院后24~48 h内采集,4组分别进行CD64,WBC,CRP及ESR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

1.2 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有:美国BD公司的CD64抗体和CD45抗体,CRP检测试剂盒(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ESR检测试剂盒(意大利VITAlDiagnostics S.r.I公司)和白细胞计数试剂盒(日本Sysmex公司);主要仪器有: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QuickReader go半自动特定蛋白仪(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mouitor-100血沉分析仪(意大利VITAlDiagnostics S.r.I公司),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

1.3 方法

1.3.2 其他指标检测: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QuickReader go半自动特定蛋白仪),ESR采用魏氏法(意大利VITAlDiagnostics S.r.I公司mouitor-100血沉分析仪),白细胞计数采用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

2结果

2.1 各组CD64 I,ESR,CRP及WBC计数的比较 样本分为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SLE并发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MFI)见图1。通过MFI换算出CD64 I,与血清CRP,WBC计数及ESR三个炎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SLE并发感染组的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0.92,P=0.00)与非活动期组(t=0.65,P=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性粒CD64 I并发感染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健康对照组t=0.31,P=0.00;活动期组t=0.26,P=0.10;稳定期组t=0.30,P=0.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E并发感染组和活动期组的WBC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 I,CRP,ESR及WBC检测结果

图1 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上CD64的表达

2.2 SLE并发感染组和活动期组中性粒细胞CD64 I与CRP,ESR及WBC计数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SLE并发感染组CD64 I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491,P=0.005),与ESR有相关性(r=0.382,P=0.034),与WBC无相关性(r=0.191,P=0.304)。1

2.3 中性粒细胞CD64 I鉴别诊断并发感染SLE和活动期SLE的ROC曲线分析 见图2。

图2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鉴别诊断并发感染与活动期SLE的ROC曲线

中性粒细胞CD64 I,CRP,ESR及WBC计数在鉴别诊断SLE并发感染和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3 (P=0.020),0.627(P=0.428),0.818(P=0.047),0.700(P=0.213)。中性粒细胞CD64鉴别诊断SLE并发感染和活动期的最佳cut off值为0.464,诊断SLE并发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8%和80.0%。

3讨论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目前临床对于SLE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针对免疫系统的药物,虽然SLE患者的预后取得了一定的改善,但感染仍是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8]。由于SLE患者免疫状态及免疫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SLE并发感染的症状不明显,容易与SLE活动期相混淆,导致误诊、误治及预后不佳。目前临床上根据SLE患者的症状并结合CRP,ESR及WBC计数等炎性指标来鉴别是否并发细菌感染,由于这些炎性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较低,易对患者造成治疗延误或引起不良反应[9]。因此,寻找一种鉴别诊断SLE并发细菌感染与活动期的有效指标,对改善SLE患者的预后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CD64是IgG的Fc段受体之一,主要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树突细胞表面。正常情况下,CD64在中性粒细胞表面低表达,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 I 4~6h内即可升高[10]。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是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11~13]。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I发现:SLE并发细菌感染组中CD64 I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CD64 I可用作鉴别诊断SLE并发细菌感染的一个有效指标,与ESR,CRP,WBC等炎性指标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既往研究也发现[14],外周血CD64 I对细菌性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RP。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样本量偏小,以及选取的男女SLE患者的比例对结果的分析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收集的是住院患者的标本,患者此前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多种药物的治疗,无法保证该患者所使用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不会对CD64 I产生影响。第三,一些患者可能还患有其他一些疾病,虽已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尽可能排除了显著的心、脑、肝、肾疾病以及肿瘤等患者列入研究对象,但仍不能排除潜在的其他疾病。

此外,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CD64 I检测所用试剂目前有多种厂家供应,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标记抗体均有其优缺点,故对于CD64 I的临界值和正常参考区间的界定,需要各个实验室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大的样本自行制定;并在条件许可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CD64 I在SLE并发感染期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很可能成为并发感染SLE与活动期SLE患者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将进一步积累资料,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Shaharir SS,Hussein H,Rajalingham S,et al.Damage in the multiethnic malaysia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cohort:comparison with other cohorts worldwide[ J].PLoS One,2016,11(11):e0166270.

[2] Wang Z,Wang Y,Zhu R,et al.Long-term survival and death caus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China:a system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Medicine,2015,94(17):e794.

[3] 王 芊,华 川.中性粒细胞CD64在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78-80,100.

Wang Q,Hua C.The progress of neutrophil CD64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J].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2015,43(1):78-80,100.

[4] 冯 萍,虞培娟,朱雪明.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的变化[J].检验医学,2010,25(2):96-99.

Feng P,Yu PJ,Zhu XM.Change of neutrophil CD64 index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J].Laboratory Medicine,2010,25(2):96-99.

[5] 蔡鹏威.中性粒细胞CD 64定量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719-721.

Cai PW.Detection of neutrophil CD 64 in the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J].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14,32(6):719-721.

[6] Li Y,Lee PY,Sobel ES,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FcgammaRI/CD64 on circulating monocytes parallels ongoing inflammation and nephritis in lupus[J].Arthritis Res Ther,2009,11(1):R6.

[7] 武建国.SLE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分类标准[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7):481-483.

Wu JG.A new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SLE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2013,31(7):481-483.

[8] Costa-Reis P,Nativ S,Isgro J,et al.Major infections in a cohort of 120 patients with juvenile-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Clin Immunol,2013,149(3):442-449.

[9] Baek YW,Brokat S,Padbury JF,et al.Inter-alpha inhibitor proteins in infants and decreased levels in neonatal sepsis[J].J Pediatr,2003,143(1):11-15.

[10] 林 阳,万岁桂.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2):111-114.

Lin Y,Wan SG.Clinical value of surface neutrophil CD64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J].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2014,21(2):111-114.

[11] 闫佩毅,张 骥,邹玉涵,等.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及其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7,32(6):514-519.

Yan PY,Zhang J,Zou YH,et al.Determination of CD64 index by flow cytometry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J].Laboratory Medicine,2017,32(6):514-519.

[12] 陈 江,熊永红,杨学强,等.CD64感染指数与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7):979-981.

Chen J,Xiong YH,Yang XQ,et al.Research on correlation between CD64 infectious index and bacterial infection[J].Lab Med Clin,2017,14(7):979-981.

[13] 张 晶,张 露,刘园园.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流和局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9):2760-2762.

Zhang J,Zhang L,Liu YY.The diagnostic value of neutrophil CD64 index in blood flow and local bacterial infection[J].Int J Lab Med,2017,38(19):2760-2762.

[14] 卢小岚,蔡嘉镜,蔡艳娟,等.外周血CD64 index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65-68.

Lu XL,Cai JJ,Cai YJ,et al.Value of CD64 index in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J].J Mod Lab Med,2014,29(1):65-68.

猜你喜欢

活动期中性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