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77)杨氏3+疗法“椎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8-06-28杨才德高敬辉王双平金芝萍马列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针刀椎动脉供血

周 勇 杨才德 高敬辉 王双平 金芝萍 马列胜 赵 晶

(1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院康复科,甘肃 兰州,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兰州 730020)

(上接第11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 (VBI)引起的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1],因其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引起缺血性卒中综合征(脑梗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缺血是引起中老年眩晕的常见疾病[2]。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常使用扩血管、降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不但副作用较

大而且疗效不尽理想。中医针刺治疗本病具有特色优势[3-4],其以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且副作用小的特点,而在临床中广泛运用。笔者使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杨才德教授的3+特色疗法“椎五针”埋线针刀穴位埋线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将87名患者按就诊时间、就诊顺序编号0~87,电脑对应生成随机序号,随机从小到大前44例进入治疗组,后43例计入对照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8例;年龄21~58岁,平均(36.41±7.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22~45岁,平均(31.72±6.05) 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5]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①典型的眩晕为主要症状,发作性的视物有旋转、自身旋转或自觉头晕不适,自身有晃动感,多有多部或体位变动。②可有头疼、呕吐、复视、瞳孔缩小、共济失调、晕厥、视觉障碍、视物变形、头面麻木、肢体无力、感觉缺失、猝倒等其他脑干缺血症状。③可出现脑损害体征,如辐辏反射障碍、吞咽和角膜反射障碍、构音障碍、记忆障碍、视幻觉及以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②TCD检查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③年龄40~79岁(含40周岁和65周岁);④近15 d未接受其他相应治疗;④患者知情同意并能按医生要求坚持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①耳源性、眼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位置性眩晕;晕动病;眼肌麻痹;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②神经精神性眩晕: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③严重心、肺、脑疾患者;④严重肾、肝脏器损害者;⑤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或不能完成治疗过程者;⑥孕妇;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者;⑦不适宜针刺埋线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杨氏3+“椎五针”穴位埋线治疗。

1.5.1.1 定点 项A点:枕外隆突正中向下(2.0±0.5)cm,左右旁开 (2.0±0.5) cm各一点。

枢中点:枢椎棘突中间一点。

枢外点:枢椎棘突分叉处左右各一点。

1.5.1.2 工具选择 ①3.4 cm/6.8 cm长7#杨氏3+专用埋线针刀。②4-0的PGA线,长3 cm。

1.5.1.3 操作方法 体位:患者头前屈、俯卧位,操作者坐于患者头顶前方。

准备:消毒术区,戴无菌手套并铺无菌洞巾。

①项A点:操作前再次确定定点,并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刃口线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固定在操作点旁,针体前端的刀口垂直于皮肤表面,快速突破皮肤后,缓慢推进埋线针刀直至枕骨骨面后,略回提埋线针刀,360°旋转针体,回提针具直达皮下,此时线体已留在皮下,然后再略微改变方向,切开浅、深筋膜及其由该处经过的肌组织,缓慢出针并按压针孔。

②枢中点:针尖到达第二颈椎棘突中间骨面,360°旋转针体,回提针具,将线体留在皮下,然后再略微改变方向,穿刺3~6下,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按压针孔。

③枢外点:针体突破至一侧的枢椎棘突外上侧缘,把线体留在该点处,松解3~6下,完成操作。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5.2 对照组 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

1.5.2.1 针灸基本方 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百会、内关、翳风、风池穴。

针刺方法:穴位消毒,选用0.3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针后平补平泻,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后,留针30 min,每15 min行针1次,每日1次。

1.5.2.2 推拿方法 患者取坐位,操作医生在其后,使用拿法、捏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地放松颈部,后使用一指禅法推拿风池、翳风、太阳、百会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 min。

15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6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眩晕的疗效标准[6-7],临床治愈:典型的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有昏沉感,或者仍有轻微头晕、目眩等症状,但不伴有视物旋转、自身晃动,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眩晕症状减轻,伴有轻微的视物旋转和(或)自身晃动,虽能坚持工作,但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或(和)眩晕等症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者(和)加重,疗效指数<30%。观察治疗前后2组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

2 结果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如表1示,治疗组(杨氏3+组) 治愈率36.4%,总有效率93.2%,而对照组分别为20.9%和8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分类》[8]第三项中增加了VBI病种。后循环缺血主要指各种原因导致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同时细胞代谢的产物因供血不足、血流不畅,不能够完全排除体外,从而出现眩晕等一些列伴随症状。

后循环[5]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组成,包括了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主要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供血。大脑后动脉起于基底动脉约占70%,两侧分别起于基底动脉与一侧颈内动脉约占20%~25%。椎动脉是延髓主要供血动脉,供应锥体下3/4、内侧丘系、延髓后外侧区、绳状体。通过小脑后下动脉(PCIA)供应小脑半球后下部,PCIA为椎动脉的分支,与小脑前下动脉共同起源于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由二侧椎动脉通过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后,合并而成的不成对的动脉,沿延脑的前外侧面上升,在桥脑下缘中线处汇合而成,分为二支大脑后动脉,供应脑桥、部分小脑和大脑后部、中脑以及内耳供血。

椎动脉起源于双侧锁骨下动脉,经第6颈椎至第2颈椎横突孔上行,在寰椎横突孔上弯向后内,绕过寰椎后弓,穿过寰枕后膜及硬脊膜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左右椎动脉向中线靠近,在脑桥下缘合成基底动脉,其终末支为大脑后动脉。

颈椎的失稳及退行性改变是引起颈椎病[9]的病因。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因素,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的劳损,长时间的劳损使颈部肌肉、筋膜张力增大,颈椎椎间盘的退变、钩椎关节的增生等都可造成椎动脉受刺激,痉挛或扭曲、狭窄[10-11],使血管内血液流速减慢,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等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在局部形成压痛点及条索物[12]。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干、前庭、小脑缺血所造成的。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多属本虚标实证,风火痰瘀所致,痰浊、血瘀为本病的病理基础。

根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生理、病理及病机的特点,我们采用杨氏3A+疗法“椎五针”治疗机理:项A点、枢中点、枢外点松解头枕部肌肉筋膜,减轻了肌肉、筋膜的张力,缓解了周围肌肉筋膜对椎动脉的压迫;在病变处埋线不仅起到长效针灸的效应[13],又减缓局部肌肉筋膜粘连,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改善循环,达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的目的,改变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之功效。运用埋线针刀治疗既松解僵硬的肌肉,又对穴位产生久刺激,即解除了血管的卡压,又重新恢复枕部的平衡,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从而减轻患者的眩晕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杨氏3+疗法“椎五针”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提高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的血流速度(Vm),提高疗效指数,值得在临床推广。

[1]Savitz SI,Caplan LR.Vertebro basilar disease[J].NEngl JMed,2005,352(25):2618-2626.

[2]王笑中,焦守恕.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90-191.

[3]徐建钟,郭红建.不同手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3,30(3):120-121.

[4]吕万娟,倪光夏.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94-96.

[5]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

[7]胡小东,王鹏琴.眼体针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24-26.

[8]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

[9]吴峻,曹云.针刀为主治疗寰枢椎不稳颈椎病及生物力学原理浅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91.

[10]陈腾,姚新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1):49-50.

[11]范大鹏,孙波,金哲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0):76-78.

[12]吴亚林.电针围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偏头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40-41.

[13]杨才德,赵达,于灵芝,等.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5,10(51):48-51.

(本文编辑:张文娟 本文校对:李强强 收稿日期:2018-04-17)

猜你喜欢

针刀椎动脉供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