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课程整合与课程组建设的思考※

2018-06-28张春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验班跨学科学科

吴 丹 孙 贺 张春庆

(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务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因为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国外医学院校很早就开始了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首次提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1]。近年来,医学课程整合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齐齐哈尔医学院从2008年组建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以来,一直致力于医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本文从课程整合的现状、面临问题、课程组建设对课程整合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如下阐述。

1 课程整合的现状

学院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制定了实验班课程计划,打破了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完善整合课程体系建设,使基础和临床衔接更加科学、合理、紧密。基础阶段整合课程包括:人体构造学,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与能量,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机体防御与免疫,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等,教材采用自编讲义与学科类教材相结合。临床阶段建立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教学模块,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共九大系统模块课程[2],教材采用器官系统教材与学科类教材相结合。实验班通过多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效果见表1。

表1 实验班培养效果 [人数(%)]

2 课程整合面临的问题

2.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困难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通常对医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传授医学知识比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更实际;认为整合课程没有传统学科课程重要。学院需要提高教师对医学课程整合的整体认识,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2.2 课程整合的组织管理困难 学科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教研室或临床科室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的,整合课程的课程组是将各学科师资进行整合后跨行政单位组合起来的教师群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因此,课程整合后由谁来主导,如何实现课程组的管理,都存在很大困难[3]。

2.3 跨学科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困难 首先是跨学科教学团队的组建涉及到人员的选择,实验班人数较少,大部分教师需要承担其它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其次是整合课程的设计困难,因为需要把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各学科教师对知识内容的取舍可能存在分歧;其次是整合课程的教学实施困难,跨学科教学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4]。

2.4 课程整合的教材选取困难 整合课程的教材应打破学科界限,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保留原教材的核心内容,并使医学知识系统化。目前现有的中文整合课程教材仍不完善,可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适合学院实际教学情况[5]。

2.5 课程整合的考核问题 首先,现行的绝大多数社会考试,如执业医师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均为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考核,整合课程与其接轨存在困难。其次课程整合的成绩计算与成绩表达能否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尚不能确定。

3 课程组建设对于课程整合的作用

课程组建设可以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结构,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组建设对于课程整合具有以下作用。

3.1 课程组的组建有利于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虽然只有临床医学实验班全面实施整合课程教学,但是通过课程组的组建可以把所有参与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组织活动,相互影响,相互转变,高教师对课程整合重要性的认识。

3.2 课程组负责人制度有利于课程整合的组织管理 选择具有高级职称、热爱教学工作、教学成绩突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课程组负责人,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用课程组代替“二级学院-教研室”的管理形式,赋予课程组负责人一定的权利与责任,统筹管理课程组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打破传统的教研室管理权限,与教研室管理双轨并行[6]。

3.3 课程组解决了跨学科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问题 课程整合对教师的教学能为和知识的全面性提出了挑战,课程组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师资结构,将各学科师资进行了调整与融合。通过课程组建立沟通机制,通过集体备课、示范教学等形式加强组织管理,统一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进度;通过工作坊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增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7]。

3.4 课程组解决了整合教材的选取和建设问题 不同学科之间通过课程组建立了协同关系,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够使跨学科整合后的课程在知识创造方面更具优势。课程组实现了师资力量的优化组合,不同学科教师的协作与交流更容易激发出集体智慧,有利于编写适合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特色的整合课程教材[8]。

4 课程组的实施及效果

2016年,由二级学院推荐,教务处审定,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成立了学院第一批29个课程组,其中涉及整合课程的课程组为24个。出台《齐齐哈尔医学院课程组及课程组负责人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规定课程组(实验班整合课)教学运行相关具体问题。自编整合教材共4本,《人体构造学》 (一)(二)、《人类发育与遗传学》 《细胞分子组织学》。

以整合课程“分子、细胞与组织”为例,2016级实验班为成立课程组后的实验组,2015级实验班为成立课程组前的对照组,对比分析2个班级同一门课程的成绩,统计结果见表2。组建课程组后的整合课成绩虽没有显著提高,但是在其他课程均值降低的前提下,成绩均值保持不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组建课程组对课程整合效果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表2 成绩分析结果

[1]程琴,曾昕,徐正东.医学院校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40-41.

[2]云长海,刘富,刘春苗,等.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5,5(2):3-5.

[3]卢新兰,李雁,和水祥,等.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学管理体会[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4):525-527.

[4]刘刚,程熙鎔,刘静.基础课课程组建设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16(8):86-88.

[5]张玉侠,倪芳,卢海妹,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54-356.

[6]贾玉巧,高艳荣,黄丽华,等.课程组组长课程领导角色的质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生,2015,31(12):168-169.

[7]崔娟.我校课程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30-31.

[8]常宝贤,刘建春,周铭懿,等.高校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6):124.

猜你喜欢

实验班跨学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