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角
2018-06-28
◆北京:拟评“职业农民”职称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环首都生态安全圈框架基本形成。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市将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认定、职称评定试点,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同时,加强面向农业农村的专业人才建设,积极引导科技、金融等领域专业人才投身农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等到农村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培养造就一批新农民。
◆东北: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四个新突破”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是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之一。自实施以来,按照试点行动方案,采取“12345”工作手段,即编制一套实施方案、搭建两个创新平台、主推三大利用方向、推动四项配套政策、强化五条试点措施,不断创新实用技术,探索有效模式,建立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在四省区和试点县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5%,比2016年提高7.1个百分点。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能力、秸秆试点示范工作、秸秆处理利用技术、秸秆利用扶持政策四个方面的新突破。
◆浙江:乡村振兴计划突出“654”框架布局
浙江省近日发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 18-2022)》,明确未来五年内,按“654”的框架排篇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6”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高质量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特质发展、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六大原则;“5”即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兴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提升、富民惠民“五大行动”;“4”即全面加强农村改革、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农村党建引领、组织领导四大保障支撑措施,体系化、系统化推进全省乡村振兴。
◆浙闽边界13个乡镇成立乡村振兴联盟
浙江省庆元县和福建省政和县、松溪县、寿宁县共13个乡镇近日结成乡村振兴浙闽边界联盟,这是浙闽边界乡镇首次有系统、有组织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繁荣、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乡村振兴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联盟成员将着力构建高效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联盟内优化劳动力、商品、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