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8-06-27林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热爱感恩提升

林琳

摘要: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取决于人的内在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作为一名“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该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考虑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就应该轻物质、重精神,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攀比,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

不同的人由于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感情不同,对幸福的感觉会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教师,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自己去寻找、创造的,是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这一片热土。

关键词:热爱;提升;感恩

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对于教师而言,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忠诚度的体现,又是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幸福指数。

如何获得职业幸福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追求。作为一名教师,其职业幸福感体现于在教学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而幸福感的获得,源于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的真情回报,源于教学教育工作的成就,源于家长社会的信任、尊重,源于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源于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阐述。

1.从内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古往今来,教师都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而“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用以赞美教师的诗句。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身上笼罩着这样神圣的光环,要从内心真正热爱这个职业,真正愿意承担起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不是默默无闻、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群朝气蓬勃、有着美好未来的孩子们,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们常说学生是一株小苗,需要教师不断地修整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我认为教师也是一株不断成长的树,与学生的交往,让我们不断地自我提升与修整,完善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当一批又一批学生从懵懂无知,到学有所成;从青涩幼稚,到成熟稳重......这份“桃李满天下”的满足和自豪,又何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2.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和威望。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用“灭绝师太”、“唐僧”、“催眠王”等称号来形容自己的老师,听到家长私下议论某个老师补课、收取礼金等负面新闻,在师生关系如同医患关系一样紧张的时代里,如何提升教师的魅力和威望,也是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关键环节之一。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说过:“本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眼里成了物,是分数,是试卷,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体验中焉能有幸福感?”看到这段话,我想说的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如何能爱戴老师?赢得学生的爱戴,是个人魅力和威望形成的首要条件。

专注于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行动上与学生交往,在情感上与之交融,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理解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学生是教师幸福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总想着如何让学生“怕”自己,要多想着如何让学生“爱”自己,对学生的颐指气使、动辄恫吓、威压不能叫爱学生,我们不能打着爱学生的幌子对学生发号施令。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时刻提醒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不断地收获来自学生的感动和爱。

在工作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不做任何抹黑教师这个职业的事情,从而获得家长和社会的尊重。教书育人,不只是教师在教室里课堂上的使命,更要敦促自己成为社会的典范、道德的楷模,这种自我提升的成就感,最终汇聚成幸福感。

3.懂得感恩,学会“知足常乐”。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取,更需要阳光的心理、豁达的心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到知足常乐。

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我们在为学生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学生对我们满满的爱,他们每天都在塑造着一个全新的教师,都在督促着我们前行;我们在为事业殚精竭虑的时候,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赞美。

“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常想一二”,这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会发现生活是如此地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是没有幸福感而言的。知足常乐的教师,常常会因为点滴的小成績而欣喜不已: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他们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能进行理性的妥协,能坚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能坚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他们会适时调整目标,会进行换位思考,会不断奖励自己;他们肯接受有缺陷有遗憾的人和事,不幻想完美主义和绝对公平,因而他们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拥有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教师的待遇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也许在你心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不满足,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这些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因”又是我们自身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境,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该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应该学会自得其乐地从事教育事业,拥有一种随遇而安、心平气和的心境,享用教育过程中的辛劳和快乐,耐得住清贫与寂寞,受得起挫折与考验。

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取决于人的内在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该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考虑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就应该轻物质、重精神,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攀比,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

不同的人由于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感情不同,对幸福的感觉会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教师,你的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你去寻找、创造的,是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这一片热土。

猜你喜欢

热爱感恩提升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用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