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2018-06-27林方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体系

林方霞

摘 要: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方法造成考试与社会需要相脱离、考试与学习相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本文以技工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切入点,从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三方面对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探索。

關键词: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电工行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全面、专项技能突出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企业欢迎。技工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评价问题已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构建合理、全面、与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就技工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构建提出若干观点。[1]

一、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技工院校电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工行业一线岗位技术技能人才,使其成为具备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工作必须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但是传统的电工评价体系存在以下不足:

1.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相对立。传统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缺少应有的沟通与交流,评价结论难免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常常处于对立状态。

2.评价手段与评价理念相脱节。尽管新课程理论倡导发展性评价,但“唯分论”的现状仍然存在,评价方式依然以测试成绩为主,激励性的评价方式鲜有应用,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严重缺乏。只注重考试结果,对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造成考试与社会需要相脱离、考试与学习相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

3.评价路径与教学过程相游离。有教无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检测轻能力鉴评的现象屡见不鲜,评价还是没有真正进入学与教的过程。

二、评价体系改革的原则

关注当前学生的现状,采用发展性的眼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相结合

技工院校学生理论与实操并重,要具有学习、实践、探究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考核中不能单单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要坚持理论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结合的原则。在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缺一不可,两者分别占一定的比例,从而促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实验探索能力。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例外,传统评价体系中往往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忽视了学生知识获取中的过程性因素,有些一锤定音的感觉,这种评价方式未免有失偏颇。因此,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终结性静态成果,更重视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性成果、动态性成果;既注重从考试成绩评价学习成果,更注重从过程的感悟、提升来衡量学习成效。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传统评价体系中较为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比如学习成绩、反应能力等,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能力的发展等智力因素,更要注重学生的努力程度、意志力、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多角度、多维度展开,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他人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也不能或缺。自我评价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

构建“3+5+3”的质量评价体系,学校、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参与评价,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

1.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的学校为评价主体的现状,引入企业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主体。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为评价主体,主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顶岗实习期间企业为评价主体,主要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入评价体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2.评价方式多元化。传统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考试评价,可探索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价。

3.评价能力多元化。改变传统只评价学生的理论成绩的局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四、预期成效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对技工院校电工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技工院校电工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突破了教师主体、知识本位的单方单一评价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文新.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中职课程评价方法.《卫生职业教育》.2009.

猜你喜欢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优化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