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018-06-27邹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小学语文教育

邹丽

摘 要: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学。它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它是开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真善美的一把钥匙。语文是一门依靠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在教学和学习中都不能急功近利。本文试从小学语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影响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学生成长

小学语文教育从纵向来说,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从横向来说,语文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来说,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增强文化底蕴,同时也进行了美育和德育的培养。

一、语文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在小学阶段,课文的安排设置丰富而多彩。中外文学名著节选、古典诗词、名人游记、科普文章等,为学生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开启了一扇大门。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语感在这一阶段形成。而且,语感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积累、练习。[1]

什么是语感呢?概括地说,就是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具体地说,它包含了对文章和作品中的语言文字的认读、理解、体味、领会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体会景色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一小节写到“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这段描写活泼,为雨来的调皮做了铺垫。

第五小节的景物描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读起来倍感忧伤,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小英雄雨来的无私和壮烈。语感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中积累的,有了这次的锻炼,下次再读到类似文章时,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用意。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项技能,在人的一生当中随时都可能用到。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加强积累,多加应用,练就好文笔,那就会受益终生。

老师要指导学生多朗读、多积累、看到好词好句时要多做摘抄,同学之间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小学生的写作功底还很薄弱,老师要及时加以指导。写的不通顺的字词句要修改,并订正正确的用法。对于文章主题的描写阐发,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于文章不错的学生,老师要进行鼓励表扬。一些还没有找到写作方法的同学,老师也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无论是数学、政治、历史、物理等,都会涉及到理解、审题、答题等环节。而学好语文,才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等。

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小学阶段,一般不涉及到历史和哲学的课程。不过,语文课上,多少都会渗透一些和历史、哲学相关的文章。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如果对一些课程做到了然于胸,不但可以增强学习的好奇心,今后一旦接触到历史、哲学等科目,也会更快地熟悉和掌握。

二、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是一门广泛、大而全的学科。语文教育中涉及到知识方方面面,除了文学作品,还有天文、地理等科学内容。

小学生还处于身心都在发展的阶段,除了学习知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正处于旺盛需求的时刻。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在心里种下爱科学、或者学习文学的种子。[2]

一个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不会单调乏味,人生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2.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气质、增加其文化底蕴来说,作用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涵盖了古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也是汲取营养最旺盛的时候,老师应当根据其年龄特点,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渗透。

3.提升学生的审美、道德素质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因为学科的关系,它的最用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学生们的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诗词时,就可以在脑海中构建画面,或者是意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水平都有很大的作用。再比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老师根据课文讲解与雷锋有关的故事,他写的日记,有关于他的电影,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向孩子们传达。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善良的人。[3]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也是一座宝库,是一座带着秘密的大花园。无论是词句的积累、文章的解析,还是人文素养、气质修炼、精神食粮,只要肯用心,一定会在这里有所成长和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宗菊.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文学教育(下).2016

[2]胡琴.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新课程学习(上).2014

[3]刘泽兰.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分析.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小学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师的“勤”与“懒”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