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2018-06-27李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李琳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学校与家长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更是重视提升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培养小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本文先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情况,接着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成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与词汇,还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很多小学现在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满足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没有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

但是目前很多小学没有意识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也并没有把这一观念深化到老师的教学中,目前大多数小学采用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比较单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比较低,而且学校与老师比较注重学习成绩,没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1]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还是传统观念的认为教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以及老师的文化程度比较薄弱,综合素质低。有的虽然具有很多教学经验,但是没有创新教学观念,不能满足现代语文教学的需求。没有与其他老师或者外界交流来获得更多的优秀教学方法和转换创新思维。只注重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不注重学生是否得到深刻理解,尤其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

学生对于培养核心素养并没有起到兴趣,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学习知识,词汇。为考试做好准备就可以,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开通。现阶段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附加太多压力,学习压力较大,在语文课堂本该拓宽思维时也是用固定思维去理解,因此并不能深刻生动的去理解文章。

二、如何培样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1.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来说,应该开设实用性,自主性强的课堂。同时提高对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的意识,深化改革观念,同时学校应该对老师学历上的要求适当有所提高,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尤其对现语文老师语言标准上要求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审美力以及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四个方面的发展,小学生在语文课上需要提高思维转换能力,如果学生只知道死板的学习而不懂得得思维转换,那么对于将来的学习发展将会遇到很大困难。

学校为老师建立正确确的教学目标,让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计划,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学生成绩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构建实用性的自主课堂,实现课内外的的一体教学,学校为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让他们自主学习,同时学校组建一些实践性活动,减少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他们感觉到语文课堂的有趣性,改善学生的固定思维解放学习语文的思想,而不是对语文课堂只有枯燥无味的认知,打开学生的心灵视野。

2.老师转换传统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老师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老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教学过程中要语言标准,否则会误导学生。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文化素养,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更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是教学课本知识,而应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核心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与学生和让学生之间多讨论与交流,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来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内容,彼此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转换思维结合其他学生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对语言的深刻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让课堂活跃起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展开相应的语言活动,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玩成语接龙等语言游戏,既活跃学习气氛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并学会运用到平时学习与社会发展中。大家都知道,语文不仅教会孩子认字、语言表达,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优秀的人。这时就需要老师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不同教学方式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对课本的认知到理解再到独立思考或者与同学交流后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方式,这样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老师应该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用生多的图像来解析文章。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图像的记忆理解要高于对文字理解。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让教学效率更高效。比如我们在学《再别康桥》,老师可以用康桥的朦胧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并且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在学习《背影》时,可以将朱自清先生描绘出父亲背影的图片放映出来,触动学生的内心,更轻松的理解到文章中的情感。同时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写作的作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3]

3.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课堂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多与同学交流,结合同学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转换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同时学会转换思维,不要一直用固定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要注重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学校需要开设实用性的课堂来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氛围。语文老师需要多途径展开语文课程实践,让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能力与转换思维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老师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质培養道路的意识与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钧玲,黄瑞夷.从“教读文”转向“教读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之一[J].语文知识,2017(02):59-61.

[2]郭银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发展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6):54-55.

[3]潘小芳,韦冬余.《背影》的赫施解释学解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选择[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4):93-94.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