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
2018-06-26陈少敏
陈少敏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要真正使学生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实质、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经历探索全过程,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一般的模型思想,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模型去进行数学思考的习惯。
一、问题设计,铺路架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传统的计算教学过分依赖教材的原题,部分教师认为教学重点关注算法的指导,而忽视算理的呈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想参与、爱参与,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在教材选择上应重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甄选合适的、切合实际的、典型的、有趣的素材作为基本内容,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并提出问题,为待建的模型铺路架桥。学生将经验进行筛选与提取,通过生活情境来展示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數学问题。
例如:四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笔者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设计了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购物情境:“某儿童商店新进一款童装,每件上衣80元,每条裤子60元,学校合唱小组要买6套”(配上图片呈现)。根据以上信息,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买6件上衣花了多少钱?”“买6条裤子需要多少钱?”“买6套童装一共花了多少钱?”等问题。在提问的同时便有反馈产生:“其实,买6套童装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求买6件上衣和6条裤子用了多少钱。”“一件上衣的钱加一条裤子的钱,就是一套童装的钱。”在不断呈现、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还让学生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逐步形成数学模型的逻辑雏形,为后续学习打下认知和情感的基础。
二、经历过程,去粗取精
学生感悟模型思想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同样需要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让思维混乱的学生学会思考,让害怕计算的学生喜欢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等数学活动,完成模型的抽象。学生对数学现象去粗取精,通过提炼来凸显其内涵,运用数学方法归纳、概括其本质属性,得到初步模型,这是建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笔者创设了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后,组织了以下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谁来说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学生反馈:“可以先求出买一套童装(1件上衣和1条裤子)所花的钱,再求出买6套童装一共花多少钱。”“可以先分别求出买6件上衣花的钱和6条裤子的钱,再求出买6套童装一共花多少钱。”2. 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以上的解题思路,请他们用一个简单的等式列出来。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得出:“1件上衣的钱×6件+1条裤子的钱×6条=一共花掉的钱”“(1件上衣的钱+1条裤子的钱)×6套=一共花掉的钱”“ (1件上衣的钱+1条裤子的钱)×6套=1件上衣的钱×6件+1条裤子的钱×6条”,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学生尝试列式计算。3. 在交流不同的算法中,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等式的雏形,即(80+60)×6=840或80×6+60×6=840,得出(80+60)×6=80×6+60×6。学生在经历了由具体问题情境中得出解题思路的过程,在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利用数量关系式来进行数学上的概括,进而利用简约等式尝试把文字表达转化为符号化描述,即列出算式。在逐步简约、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沟通新旧数学活动经验,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出合理的数学结构,利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计算模型。
三、迁移类推,融会贯通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因此,在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模型时,要让学生利用列举、比较、分析、展示等活动加深对模型思想本质的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再次验证模型的适用性,从而融会贯通,生成数学模型。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当学生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模型(80+60)×6=80×6+60×6时,让学生先讨论:“观察这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有的认为:“得数一样,算理不一样。”还有的认为:“都是求出买6套童装的钱,他们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但结果是相等的。”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呈现结论,应让学生试着找出类似于(80+60)×6=80×6+60×6这样的等式。在学生一一列举后,教师在板书的同时追问:“这样的等式有多少?列举得完吗?”又设置悬念:“观察这些等式,它们各不相同,请你仔细分析,它们是否有相同之处?”“如果有,你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其中的规律吗?”“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是否用到这个方法?”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畅所欲言。生:“我认为它们之间共同的地方在于——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它们的结果相加,结果不变。”生:“我觉得它们共同点在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生:“我觉得也可以用字母与数字来表示,用a与b表示两个数,归纳得出(a+b)×6=a×6+b×6。”生:“我认为不一定数量都是6,可以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从而可以得出(a+b)×c=a×c+b×c。”生:“其实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表示更能加深理解,就像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把两个长方形合并成一个大的长方形。”生:“这跟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一样,就是把两位数分成一个十位数加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生:“同样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生:“难怪,菜市场的阿姨算钱这么快也是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按“文字表述—字母与数字结合—用字母符号表示—数形结合”的思路不断简化、构建模型,利用生成的模型,来解释、验证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在平常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模型思想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有意识地进行模型思想的培养。在课堂问题设计时,在学生经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在学生初步构建模型后的解释与应用中,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上的引导,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