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环境下课内外阅读相融的尝试

2018-06-26陈文欣

新教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鲁滨孙历险漂流记

陈文欣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要用优质的书籍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有数量,又有质量?智慧教育,作为一种高端教育信息化的形式,打通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通道,真正实现“家校合一”,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让语文教学拥有更大的时空、更灵活的方式。笔者在此以《鲁滨孙漂流记》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采用智慧教育的形式,让课内外阅读相融、相生,让学生从读一篇课文,延伸到读一本完整的书,最后学会读一类的书。

一、学习一篇课文

《〈鲁滨孙漂流记〉导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而《鲁滨孙漂流记》则是一本经典的漂流历险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这篇导读课之前就已经阅读过了,只不过阅读的深浅有所不同。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来的教案进行教学,肯定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前,笔者通过智慧教室中的学创平台,发送一份调查卷给每一位学生:1. 你听说过《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吗? 2. 你读过《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吗? 3. 你读的是(以下哪一种,请打√):A. 漫画?摇?摇?摇B. 绘本?摇?摇?摇C. 简缩版?摇?摇?摇D. 完整版。4. 书中你最感兴趣或最想了解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完成答卷,上传数据,教师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借助非常准确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笔者让看过的学生给没看过的学生说说书中印象最深的环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一起精读课本上选编的精彩片段。通过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总结精读的方法:品读关键语句、学习思维方式、情景代入式阅读、积累和求证科学知识等,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明白自己提升的空间,给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为线上交流做好准备。

二、阅读一本好书

课后,笔者在“公共资源平台”的班级空间中发起全书阅读的每日签到活动:每天阅读了50页以上的学生到平台上签到,并围绕每日的主题展开交流。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师定的,也可以是先读完的学生发起的。如:“你觉得鲁滨孙是应该待在家里按父亲希望的那样过上安稳的生活,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去海上冒险?”“这个章节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你最喜欢鲁滨孙的哪一位朋友?”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家里开展阅读和交流,学生之间互为老师,互相启发和碰撞,大家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提升自己的阅读方法。因为这个空间是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登录的,所以除了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讨论,他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全书读完后,每个学生的参与热度、发言情况,都會被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通过推送QQ作业中的相关阅读微视频和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检测后实时生成的数据,可以让教师快速又准确地把握学生阅读水平,其中包括本次测试班级的整体情况、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及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哪道题对学生来说最难,哪个学生的错误率最高,易错点在哪儿,教师都能一目了然,然后对症下药。而学生也不用等教师批改、评点,就可以马上知道自己哪儿错了,正确思路应该是怎样的。

三、读好一系列书

一本书读完了,可以采用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补充、线上交流和线下分享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同类型的漂流历险类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共读之后,组织线下的读书交流活动。在线下的读书交流会之前,笔者先通过学创智慧教学系统,了解学生都读过哪些漂流历险记,了解学生阅读此类书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大的兴趣点是什么。 从收集到的情况看,漂流历险系列的作品内涵丰富,学生乐于阅读。他们多数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选读了《环游地球八十天》《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神秘岛》等作品。在阅读中,遇到了外国人名易混,地理、科学知识模糊,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等困难。在此类作品吸引力的调查中,选择“生动曲折的情节”的学生占80%左右,而会关注到“人物形象”“科学人文知识”“作品引发的思考和想象”等方面阅读乐趣的学生合起来才30%左右。只注重情节的他们忽略了文本中的很多精彩,因此,本次阅读分享交流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 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促进学生的阅读思考。2. 引导学生尝试更多阅读此类文学作品的方法。激发学生多角度鉴赏漂流历险类小说的兴趣。在交流分享会上,学生在智慧教室里开展看封面猜书名、听描述抢答人物、交流记外国人名的方法、评选小奥斯卡最具魅力人物等活动,意在关注人物形象,克服阅读障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关注此类作品中关键性的地理、科学知识,首先,笔者通过学创智慧教学系统,发送世界地图到学生手中的平板上,让他们小组合作画出鲁滨孙的漂流线路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组上台阐述理由,全班认真听完,用平板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线路图。然后,笔者结合线路图,让学生回顾书中提到的各地风土人情,制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并提醒其他学生在读这样的漂流历险类的书籍时,也要关注这一类问题。 最后,根据学生私下与笔者交流时反馈的情况,笔者让学生就《汤姆索亚历险记》展开思辨:这本书是引发了你的共鸣还是引起了你的质疑?学生通过平板各抒己见,并现场交流、评点。意图是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的阅读走向深入。

像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例如:低年级教完《雨点》这篇课文后,让学生阅读金波先生的儿童诗集,然后带着他们走进林焕彰先生、林良先生等作家笔下丰富多彩的童诗世界。中年级在初次学习了书信体的课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让学生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看看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怎么从一个写作“菜鸟”,因为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信,渐渐成为表达高手的,然后可以看看《爸爸的十六封信》《安妮日记》等一系列日记、书信体的书,学会为表达而写作。

在智慧教学大环境下,笔者带着学生从读一篇课文,到品一本书,再到学会读这一个系列的书,就显得更游刃有余。线上和线下的配合,让学生能做到“宽度阅读,深度思考”,不但“见多”,而且“识广”,而大数据的加入,也让教师的指导更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庄严)

猜你喜欢

鲁滨孙历险漂流记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枧潭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