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的城市化再流动调查研究*
2018-06-25汪洋董亚康
汪洋 董亚康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0 引言
我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以大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是重要推动力量,而大型水利水电、高速公路和经济开发区等工程的规划建设催生了规模庞大的非自愿性工程移民(以下简称“工程移民”),其中仅三峡工程就产生了超过120万工程移民[1]。这些工程移民由于建设项目的需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多从农村搬迁至城镇,其规模和范围史无前例。通常认为,移民搬迁对其原有社会网络关系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随之而来的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移民社会问题。一方面,移民远离故土进入陌生环境,心理遭受巨大冲击,以移民身份重新融入新环境的社会过程漫长而艰难;另一方面,移民搬迁使原有的生产方式无法完整保留,进而导致工程移民贫困风险凸显[2]。随着我国各类重大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工程移民群体愈发庞大,工程移民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妥善解决工程移民问题事关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术界针对工程移民的研究多集中在移民政策和安置补偿等工程领域,对工程移民社会适应、社会资源和生产发展等研究较少,对工程移民搬迁后的劳动力再流动问题鲜有关注。劳动力流动的初衷是发展经济和摆脱贫困,但从工程社会角度看,工程移民的劳动力再流动与其城市化、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合等重要社会议题密切相关。工程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城市化再流动看似为简单的民生问题,实则是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本文聚焦工程移民搬迁后的再次流动问题,分析劳动力流动状况和问题,以期为今后相关工程移民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1 文献综述
对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迁移的驱动因素、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以及迁移劳动力的社会基本特征3个方面。
劳动力流动驱动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宏观政策和微观环境。宏观上,劳动力流动与国家的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等相适应[3]。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家发展战略导致农民迅速、大量涌入城市,引发了较为严格的人口管制措施,并进一步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分割[4]。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个流动人口[5];微观上,劳动力流动主要受到劳动力个体特征、周围环境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如著名的“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之所以流动,是由于迁出地对劳动力存在推力因素,而迁入地则对劳动力存在拉力因素[6]。Zhao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对于劳动力流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表现为流入地和流出地两个方面。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种资源的再配置,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为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巨大动力。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动,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8]。对于流入地,农村劳动力的涌入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9],同时对城市原有的相关制度等造成较大冲击,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成熟与发展[10];另一方面,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使得农民工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严重,引导不当有可能导致其行为失范[11]。对于流出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劳动力的流出,造成了农村的“精英流失”[12],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对于留守人群的福利产生了负面效应[13]。
在流动劳动力基本特征方面,从劳动力个体特征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未婚年轻男性劳动力更偏向流动。在年龄结构上,外出劳动力大多为35岁以下的青壮年,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非外出劳动力[14];在流动方向上,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流出地,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的各省市[15];在所从事职业方面,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低层次社会服务业;在流动机制方面,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自发流动,沿着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人际关系向外流动[16]。
2 调查实证研究
2.1 案例选择
三峡工程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非自愿性工程移民最多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为深入了解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后的重新流动驱动因素,本文以三峡工程移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三峡工程重要移民安置区县——重庆市涪陵区为案例,了解三峡工程移民在搬迁数十年后生存、发展及劳动力再流动状况。安置于涪陵区的三峡移民多为整体后靠搬迁,集中安置于若干移民小区和集镇,移民的类型全面且样本丰富。本研究针对三峡工程移民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安置、补偿、流动和社会融入等多方面,调查区域集中于涪陵区敦仁等6个移民小区和集镇,共发放调查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92份,回收率为95.5%。
2.2 调查方案
为使调查实证更为科学全面,所选取的调研地点广泛分布于涪陵区各片区,如敦仁、新光、崇义等移民小区位于中心城区,周围商贸、基础设施等状况良好,而蔺市镇位于涪陵区西部,属于重建的特色移民小镇。在问卷数量分配上,根据各移民小区(镇)移民人口规模近似等比例发放和收取。敦仁移民小区发放问卷90份,有效回收85份;新光移民小区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116份;蔺市镇规模较大,发放问卷数量190份,有效回收186份;微翠路、崇义、青龙湾3个移民小区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205份。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按男女性别比例近似1∶1选取。
2.3 研究方法
在调查问卷设计方面,将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分为具有流动倾向和非流动两类,由此可将其看作二值品质型变量,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以往有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工程移民的特点,选取个体特征、经济就业、居住环境、文化差异、社会交往、移民歧视等6个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探究其对劳动力再流动产生的影响[17]。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如公式(1)所示
ln(P(y=1/y=0))=a+a1X1+a2X2+…+amXm
(1)
式中,P为因变量,表示劳动力再流动概率,若劳动力再流动时选择外出,则P值为1,反之则为0;a为常数项,a1,a2,…,am为回归系数;X1,X2,…,Xm为自变量。
3 统计分析
3.1 统计描述
对调查样本的社会人口学分析见表1。分析表明,调研地工程移民劳动力以已婚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30~50岁劳动力比例达71%,男性比例达63%,已婚比例达94%。外出流动劳动力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劳动力占总体比例47%,其中外出劳动力比例高达71%。同时,外出劳动力的未婚比例也较高。在文化程度上,工程移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79%;而样本中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56%。在收入方面,外出劳动力的收入要明显高于不外出的劳动力,且收入差距超每月1000元。具体见表1。
表1 工程移民劳动力基本特征
本研究还对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的输入地、从事职业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劳动力流向方面,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省市为流入目的地;在所从事职业方面,主要以建筑、电子及低端服务行业为主;在劳动力回流方面,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部分年轻劳动力到适婚年龄会选择回流并在原居住地再就业;其二,大部分大龄劳动力到达一定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即选择回流,之后趋向从事劳动强度更为轻松的工作,或者选择退休回归家庭生活。
3.2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对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研究的方法,其相关系数是度量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取值范围是-1~1,其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大。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2)
本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构建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倾向与6个方面自变量的22个影响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影响因子与劳动力再流动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分析表明,与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关系较为密切的影响因子包括:年龄(-0.484***)、安置地工资水平(-0.471***)、劳动力文化程度(0.435**)、安置地就业难易(0.375**)、安置地物价水平(0.314**)、就业满意度(-0.287**)等。从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分析可知,影响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的主要因素仍是经济与就业因素。且从整体上看,文化差异因素、居住环境因素、社会交往因素及移民歧视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3.3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
在模型设置上,以劳动力是否具有流动倾向为因变量,上述6个方面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输入的方法选择变量,自变量进入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0.05,运行结果见表3。
表2 各影响因子与劳动力再流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注:**p<0.05,***p<0.01。
表3 二元回归分析表
(续)
注:**p<0.05,***p<0.01。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来自4个方面的6个关键因素对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后劳动力再次流动的决策产生影响。其中,安置地物价水平、就业难易和邻里相处对其再流动倾向产生正向影响,而劳动力年龄、安置地工资水平及房屋面积满意度则产生反向影响。
个体因素中,劳动力年龄变量与再流动倾向呈负相关(-0.368,p<0.05),表明年轻移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工作,这与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原因是年轻移民通常易于接受更广泛的社会信息,其眼界开阔并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期待,而安置地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目前,学术界对于年龄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巨大影响似乎已达成共识[18]。同为个体因素的性别、婚姻和文化程度,其显著性水平显示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认为,同等条件下,男性比女性更倾向外出工作,学历越高外出工作的概率越大,已婚劳动力的外出概率较之未婚劳动力要小,而此种因素在本研究中表现并不明显[19-20]。
经济与就业因素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对于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因素中的物价水平(0.225,p<0.05)、工资水平(-0.401,p<0.05)和就业难易(0.352,p<0.01)均显著,其中物价水平和就业难以呈现正相关,工资水平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三峡工程移民对经济因素较为敏感,既说明当地物价与日常消费会对移民产生一定压力,也说明当地的工资水平不高,不足以缓解这种压力,正是这种收入压力将工程移民“推向”经济更为发达、收入更高的地区。同样,就业难易呈正相关反映了本地就业环境并不乐观。本研究中就业满意度因素显示统计学上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峡工程移民在就业问题上尚停留在能否就业的基本层面上,就业难问题更为严重。
居住环境因素中房屋面积满意度(-0.305,p<0.01)与其再流动呈显著负相关。与文献的对比研究表明,安置地交通绿化、商贸设施及公共服务等人居环境与原居住地相比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能够满足其生活需要。安置住房是三峡工程移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和安置补偿,特别是居住安置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移民的再流动倾向。移民歧视因素方面,邻里相处(-0.380,p<0.05)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良好邻里关系有助于劳动力留在当地,本地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生活秩序对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入起到了较大心理安慰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差异和社会交往方面并未显示出对其再流动产生明显影响,这可能与其搬迁方式、距离以及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关系。调研地的三峡移民多为整体后靠搬迁,搬迁时间以10年以上居多。
综上所述,经济与就业因素中的物价水平、工资水平、就业难易,以及居住环境因素中的人均住房面积满意度,均为关乎民生的重要因素,说明无论是在前期的移民工作规划上,还是在后期的移民扶持上,都应更多地关注民生,特别是“后工程”时代移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切实保证和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年龄因素的显著性说明,当地政府部门尚需要在发展当地经济、吸引年轻劳动力留在当地就业方面付出努力。而在社区邻里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在移民工作中不应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构建和谐包容的社区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4 结语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三峡工程移民目前的生活及劳动力再流动等方面的状况,总结归纳了其劳动力的基本特征,通过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对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及其再流动的基本特征与相关研究中普通城乡劳动力流动特征具有部分一致性。本研究发现移民劳动力存在回流特征并存在两个回流时间节点。在影响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的因素方面,经济与就业因素仍是关键因素。不同之处在于,人居环境中的住房和社会融入中的邻里交往亦对三峡工程移民劳动力再流动产生影响。基于此,建议在移民进程中应更加关注“后工程”移民的生产发展问题,大力发展安置地经济产业,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使其远离“搬迁致贫”陷阱,缩小移民与原住民的差距,实现移民的心理稳定。同时,应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增强移民的归属感,促进其在移民安置地的社会融入。
[1]王承云.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汪洋,黄颖,程霖.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移民贫困驱动机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6):29-35,40.
[3]蒋尉.欧洲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赵耀辉,刘启明.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J].中国人口科学,1997(2):26-35.
[5]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6.
[6]BOGUE D J.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M].WDC:NAS Press,2000.
[7]ZHAO Y.Labor migration and returns to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79(4):1278-1287.
[8]刘乃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杨云彦,陈金永,刘塔.外来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武汉调查”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发现[J].中国人口科学,2001(2):52-58.
[11]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12]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13]陆益龙.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来自皖东T村的经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1):104-111.
[14]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研究报告[R].1999.
[15]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6]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汪洋,董亚康.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以三峡工程涪陵移民安置区为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1):9-15,38.
[18]张永莉,黄祖辉.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趋势——来自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2):80-87,96.
[19]张世伟,赵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4):101-106.
[20]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