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疗效评价

2018-06-25陈祥杰卢盛华何景侠赵善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治疗法骨关节炎关节炎

陈祥杰 卢盛华 何景侠 赵善明

疼痛是指机体受到具有伤害性的刺激从而引发个体感受。压痛是指个体的皮肤或者其他组织受到外界压力的刺激, 感受到疼痛。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上主要的症状和表现为疼痛、压痛, 并且患者的关节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容易出现肢体僵硬, 关节畸形的现象[1]。因此, 在临床上如何对疼痛进行有效的缓解和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讲, 疼痛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其无法客观有效的反映出个体的疼痛感受, 而采用压痛仪对个体软组织疼痛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13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8例。治疗组中男14例, 女54例;年龄48~82岁, 平均年龄(58.22±7.93)岁。对照组中男13例, 女55例;年龄52~90岁, 平均年龄(58.96±10.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研究中, 设计3种方式进行基础治疗:单中心, 双盲, 双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时, 需要让患者口服双醋瑞因胶囊, 2次/d, 1粒/次。

治疗组患者另外辅助铍针进行治疗。主要操作方法如下:①定位操作: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采用仰卧位, 并且关节保持平直的状态。对患者的膝关节检查过程中, 需要对患者显著的痛点进行记录, 并且对其进行标记将其作为进针点[2]。②消毒操作: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碘伏对进针点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处理。③进针操作:在手术过程中, 操作人员需要用手指捏住针柄位置, 另一只手用无菌棉球捏住针体, 确定出压痕中心为主, 精准垂直下针。④松解操作:操作人员将针下入到皮下位置确定其到达筋膜处, 在皮下进行松解, 能够听到“咔咔”声, 下针的深度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确定。⑤出针操作:松解操作完成之后, 护理人员使用无菌棉球对机体的部位进行按压, 然后借助创可贴来对其进行外敷操作[3]。治疗部位一般位于髓骨周围和膝关节内侧位置, 也可以选择卡压反应点对其部位进行治疗。松解操作中, 一般选择单点或者多点式来对其进行松解操作。每次进行2~3个疼痛点的松解操作, 间隔3 d进行治疗, 1个疗程为5周。患者治疗1个疗程之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

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关节腔, 剂量为2 ml。患者采用坐位或者仰卧位,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穿刺, 从髌骨内侧边缘进行进针操作。首先需要对关节积液进行抽取, 然后, 再对关节内进行透明质酸钠的注射,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膝关节被动活动次数进行记录, 治疗1次/周, 5周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1个疗程之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4]。

最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前后膝关节的自主活动能力, 疼痛指数和关节变形现象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骨关节炎的疼痛疗效评价标准 以VAS疼痛指标为基础, 来对患者的疼痛疗效进行评价。分值为0~10分, 随着分值的不断增加, 患者疼痛指数不断增加。

1.3.2 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以HSS评分标准为基础, 对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能力、肌力、关节畸形、疼痛感等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VAS评分和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HS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HS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治疗组 68 治疗前 6.18±1.89 80.31±11.35治疗后 2.54±1.56ab 90.88±6.83ab对照组 68 治疗前 6.82±2.03 78.43±10.35治疗后 5.12±1.22a 82.66±9.24a

3 讨论

膝关节炎是机体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化和发生骨质增生现象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患者的膝关节存在疼痛感, 并且活动受到限制。中医认为膝关节周围分布着众多的经筋组织, 其主要的功能是确保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5]。若患者的经筋组织发生病变, 则会直接影响患者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软骨需要承受较大的应力, 导致关节软骨功能出现退行性病变, 形成膝关节炎。中医学将临床上所说的膝骨关节炎划分到经筋病症一类, 将关节产生的疼痛划分为经筋痹痛现象。在机体的膝关节周围存在大量的经筋, 主要是连接肌腱、韧带和骨头, 引起肌肉收缩拉动关节活动。当肌肉韧带拉动关节进行活动时, 由于结聚点产生严重的劳损, 此部位是容易出现疼痛的位置[6]。

铍针最早出现于《灵枢·经筋》著作中, 其为古代“九针”之一。铍针治疗法是我国中医管理局推官的主要项目, 其与毫针和针刀存在较大的差别。按照铍针治疗法的治疗原则,对软组织张力增高的特点进行分析, 充分的运用铍针来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疼痛部位进行舒张解压, 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关节部位的疼痛感[7]。由于疼痛和压痛与患者关节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患者无痛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疼痛缓解操作, 加强膝关节的锻炼, 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通过对临床评价进行分析, 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治疗之后, 患者的疼痛感和压痛感明显减弱, 并且其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关节的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8]。

现阶段采用的非手术或者手术方式来对膝关节炎进行治疗,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各个技术或方案依然存在缺陷。由于手术治疗费用过高, 患者无法承受, 逐渐的接受微创治疗法。铍针治疗法是以中医治疗为基础对患者的膝关节疾病进行治疗的方式, 其创伤范围小, 费用低, 效果好。之前采用的物理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和封闭治疗法等存在较大的副作用, 见效慢, 并且花费大[9]。再者由于, 卡压主要出现在筋膜结缔组织层, 采用常规保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治疗, 无法深及病处, 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膝关节炎病理机制较为复杂, 患者的膝关节容易出现炎症、水肿和痉挛现象, 这会出现纤维性病变和粘连。膝关节部位发生疼痛主要是由于应力集中引起。根据相关人员提出的“张力性疼痛”概念为基础, 借助铍针治疗法来对患者的张力增高区域进行减压治疗, 能够有效的减少其对神经的压迫, 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其毒副作用较小[10]。

综上所述, 采用铍针治疗法对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便于操作, 并且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减少对患者的疼痛感和对机体的损伤,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1]张倩, 刘云霞.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 2013, 21(9):76-78.

[2]顾力军, 李文华, 秦伟凯, 等.铍针联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中医正骨, 2014, 26(7):42-44.

[3]卢念坚.针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12, 44(3):93-95.

[4]王廿佳, 李承环.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 2011, 30(4):298-299.

[5]夏秋芳.腹针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3):16-17.

[6]戴七一, 杨泽贤, 欧国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与疼痛的关系.中医正骨, 2010, 22(2):7-8.

[7]谭纪锋, 张玮虹, 高明宏, 等.经皮胫骨近端穿刺减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7):31-32.

[8]孙小波, 刘玉婷, 邱祖财.铍针结合中药药熨治疗膝骨关节炎21例——雷仲民教授学术经验.光明中医, 2017, 32(21):3147-3148.

[9]曹文吉, 吴群, 瞿群威, 等.电热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 2017, 36(2):218-221.

[10]顾力军, 李文华, 张斌, 等.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医正骨, 2016, 28(9):30-34.

猜你喜欢

治疗法骨关节炎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舞蹈动作治疗法研究进展综述①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