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注重积淀的科学课

2018-06-23夏玉桥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玻璃杯科学课浮力

夏玉桥

随着对教学的深一步探讨,我们对科学课的认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即从了解一般的科学知识,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什么?就是要积淀那些对科学热爱的情感,明晰的科学思维,及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能力。下面,就我进行的一堂浮力实验课,介绍自己对积淀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积淀

以往的教学,把科学课上得太严肃。严肃的结果,一方面使学生有畏难情绪,有了畏难情绪,上课的效果就不佳,以至于从心里慢慢疏远了科学课。更谈不上后来对科学的热爱。

为此,每堂课我都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去吸引学生,从而,把学生一点点地引导到热爱科学的道路上来。

记得那堂课上,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及一个鸡蛋。然后,让学生给玻璃杯加满水,把鸡蛋放入。鸡蛋沉底了。同学们看得清清楚楚。这时,我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我拿出抹布,朝玻璃杯上一盖,然后双手轻轻旋转玻璃杯,随后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让同学们观察。鸡蛋慢慢浮起来了。

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鸡蛋沉入水中,只要轻轻旋转玻璃杯,鸡蛋就能浮起来。于是,同学们都在模仿我,从实验桌上取出玻璃杯,加上水,放入鸡蛋。然后盖上抹布,双手轻轻旋转。可是,不论怎么旋转,鸡蛋都浮不上来。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这时,一名泼辣的女生跑到讲台上,用手指往我的玻璃杯中蘸了一下,又用舌头舔了舔手指,大声呼叫:“夏老师杯子里面的水是咸的!”这句话在同学们中传递开了。同学们纷纷往杯里加盐搅拌。很快,一个个玻璃杯里的鸡蛋都浮了起来。

“加盐,鸡蛋就能浮上来。”大家发现了这个重大的秘密,纷纷传开了。个个都显得洋洋自得的样子。可一个男生就不以为然,说:“我的杯子里就没加盐,鸡蛋照样浮起来。”这一句,可让大家困惑了。大家去尝他水杯里的水,似乎有了很多新发现:那杯子里的水是甜的。原来,水中加糖鸡蛋也能浮上来。最后,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思考着。

在这堂课上,我着重于学生科学情感的积淀。通过一个小小的魔术,发现很多有意义的事,感到科学课很有趣。这样,对科学课程的情感就一點点积淀起来了。

二、思维积淀

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会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一些现象,让同学们观察比较,调动同学们的思考,对于涵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积淀学生的思维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是那节课,我让十来个同学把玻璃杯摆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一看,玻璃杯中鸡蛋的位置。很快,同学们发现,鸡蛋离开水面的高度不一。有的离开水面高一些,有的离开水面低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一名同学走上讲台。把鸡蛋离水面最高的玻璃杯与鸡蛋离水面最低的玻璃杯放在一起,愣了一愣。忽然灵机一动,用手指蘸水,尝了尝两个杯中的盐水,说:“一个咸些,一个淡些。”大家纷纷上台印证,果然如此。大家发现:水越咸,鸡蛋浮出的越高;反之,鸡蛋浮出的越低。

这又是怎么回事?学生们又探讨起来。他们用同一个鸡蛋,先放在较咸的水中,再放在味道淡一些的水中。发现:鸡蛋在咸度高的玻璃杯中,泡在水中的体积小;鸡蛋在咸度低的玻璃杯中,泡在水中的体积大。而鸡蛋的重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鸡蛋所受到的浮力都是一样大的。从而,同学们得出结论:浮力跟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跟水的比重有关。在浮力为一定量的情况下,水的比重与排开水的体积成反比例关系。在这个课堂环节中,我把着力点放在调动学生的思维上。先观察咸度轻重不同的杯子,让学生理解到浮力与咸度有关;再观察同一鸡蛋在不同咸度的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让学生得知浮力跟排开水的体积有关。通过这种对比观察,再进行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慢慢地沉淀到学生的科学素养中。

三、技能积淀

科学是一门实验的学问。人们都是在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认知的。而实验离不开操作。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人们的认知发现有直接影响。为此,操作技能的积淀对于一个学生后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在这堂课中,同学们发现了水加盐后,咸度越大浮力越大这个道理。但这还没有发现其本质概念:密度。咸度大,盐水的密度就大;密度大,排开相同体积的水后浮力就大。而密度是很难被学生直观感知的。为此,我就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这时,我问学生:“同样体积的水,咸度大的与咸度小的,重量能一样吗?”

学生异口同声道:“咸度大的重。”

接着,我又抓住这个“重”字问学生:“既然咸度大的重,你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操作证明给我看?”按照这个思路,同学们开始用弹簧秤测量,发现没有多大差别。后来,他们尝试用天平比较。通过操作,很明显地显示出:同样体积的盐水,咸度大的玻璃杯天平明显下沉。也就是说,咸度大的质量大。这就证实了他们的想法。接着,我又向同学们引入了密度这一概念。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样的体积,质量大的密度大。

通过操作,同学们把自己的猜想变成了看得见的东西。也积累了操作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科学课程,不是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一些科技知识,而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过程上。创新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激起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潜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积淀。

猜你喜欢

玻璃杯科学课浮力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在玻璃杯中制造“落日”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穿越玻璃杯
科学课教学反思
神奇的浮力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