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2018-06-23周伟峰鲍彦波
周伟峰 鲍彦波
如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否需要教学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投身改革、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作为其中的成员,我们也在反复地试验、讨论、思考、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适合的才是有效的。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前置性学习,掌握学习主动权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前置性学习是以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给予更丰富的指导为基础,从而使学生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准备阶段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活动的起点要低,内容要简单化,并具有可操作性,要围绕教材和课标展开,形式和内容要以开放性和趣味性为主,不建议以知识性为主。以下是我们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的一些方法:
第一种方法,编排课本剧。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大变革时代》一课前,我们将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活动课,教师提供给各学习小组一定的史料和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自导自演编排历史剧,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历史的温度。学生们根据剧情,修改剧本,确定角色,并对道具和场景布置都做了充分准备。最后,确定了“孝公求贤”“廷议变法”“执法如山”“富国强兵”四幕。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现了秦国通过改革由弱到强的过程,同时也感受到了改革的巨大阻力,认识到了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真正地体会到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样,学生通过编排课本剧,高效地、创造性地掌握了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體会和理解。
第二种方法,通过搜集相关史料和信息来完成前置性学习。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郑和宝船的大小、船队的规模、所带的物品和所到的国家等资料,在课上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大都能通过网络获得相关资料,比如,在郑和宝船的大小上出现了不同的数据——有150多米长,60多米宽的,也有138米长的。无论数据差异性有多大,通过图片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船只之大,规模之宏伟,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求真的精神。
第三种方法,以考证历史真伪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一课前,我们设计了先让学生对朱元璋的两幅画像进行真伪考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会发现朱元璋画像美与丑之间的“秘密”,从而加深学生对朱元璋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明朝皇权的强化”这一内容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明白,让一堂枯燥的历史课更富有“人情味儿”。
前置性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还可以画历史漫画、制作历史模型等,但前提必须是要围绕课标和教材展开,能够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强的学习。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小老师发挥大作用,体验学习乐趣
“相信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前提,解放学生是有效课堂的途径,利用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是有效课堂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地尝试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彻底摆脱了“一节课的内容讲不完”“学生讲,讲不好”等一系列顾虑,放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来展示自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历练做得很好。
初期,我们给同学们设置一两个话题或问题,让他们逐一地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语言完整、干练,要有头、有尾、有礼貌,如“同学们好,我现在就……问题与大家交流,……这就是我的看法(意见或理解),谢谢大家!”逐渐地我们将课时内容划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到台前分享自学成果,并谈谈学后体会、收获。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历史专业术语运用得也比较到位,很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同学们坦言:我们天天都期盼着上历史课。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如何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是教育工作者们常琢磨的事儿,通过实践我们更加坚信:老师的人格魅力、学识固然占居首位,但相信我们的孩子、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有存在感和成就感才是核心。作为教师,要敢于自我革命,放下“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心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释放能量,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感受取得成就的喜悦,真正实现在课堂和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
三、思维导图,构建“活”的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点是具体、生动的史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法非常管用,它可以将抽象、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模块化,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时有线索、有抓手,将学生的记忆—学习—思考有效地连接起来。“思维导图”不但让“标准”中的预期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它将知识变成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工具。所以,我们对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的培训,并使其逐步养成每课制作一张的习惯,最终形成一项技能。
初期的培训,从每一课的知识结构图开始。初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历史学科又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所以,学生们还很难对历史知识进行建构,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都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做知识结构图。如,在每节课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口头总结,也可以填写知识框架图。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知识结构图已有一定的认识,教师便可以尝试让学生独立构建知识框架。在掌握了一定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们就可以培训学生做“历史时间轴”,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而培训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包括三个部分,即中心点、分支线、关键词:
1.中心点:用大字或图形,要突出重点,能高度概括一个大主题、大概念。
2.分支线:可根据下一级主题的不同,标注不同颜色以区分不同主题,最多不超过七个,这有利于直观区分,更利于大脑有效地记忆。
3.关键词:可以是文字、图片、符号或数字等形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果是文字,要做到高度概括,文字字数最好不要超过四个。
这里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并非是千篇一律的,思维导图一定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训练。从每课有导图,到每单元有导图,再到每册书有导图,最终一定会硕果累累。
四、“互评—自评”,享受共同成长
在日常的习题课中,“满堂灌”“对答案”等是司空见惯的讲评方式,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低效的,学生在课堂上分散和流失了大量的精力,针对性不强。如何在试卷和习题讲评中,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评价更有针对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互评—自评”的方式,会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在试卷讲评课时,基本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每组分为A、B、C三个层次(分组课下完成);第二步,学生对试卷进行纠错,要求用红笔标注出错误试题、错误原因、本题涉及的历史概念或关键词、写出解题依据或方法;第三步,将个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收集在一起,小组成员针对目标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走进需要帮助的小组(学生举手示意),针对目标学生或目标群体进行指导;第四步,教师收集各小组出现的“困难题”,在黑板上进行分组展示,让已解决该问题的小组进行讲评,学生点评、教师进行补充。习题全部解决后,学生进行总结、内化,并填写“错误归因表”。
这样,既能做到针对目标学生进行讲评,又可以针对目标群体进行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探究,要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思维拓展,这样就形成了“生生互评—师生共评—个体自评”的习题讲评体系,增强了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参与度,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了习题课的效率和质量,让习题课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