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导师指导制

2018-06-23何全民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语文教师

【摘要】传统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只是对制度的完善,忽略人的因素,教学研究效果不明显。为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从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知识结构的改善、校园科研文化氛围的营造三方面来抓,提高教师的素养,为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导师指导制奠定基础。导师指导制通过讲座制度、评课制度、示范课制度、听课观察制度四种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深化导师指导制的内涵,让校本教研更有效,助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语文;校本教研;导师指导制;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下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探讨中,只关注了制度本身,仅注意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对特定的人员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这只是完善了制度本身,却忽视了教学研讨的效果,造成一种本末倒置、头重脚轻的结果。

为改变这种现状,在语文校本教研制度中,通过抓教师的素质提高、知识结构的改善,校园科研文化氛围的营造,落实讲座制度、评课制度、示范课制度、听课观察制度四大制度,为导师指导制的实施奠定基础。

那么,我们抓教师的什么因素呢?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三大抓手:推动校本制度建设

(一)提高科研能力

目前有些语文教师科研探究能力有限。拿一个文本来,让他们用科研方法探究这个文本,教师们只能按参考书上提供的内容对文本进行切分,把文本最终切分得支离破碎。这当然不是探究,而是目前常规意义上的“备课”。所以,培养教师们的科研探究能力,是进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改善知识结构

当下有些老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即只有纯粹的书本知识,也就是各自学科的专业知识。而我们知道,教学研究中不仅仅只是研究课本,还要研究学生,研究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事实上,作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不仅仅是一个专家,还应该是一个杂家,一个思想者。因而,改变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把他们变成“杂家”,同样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三)营造校园科研文化氛围

基于上述两点原因,有些语文教研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讨论文本、交流心得而已,当然就没有形成校园科研文化氛围。试想,一个没有学术氛围的学校,要想进行校本教研,而且形成制度,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那是缺乏环境支持的。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也是进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必要前提。

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来抓教师们这方方面面的素质呢?通过一个课堂案例来看。

一次在外地学习期间,听了一袁姓教师举行了一次公开课,课题是“奇妙的对联”。下午第三节课教研活动时间就此课进行探讨,当地教研员姜老师参与教研活动并进行指导。当青年语文教师刘老师肯定这节课“板书适当,有效”时,姜老师插话问道:“你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的板书才是有效的板书?”当刘老师评价袁老师利用学生合作讨论之机深入学生、认真巡视时,姜老师插话说:“你关注到了授课老师是怎样走动的吗?能不能画一张线路图?她的走动有何规律?”接着,姜老师阐述了这样提问的理由:“老师巡视走动,其实有很大学问。如果光在讲台上走,距离远,影响成绩。如果老走到优生面前,不走到学困生面前,优生会更优,学困生会更差。因为老师的走动会对学生产生一个心理暗示:你看,老师从不关心我,已放弃我了。”当杨老师肯定该课师生互动效果较好时,姜老师问道:“有多少次互动?作了统计没有?”当杨老师说互动较多,整堂课充满互动时,姜老师又问道:“‘较多是多少?‘整堂课又是多少?”

回顾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教研活动,绝大多数是停留在从现象到现象上,很少深入到从现象到本质上。从表面上看,我们钻研把握了教材,但很少去研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我们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学生,但很少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你授课的态度,他们对文章的喜好或厌恶。我们改试卷,批作业,知道学生错了哪些题,但很少去探討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评课时,对课的优缺点有较明确的把握,但很少研究产生优劣的原因。因而,教学教研总停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很少达到质的飞跃。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教学应从问题始,带着问号去评课。

在部分语文教师还缺乏科研能力的情况下,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可以引入导师专家指导制。有了这个制度,教师在专家、导师的定期指导下,就能迅速提高其研究能力,改变当前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也才能落到实处。那么导师指导制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二、四大制度:丰富导师指导制内涵

导师指导制要通过以下四大制度,丰富导师指导制的内涵,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讲座制度

每学期请心理学专家作一次青少年学习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身心发展心理学的指导讲座。讲座侧重案例探讨,减少理论概述,体现实用性。当然,报告容量有限,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以弥补内容之不足。通过此举让老师们跟踪一个或几个学生,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班级,探讨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心理、身心发展心理,最终汇成书面材料,成为科研成果。

每学年至少请社会学家到校作一次社会学报告。报告内容重在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青少年学生的特点,阐述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让老师们明确学生不仅是个单纯的青少年,更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具有社会人的影子。这样才有可能不仅仅是让学生尊重老师,也能让老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落到实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课堂民主教学也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二)示范课制度

请语文教育专家、名师每学期到学校讲两至三节示范课。课后就课程设计、教学理念、教学目的的达成、知识点的落实、教学效果等问题与教师展开互动研讨,让老师们切实感受高效课堂的风采,并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三)评课制度

评课不仅是“栽花”,更要“挑刺”。其实“挑刺”更有利于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专家名师深入基层听课,“挑刺”无疑是对一线教师的激励,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起到切实的帮助。

(四)听课观察制度

时下教坛上流行听课观察表、听课量化表,我们在听课时也引进这些观察表格,但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如果能让教育专家下基层,指导一线教师探索、探讨一种符合地区学生学情的听课观摩机制,那听课就不会出现无所事事甚至交头接耳现象,势必形成有备而来、满载而归的趋势。

而要把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导师指导制切实地落实下去,又离不开下面几方的支持和帮助。

三、三方支持:助力导师指导制落实

(一)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导师指导制落实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形成具体规定,提供指导意见,同时在财力上予以支持,为制度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二)科研机构的支持

导师指导制落实也需要科研机构支持,通过专家下基层、进学校,参与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进行教学诊断和改进,为导师指导制提供智力支持。

(三)学校的大力支持

导师指导制落实更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它是落实导师指导制的重要保证。校领导通过进课堂,深入教研第一线,让导师指导制落到实处,真正落地生根。

我校语文组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导师指导制试点、组内老带新、加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以导师指引,学校教研活动氛围更浓,教师科研素养得到提升,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并将四种制度一一落实,在教研实践活動中不断完善,形成更为科学的听课和评课制度。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参加信息化说课比赛和论文评比屡获佳绩,先后8人次教学比赛获奖,30多人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项课题结题。在2017年全市教师文化专业考试中获团体优胜奖,一教师获得全市第一名。学生统考和高职考试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作文和演讲等比赛屡获大奖。

语文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学习的重要环节,导师制是校本教研制度中的一种有效尝试。通过落实校本教研的导师制,并不断完善,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让导师指导制成为教研活动的助推器,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乃桂,操太圣.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12).

[2]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J].教育研究,2005(12).

[3]黄中南.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10(11).

[4]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严先元.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胡庆芳.校本教研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

作者简介:何全民,1979年生,教科室干事,中专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教研组建设。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