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6-23沈飞婷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沈飞婷

【摘要】唐代杜甫曾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此可以看出,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作文写作是极具助益的,小学生这一学龄还处于写作启蒙阶段,其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强烈,可塑性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培养黄金期,通过巧妙引导,使小学生爱上阅读,从而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推行,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辞藻少、素材少,写作水平普遍偏低的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了素材与辞藻,还能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就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了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外阅读能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语文知识,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从而提升语文成绩,是一举多得的好习惯。针对学生素质教育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国出版了越来越多适合小学生学龄阶段的丰富有趣的并且简单易懂的课外读物,无疑为培养小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更多条件。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补充了语文教材的局限性,有效扩充了小学生的知识面,还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使其通过对阅读的热爱,转而增加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并为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础以及文字基础。

二、课外阅读为小学生作文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由于其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以及没有好的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往往难以下笔,而课外阅读能够为小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各种角度的写作素材,变化多样的句式句型,从风景描写、事件描写到人物描写、物品描写等方面,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小学生的脑海里不断累积,从而丰富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素材。同时,现在的课外读物为了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来编辑的,这大大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及时指导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不能只看热闹,要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进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对于文中描写精彩的部分要记录下来进行仿写,有感触的部分可以写一篇读后感,等等。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学生慢慢地就会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将其应用于作文写作中,从而提升其作文水平。

三、课外阅读提升了小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仅仅通过语文课本所掌握的词汇远远不能满足优秀作文的表达,而通过课外阅读,有效补充了语文课本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无限量的或华丽或朴素的词汇,使其在描写某一景、某一物,或事件,或人物时能够准确且优美地表达,从而提升其作文水平。同时,在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依然须要求学生记笔记,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一旦碰到新的词汇或是华丽优美的辞藻就要记录下来,并尝试用其造句。这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发现,小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不会再是由于词汇的匮乏,而纵使心中思绪万千,却无从落笔,辞藻的积累会使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厚积薄发,更上一层楼。

四、课外阅读能够让小学生增加社会意识

小学生在家庭以及学校的保护下,对于社会了解甚少,这也导致了小学生的社会意识薄弱,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小学生能够体味到社会状态。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挑选一些时事热点、社会百科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扩展小学生的眼界,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其爱国情怀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使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面对复杂的社会能够有自己的主见以及是非观,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感悟生活的本质,感悟人世间的感情冷暖,丰富其情感体验,使其在写作中能够更有深度,在面对通过分析题材自命题作文写作时能够有更广阔的眼界以及想法,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情怀。

五、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想象力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都通过文字的描述来充分展现。文字的描述给小学生带来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每个人依照自身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会有不同的画面展现,无论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还是诗歌、散文,其描写的各型各色的人、或喜或悲的情、美轮美奂的景,等等,这些都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小学生充满想象力。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知识的丰富、眼界的拓展,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得到有效培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广泛的阅读使小学生在无形中吸纳了思维的精华、智慧的思想,使其在作文写作中能够发挥其想象力以及发散思维,创造更优美的文章。

六、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颖悟力

颖悟力是一种通透的悟性,是人自身的一种能力。颖悟力的培养不是靠知识堆砌就能习得的,而是需要人们博览群书,从中感悟,并在生活实践中体察,当这一切感悟与体验内化成人们自身的涵养,在解决问题或是进行创作时就会厚积薄发,灵活应对。这种颖悟力应用于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灵气,通常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看待问题更全面或者是视角更独特,有独到的见解以及感受,能够准确表达内心所想,传达出浓烈的情感。

七、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措施

(一)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首 先,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有效培养小學生的阅读习惯。学校积极建设图书馆,多补充有益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且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小学生借阅。班级也可以设立图书一角,提供图书共享,让同学之间能够就阅读同一本书各自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此同时,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共同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与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常备笔记本和笔,每当遇见优美的辞藻、精彩的句子以及有感触与有意义的段落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理解并仿寫。读书的同时要注意写观后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从中学到了什么。长此以往,小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句式,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还提升了作文表达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小学生的阅读有效转化成了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绘制以“我最爱的书”为题材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和“读书之我见”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小学生不同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以及个性为小学生挑选适合的书籍,以增加其阅读兴趣。

(四)亦师亦友,与学生成为书友

小学生的行为和情感都很直接,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爱 上一门课。语文教师要摒除以往传统的教书先生的严肃以及教条主义,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以和蔼可亲、亦师亦友的身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的课外阅读中有不明白的或是感到困惑的地方能够积极主动地来求助于老师。语文教师要细致耐心地讲解,并对此表示肯定,与学生积极交流其所读的课外书,建立书友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习惯良性发展,有效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八、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挑选以及推荐适合小学生的书籍来增加其阅读兴趣,通过积极沟通交流,使学校与家长共同携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素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析[J].快乐阅读,2016(11).

[2]赵彩.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

[3]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