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不妨从阅读的“前中后”着手
2018-06-23戴炳宋蔚
戴炳 宋蔚
【摘要】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大量的阅读材料为资源,在学生课内得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但课外阅读决不能止步于任由学生放任自流地阅读,而需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以及活动组织,让学生读有方向、读有策略、读有收获。本文提出要精心前测,洞察读前学情;设置活动,推动读中思考;知识竞赛,丰富读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精心前测;设置活动;知识竞赛;名著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大量的阅读材料为资源,在学生课内得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但课外阅读决不能止步于任由学生放任自流地阅读,而需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以及活动组织,让学生读有方向、读有策略、读有收获。
一、精心前测,洞察读前学情
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起点,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在各种阅读和生活经历中,他们或多或少地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起点,只有真正摸准了这种起点,才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陷入机械与重复之中。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运用读前检测的方式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进行前测,对学生整体性状态进行感知。
如在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前,很多学生已经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那阅读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推进呢?笔者通过前测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状态进行了考量,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神仙 用法宝 对付孙悟空,结果 。这其实是一种具有开放性质的题目,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主要考量孩子对故事细节了解的成果,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轮廓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很多细节并没有关注。有了这样的认知,教师就可以提出关注细节、关注人物的阅读要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意识,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或许是不同的,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教師对学生的前测就是要了解学生整体的共性起点,从而更好契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跳一跳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二、设置活动,推动读中思考
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人与人苹果的交换,每人所得的还是一个苹果;而思想的交换,将会使人得到两种思想。”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多创设有益的读书活动,引领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丰富认知、获得体验、形成认知。
以阅读《西游记》这本书为例,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活动流程: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前20回的阅读方法,并进行整理,如边读边批注的方法、罗列表格的方法、思维导图的方法;其次,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以关注对象相同的同学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提出自己阅读时的困惑,并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补充、修正。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尚处于率性而读的状态,缺少必要的方法支撑;有的学生受到网络中“歪批西游”等庸俗文化潮流的影响,制约了对名著价值取向的关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引领学生借助其他学生提供的方法,现场对《西游记》第21回的内容进行指导,强化方法迁移,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展开阅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拓展了名家、学者对《西游记》文学价值以及其中人物的评价,扭转他们对书本以及作者创作初衷的感知与理解。
由此,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学生在阅读、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对书本、对人物形成了更为丰富而立体的认知,对书本的情节更有深度地理解,甚至对作者的创作风格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三、知识竞赛,丰富读后评价
在教学教育中,评价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评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质态和成果进行展示,而且也是维持学生认知动力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并进行及时评价。
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笔者将知识竞赛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教师以书本中涉及的具体人物和事件为蓝本,组织全班所有学生进行笔答测试。这一环节题型的设置相对简单,主要考核学生对书本内容的了解,检测学生的阅读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颁发“阅读速度星”“阅读细致星”“阅读全面星”等称号,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兴趣。其次,教师在首轮答题中择优选出三分之一学生进行下一轮的知识竞赛,并模仿电视竞赛的方式,设置抢答、必答、看图、辩论、风险等多种题型,同时还邀请其他学生分别担任评委、主持人、记分员等各种角色。这一类的题型,除了关注书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细节外,更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理解、对书本解读的内容,不仅考量学生阅读的细致程度,更关注学生的理解和综合性能力。在这一形式的知识竞赛后,笔者及时颁发“阅读深刻星”“阅读创意星”“阅读辩论星”等称号,对学生阅读和竞赛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行肯定,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
虽然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到竞赛中,但整个活动关涉到班级几乎所有同学,他们在或参与或组织或聆听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增添了能力。一本名著的阅读,教师可以相机开展3—4次这样的活动,从而引领学生的不断深入。
名著的阅读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读前学情、读中活动、读后评价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规划,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