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8-06-23郭杏冰
郭杏冰
【摘要】语文课程是构成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古诗文与情境创设结合”理念的推出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古诗文情境创设”一词出现不久,立即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教育模式在教材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小学教材中古诗文情境创设内容却不太够重视,原因之一就是教學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具有不完善之处。基础差的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引发偏差,导致在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浅薄,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古诗文情境创设体现的意义
“古诗文与情境创设结合”模式,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广泛意义下的文学教育思想,即不仅超越把其视为一门古典文化和教育理论体系的融合,是让学生对文学从单纯的理论理解中解脱出来,直接置身于真实的语文教学与师生语境三维之间,打破文学各部分间过度的专业化壁垒,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探索文学,领悟语文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含义,从宏观角度入门古诗词,让学生去体会和联系文学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而考查语文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形式。
二、小学语文古诗文情境创设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是教师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群体性需要的基础教育,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方、有效的教学手段,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接受教育,积极主动地发挥自我个性,在社 会实践中利用经验开发自身的最大潜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因此,古诗文课程需要体现以下作用:
(一)可以借助探索文学知识
在小学实际教学中,容易发现学生上课的时候确实也是认真分析了某首古诗文所表达的意思,于是针对这一首古诗文,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带领下听得很明白,但实际上,具体的文学内涵并没有完全掌握,准确地说,学生不会联系古诗文和现实、内容、作者等之间的关系,所以,一旦老师稍微改变一下提问思路,学生就不会自我思索了,最终导致学习古诗文的结果并不理想。例如学习《石灰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借鉴作用,不断地通过朗诵古诗,感受诗词中所带来的作者志向。借用“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考问学生何谓“清白”,隐晦地提问学生诗词表达了什么。而思维敏捷的学生,他们听课的重点却是思想方法贯穿于古诗词内涵及原理与文学的多重联系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首先思考怎么分析古诗词,然后怎样将现实画面和古诗词两者相结合,最后才思考应该怎么回答教师所引导的问题,对此吸收理解得很透彻。因此,下次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古诗词问题,学生就会知道该怎么去理解,语文成绩自然就比较不错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中强调的是古诗词的理解和自我思考,会在不断地思考中摸索教师暗示的“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可以联系石灰和作者间的关系,继而得出作者的真实意向。所以,“古诗词情境创设”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可以借助探索文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古诗词情境创设教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的合理、有序、明确的信息联系,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强调了学生需要注意在语文教材内的文学价值内容。其生动、活泼的教育性质,也有助于小学语文课程完美地适应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映了“古诗词情境创设结合”的文学体系、美学价值以及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在人类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地深入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文学观。例如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可以借助课外材料王冕的《墨梅》作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在自查资料的过程中对比于谦和王冕的生平,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利于领会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小学语文课程应当提倡体现情境创设的教学价值,对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要求,有利于改善教材中关于古诗词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的不完善之处。教师通过课业数据以及与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发现教材中“苦涩难懂”部分的不完善之处,将平日里知识性太难,不足以引发学生特别是差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改变,使学生容易看懂、利于理解,以便于学生科学学习古诗词的内容。可见,坚持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理解古诗词必学内容的要求,促使学生开发创意,利于将课本材料与知识进行联系,使教师在教学中易于把握和处理。
(三)保证语文学科成为一门确定可靠的知识
古诗词情境创设教学法,保证了语文成为一种学生可以正确理解的科学知识,这是从“文学结合现实思想”的体系方面来验证的。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大量学习语文所内藏的信息,限定意义仅限于“完全确定”“真实可靠”等词汇,这正是文学有别于其他知识之处。古诗词情境创设明确提倡,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初学语文必学教材的较难的古诗词内容时,教师应当利用其浅近易懂的方法开展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联系学生实际,而是进一步在更深层的文学抽象理论中脱离古诗词的特点,从直观中脱离情境创设的指向性来思考问题。应试教育下的低年级学生由于接受这种教学是无法入门古诗词知识的,并且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古诗词知识,导致学生发展性思维与文学美的精神断层。因此,通过强化“古诗词情境创设”,即用直观的形式开展情境教学,利于保证语文成为一门确定可靠的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新的文学思路,就是在其引导下不断逐步完善的,很多古诗词概念从无到有,都是以此展开的。
(四)“古诗词情境创设”模式面向“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在小学语文领域展开更全面、更深入。从政策变化来讲,推行古诗词系统学习的要求不断增多,与情境创设模式逐步合并,文学入门阶段的小学生选择性思考思维不断增多。从情境创设模式变化来讲,贴近现实,发展学习古诗词等超时间、空间模式不断升级,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意愿越来越强。面对新文化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文学制度。面对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未来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对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文学来说,都需要就古诗词情境创设模式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开放的分享交流学习。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革所提出来的基本设想,课堂学习古诗词的核心特征必然是情境创设模式,有助于语文学习回归最基本的文学规律。古诗词情境创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针对不同类型古诗词设计的活动。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步使学习方式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需要支持学生选择更加广泛的教育模式,不局限于现下的应试教育,这是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和未来学习对古诗词传统文化学习、继承要求所在。
三、总论
新课程改革以来,古诗词情境创设的概念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有了具体的体现。学生被要求对古诗词知识必需系统掌握,做到“文学理论结合现实”。但这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会发现,许多教师通常在教学中淡化现实情境,习惯性地直接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解说或灌输,导致学生文学思维的定式,最终难以跟上教师思路。因此,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也是古诗词情境创设模式所提倡的。但教师在平日的古诗词学习活动上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来,这样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受思想限制,导致学习冒进。再加上课时的限制、学生思维水平不同等现象,使得语文古诗词的内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动力,继而惧怕、厌恶语文,违背了情境创设以场景向师生提供古诗词联系,加深理解,促进古典文学思想情感进步的初衷。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各个版本都依照学生情况,以及贴切语文大纲等内容来编写,导致古诗词内容的呈现越来越丰富多样,这也就产生了古典文学文化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且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来学习语文,这样使得不同地域的学生都能获得古诗词素养。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不管学生基础怎么样,到底有哪些古诗词理论要学习,都要讲科学,讲方法,一分为二地去看待问题,积极利用情境创设方法讲古诗词,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真正喜欢古诗词,学好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景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2]朱霞.谈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J].教育观察,2012(8).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