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辅助下宫颈冷刀锥切术与传统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06-23尹锦芳德宏州人民医院妇科云南德宏678400

系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切术子宫颈内瘤

尹锦芳德宏州人民医院妇科,云南德宏 678400

近年来,随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诊断先进技术引进,在早期诊断准确率方面大幅提升,为及时治疗提供了保证,避免了病情发展为子宫颈浸润癌的可能。临床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传统宫颈冷刀锥切术应用比较多,在病理诊断方面其优势非常明显,成为临床中经典术式[1]。但由于传统冷刀锥切术术中止血难度大,导致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等问题存在,还需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该组研究针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进行研究,对宫腔镜辅助下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照组中,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 58岁,平均(31.7±4.3)岁,已生育 42例,未生育16例;观察组中,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32.2±4.1)岁,已生育41例,未生育17例。该组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给予全身麻醉。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进行导尿,宫颈部位用5%冰醋酸和复方碘溶液涂擦,确定病灶,对切除范围进行划定,采用普通手术刀于醋白区外3~5 mm以上组织处锥形切下宫颈组织,切除组织标记并用丝线定位,锥高约20~30 mm,用缝线标记12点处,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对照组在切除宫颈组织后,采用Sturmdorf缝合法缝合创面,缝合线选择2-0可吸收线,对创面出血情况进行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经阴道用两张碘伏纱布填塞,于术后24 h取出纱布。观察组在对宫颈组织切除以后,用生理盐水做灌流液,放置宫腔电切镜(型号:OTV-55,日本奥林巴斯,电凝电机功率30~40 W)对创面进行观察,对宫颈锥切创面出血点用滚球电极电凝止血,至创面有碳化现象且呈淡黄色为止,对创面进行仔细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情况后,经阴道填塞两张碘伏纱布,术后24 h取出纱布。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进行统计对比。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于术后3个月、半年、1年时间进行检查,对两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进行统计,显示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出血率统计于术后2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中2例出血,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中9例出血,出血量为15.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17,P<0.05)。对出血者采用经阴道填塞纱布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经处理后均止血成功。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n=58)对照组(n=58)t值 P值16.27±4.36 27.24±5.93 3.925<0.05 15.07±3.66 25.58±4.34 3.786<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对比

手术结束后,两组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86.21%,对照组为72.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术后两组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情况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情况对比[n(%)]

3 讨论

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一种,该病发展主要有3个方向,分别为转归为低级别病变、发展为高级病变及持续该级别病变,病程不同,其转归及进展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2]。在对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治疗中,局部切除或消融治疗是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消融治疗对宫颈组织具有破坏作用,所以手术切除治疗应用更广泛,通过手术方式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切缘组织,达到对浸润癌的排除。诸多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3]。

在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诊断中,宫颈锥切术是金标准,同时也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主要治疗方法,需要在对病变组织切除时,切缘无残留病变。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而言,在手术切除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进行随访,一旦发现复发情况,则要给予患者再次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4]。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对于年轻患者尤为适用,不管是在治疗还是诊断,宫颈冷刀锥切都是首选,而LEEP刀是其次。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呈增长趋势,且未生育患者较多,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相关,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以上患者首选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宫颈冷刀锥切术可提供完整、足够的手术标本,对病理分级可准确判断,不但能够对病灶充分切除、保留生育能力,还可对宫颈病变较好的治疗。有学者对LEEP刀与冷刀锥切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显示LEEP刀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切缘阳性率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等方面,冷刀锥切术均低于LEEP刀切术[5]。由此可见,冷刀锥切能够切除足够的宫颈组织,且冷刀无热损伤,对病理组织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由于该方法应用中仍然存在术中出血多、手术止血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发生宫颈粘连、狭窄等并发症的概率稍高,所以,临床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冷刀锥切术优势保留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缺陷造成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治疗时应用宫腔镜辅助下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并与传统冷刀锥切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传统冷刀锥切术,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宫腔镜辅助下,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进行治疗,术中止血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

人乳头瘤病毒具有高度种属性及将正常细胞永生化的能力,是细胞恶变的前奏。当前,在宫颈病变中,约与30多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有关,即在感染该病毒后,临床中可能没有症状表现或症状不明显,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病变反应[6]。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病变有关,是癌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宫腔镜辅助下宫颈冷刀锥切术对病灶可能会彻底切除,但对感染的上皮组织无法完全切除,所以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概率非常高,可将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作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复发、残留的预测指标。该组研究显示,术后1年,观察组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达到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王素琴等人[10]在其研究中显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1年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达到97.96%,这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宫腔镜辅助冷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III级患者应用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与传统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1]高霞,李进,张毅,等.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188-191.

[2]陈江平,张莉,舒丽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与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58-61.

[3]于婷婷.用电刀切除术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23-224.

[4]胡晓彦,徐浩军.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9):1462-1464.

[5]阳晓红,张攀.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7):43,45.

[6]王宁宁,花茂方.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效果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4):355-358.

[7]刘玉瑰.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876-1877.

[8]王娜,钱华.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妊娠能力及早产率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249-250.

[9]王宁宁,花茂方.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效果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4):355-358.

[10]王素琴,孙秀丽.子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6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6):433-435.

猜你喜欢

切术子宫颈内瘤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