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关联研究

2018-06-22赵越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关联分析消费需求内部结构

赵越

内容摘要:产业发展与消费变动是密切相关的,增加消费需求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健康快速的轨道上,就需要对消费和产业两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因此,本文从统计分析角度出发,综合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分析第三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Moore结构,对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增量关系以及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 第三产业 关联分析 内部结构

引言

投资、进出口和消费三个部分的综合组成了市场需求,其中进出口由于受到国际影响比较大,因此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人民收入提高方面的作用不是很大。整个社会的再生产以消费作为开始和结束,因此消费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重心是更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級、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仍是促进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实现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

因此,本文立足于居民消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第三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Moore结构,同时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探索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以期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理论分析

(一)消费需求相关理论

消费需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市场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实际表现出来的一种支付能力,故也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消费需求从国家角度来讲,是整个国家所有居民的消费,也称最终消费,即在一年之内整个国家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全部消费总和。在我国的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三个方面的总和组成了总需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需求已经超过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在总需求中的份额,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位居第一,这一点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已得到了证实。最终消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购买即政府消费,另一个是居民消费。相比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大的多,因此本文从居民消费出发对消费需求进行研究。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地区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的程度。消费水平的发展过程是低水平的消费需求不断被满足,新的更高的消费需求被不断提出,如此往复,因此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人均消费品的数量。较之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消费水平还包括消费品质量。

与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同,居民的消费结构也要与一个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居民的消费结构是指在居民所有购买的消费产品中(包括劳务),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研究消费结构方面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恩格尔定律,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长期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几国的家庭居民消费支出的构成进行实证调研和分析后发现,食物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据此,人们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食物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至今恩格尔系数还是国际上通用的分析一国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工具,而恩格尔定律一直以来被视为消费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人类消费需求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是食物消费。根据恩格尔定律,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食物消费所占的份额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总消费支出中食物消费所占的比重越小,即这类人群的收入更高,在消费上倾向于对享受类商品的购买,其消费结构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第三产业相关理论

第三产业作为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总和,包括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外的各个行业。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第三产业对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03年规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第三产业作为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也称为服务业。现在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提供的产品往往是服务和实物商品的结合产品,单一提供非实物形态的纯服务商品的产品越来越少,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是现代第三产业提供产品的大趋势。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初期,居民对服务品的需求大多集中在普通日用品、餐饮等部门,因此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等为主的行业被称为传统服务业。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消费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一些知识、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出现。

(三)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关系理论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处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过渡阶段。不可否认,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面临人口众多、市场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在这一阶段以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的人口就业问题,同时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房地产、金融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不断过渡,主要体现两者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变化。当两者在第三产业内部的比例发生变化时,随之两个行业中的劳动就业人数发生变化,行业中劳动者收入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变化进而导致消费水平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第三产业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社会消费也受到第三产业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不能确定的是这一影响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作用,但是可以肯定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会因此而变动。

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结构的Moore結构分析

(一)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居民结构的Moore结构分析

本文主要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对消费水平产生的影响。因为要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量化,因此本文用Moore结构变化值(矢量夹角ω)来表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并通过这一数值和居民消费指数增长率(r)的相互关系和走向,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一结构变化值两个量之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时间段的角度分析结构变动的特点。其计算公式为:

式(1)中Mt1-t2表示Moore结构变化值ω,是北京市第三产业在t1至t2这段时间之内的结构变化值,ωi,t1、ωi,t2分别表示第三产业第i个部门t1年、t2年所占北京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此模型依据下面的原理建立,将第三产业中的行业与空间向量相联系,当其中一个行业占整个第三产业值的比重发生改变时,将会引起它所代表的空间向量也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这一向量与其他向量的夹角发生改变,夹角的改变反应的就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个夹角与M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个夹角ω,将其与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r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两者之间存在正或者负相关关系,则说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能够促进或者阻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如果通过分析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则说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明显。根据本实证的需要只需考虑第三产业整体内部结构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此处采用了前文第三产业的划分方式,并将消费需求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两类,两类服务业中包含的行业如表1所示。

(二)两者关系的直观描述

为了计量分析以及直观反映两者的关系,本文将第三产业发展的34年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0-2005年、2006 -2011年,其划分依据是我国制定五年计划的年份。分别计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值(矢量夹角Ω),并与相应的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情况加以对比。以1978-1985年时间段为例,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值的具体计算如表2所示。

按照以上计算过程,并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可以分别得出1985-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5-2011年这六个时间段的Moore结构变化值和矢量夹角ω,并且可以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查到这六个时间段的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增长率。将六个时间段的计算值进行汇总得到表3。

(三)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如下规律:当Moore结构变动值变小时,矢量夹角ω增大,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增长率减少;而当Moore结构变动值变大时,矢量夹角ω减小,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增长率增加。因此可得出结论:我国第三产业内部整体结构的变动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幅度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第三产业内部总体结构的变化,成为阻碍我国消费需求持续平稳扩大的不利因素,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发展呈现了第三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加快的同时居民消费增长幅度变小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服务业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发展到现代服务业占主导是不可避免的。其次,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个人消费被一些行业挤出的现象,如房地产业和政府部门等。

消费总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上文提到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居民的总收入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组成,即GDP。其中C代表t时期北京居民的最终消费,G3代表在t时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于统计资料有限,在此只收集1986-2011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数据不是特别多,所以可能对回归结果有一定影响。

(二)模型建立

利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消费函数理论建立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加量经济模型。进行第三产业lnG3的单位根检验得出P值5%,不拒绝原假设,表明lnG3存在单位根,继而进行lnC单位根检验P值大于5%,说明lnC存在单位根,然后是一阶ΔlnG3和一阶ΔlnC单位根检验,P值均小于5%,说明两者是一阶平稳的,继而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P值小于5%,拒绝原假设,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着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如表5所示。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不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原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是消费的原因,因此建立普通回归,其中lnC为因变量,ΔlnG3为自变量,分析模型系数如表6所示。

(三)结果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得出消费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为:

lnC=1.180884+0.809676lnG3 (4)

式(4)中R2=0.972280,P值远小于1%说明方程总体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第三产业每增加0.8%,消费增加1%,说明第三产业能够明显促进消费的增加。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影响比消费需求增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影响要大,居民尚处在一种被动消费的情况,居民消费仍更多的依赖企业在提供服务方面的创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近年越来越高的房价对消费预期的排挤作用之外,还有居民的消费心理作用。

结论与建议

结合近些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没有考虑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的问题,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服务业消费的基础效应,但是却没有带来现代服务业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居民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促进两个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只会适得其反。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掌舵人,应该密切关注市场上的行业发展动态,避免出现一些行业发展过热,而另一些行业没有发展的不利局面。为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采取措施擴大消费需求。第一,加大对房地产的政府调控力度,政府要积极引导房地产业的合理化进程,减少其对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第二,加快消费金融和消费信贷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信贷业的出现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扩宽了路径,为居民消费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第三,加强居民消费的保障性建设,营造安全、绿色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产品,让居民放心消费。商务、卫生等部门应该完善系列监管体制,从立法角度扭转现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保护消费者安全,改善消费环境,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保驾护航。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第一,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果想要整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并且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必须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干预,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干预,其干预经济能够提高整个第三产业的运转效率。第二,加快推进贸易、商业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允许外资进入教育、医疗等行业;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也积极参与到应用外资上来,允许其参与旅游区的开发建设。第三,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应继续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购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社会投资进行积极引导。

扩大消费需求与促进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发挥第三产业发展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要树立行业标准,使之成为企业提供服务、居民消费服务的导向。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提供服务产品的创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艳,孙茂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物流投入产出效率的关系—基于协整检验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6)

2.王宇,干春晖,汪伟.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3,39(10)

3.闫芳芳,平瑛.消费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国渔业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

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

5.郭坤,王德勇.黑龙江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探析[J].商业经济,2012(9)

6.叶长燮.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1(36)

猜你喜欢

关联分析消费需求内部结构
一种含内部结构的水下圆柱壳振动声辐射计算方法
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全预制方案探讨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六流中间包内部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及生产应用
ACP1000内部结构厂房设备地脚螺栓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