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教育大数据概览

2018-06-22黄崇岭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数据德国

黄崇岭

摘 要:文章考察了德国教育体制中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教育支出、教育参与和全民受教育程度5个分领域,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及性别差异等角度予以关注,揭示各领域内的结构性差异,总结各领域教育发展的成果,以期对德国教育的基本数据情况做总体概括。

关键词:德国;教育体制;数据

一、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的分布和资源配置往往决定全民的受教育程度。本部分重点考察德国教育机构的数量变化和区域差异。

(一)数量变化

2014年,全德近1700万人在9.8万个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自2004年以来,教育机构数量增加了900余个,但学生人数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尽管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在各个教育阶段也不均衡,最为突出的是幼儿教育机构大幅增长。自2006年以来,德国幼儿教育机构增加了6000多个,这一增长从侧面反映了妇女在劳动力市场参与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原西德的各联邦州。自2004年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增加了106个教育机构。同期,学生人数增加了37%,达到近270万人。2004年,每所大学平均有4107名学生入学;2014年,这一数字为4621。

虽然大多数普通中学和高校仍由公共财政资助,但非公资助的教育机构的比例稳步上升。传统上,原西德地区的儿童日托机构大部分是受私人资助的(占68%);自2006年以来,德国东部各联邦州的私立日托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已接近西部的水平。在普通教育领域,自2004年以来,私立学校的数量增加了近900所,增长了33%。由于总人口的减少,在同一时期,公立学校的数量下降了18%,这一现象在原东德地区尤为明显。虽然私立学校的规模通常比公立学校小,但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自2004年以来教育机构数量的大部分增长大都归功于私立机构,2014年私立高校的数量占总数的37%。然而,在校人数反映了公立高校在德國高等教育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92%的学生依然选择在公立高校就读。

(二)区域差异

全德范围内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数量几年来持续下降,农村地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2004年以来,城市普通中学数量下降了9%,农村普通中学数量下降了近20%。在幼儿教育领域,区域差异也日渐明显,农村日托服务的发展进程远远慢于城市,例如,自2007年以来,城市的日托中心数量增长了14.4%,农村仅增长了7.6%。

二、教育从业人员

教育从业人员在组织教学和确保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部分重点考察对德国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从业人员。

(一)教育从业人员的特点

2014年,在德国正规幼儿教育机构、义务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工作的人员有240万人,占德国总就业人数的5.9%,其中79%为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专职人员。自2006年德国第一次对教育从业人员进行统计以来(197万),教育从业人员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

不同领域的教育从业人员在年龄、性别、就业状况方面差别很大。总体而言,教育从业人员的兼职比例明显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兼职率(28%),大学教师的兼职率最高(61%),中学教师的兼职率最低(47%)。

超过70%的教育和科研人员是女性,但是不同教育领域的性别比例差异很大,幼儿教育领域女性教师占96%,而高校女性教师的比例只有38%,尽管这一比例自2006年以来已大幅提升。

教育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的比例为36%,高于其他行业的总体平均值32%,主要原因是中小学50岁以上人员的比例较高(46%)。此外,不同州之间的差异也很大,50岁以上教育工作者比例最低的地区为汉堡(37%),最高的地区为图林根(61%)。此外,年轻教师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活跃状态,高校50岁以上从业人员的比例较低。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50岁以上从业和兼职人员比例较高。

(二)公立教育从业人员的薪酬结构

德国教育从业人员的平均月薪远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均月薪,为3881欧元。但是,有教育研究表明,公立教育机构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工资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其资历不同。2014年,公立托儿机构教育人员的平均月薪(3300欧元)明显低于公立小学教育人员(4700欧元)、普通中学教育人员(5200欧元)和职业学校教育人员(5400欧元)。公立高校教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收入差异很大,教授平均月薪为7800欧元,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平均月薪为4500欧元。

三、教育支出

教育支出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不同教育领域分配教育投入,如何在联邦、州、乡镇之间摊派教育费用,一直是德国教育治理的重要话题。

(一)各级部门的教育支出

2013年,德国用于教育科研的费用为257.4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1%),2014年教育科研费用小幅上升,占比不变。其中,4/5由联邦政府、各州和乡镇承担(联邦政府10%,各州53%,乡镇16%),1/5来自私人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等。传统上,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由私人机构、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更多地参与,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由政府资助。

(二)公立教育机构的生均支出

2012年,日托中心的生均支出为7800欧元。2013年,公立中学生均支出为6500欧元,其中普通中学生均支出为7100欧元,职业学校生均支出仅为4500欧元(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很大一部分课程在企业完成)。自2005年起,由于支出增加和学生人数减少,公立中学生均支出从4900欧元增加到2013年的6500欧元。2012年高等教育生均支出达8000欧元(不考虑研发支出)。

(三)教育资助

德国有广泛的机构提供教育资助,旨在保证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特别是针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联邦教育资助法》(BAf?觟G)的助学金。中小学生获得BAf?觟G资助金后无需偿还,大学生只需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偿还一半。2014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该项目斥资31.4亿欧元,其中近2/3作为助学金,其余作为贷款。受资助的中小学生平均每月获得418欧元,大学生平均每月获得448欧元。在2014年64.7万名得到资助的大学生中,约有38%的学生获得了全额资助。

四、教育参与

提起教育参与这个指标,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接受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而本部分的重点则是考察人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付出的教育时间,并以此作为衡量教育参与的指标。

(一)教育参与程度

在人员负增长的背景下,2014-2015学年,德国约有1700万人接受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比2005-2006年度减少近30万人。3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参与率进一步上升,比例为36%,3~6岁的参与率为95%。中小学的高入学率基本没有变化。过去10年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

(二)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理念倡导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参与教育活动。10岁以上的人群每周平均用于学习和教育的时间接近4小时,但各年龄段差异很大:10~18岁的青少年最需要学习和接受教育,平均每周花费26小时39分钟;18~30岁的青年人每周仍然投入8小时42分钟进行学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0~45岁的中年人花费在学习和教育上的时间仅有1小时;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用于学习的平均时间则不到半个小时。

五、全民受教育程度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民受教育程度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不同年龄段的学历

近几十年來,德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2014年,60~65岁群体大学毕业的比例为23%,明显高于10年前的16%。而2014年30~35岁群体大学毕业的比例为45%,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的女性比例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超过同龄男性。虽然这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在过去10年大幅提高,但尚未普通高中毕业的居民比例也有所上升,特别是男性(从2.7%上升至3.6%)。

(二)区域教育程度差异

各联邦州之间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很大。2014年,拥有大学入学资格的人口比例最高的汉堡和比例最低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之间的差距达到28个百分点。而没有获得职业教育学历的人员比例在图林根州为6%,在不来梅则达到24%,差距比10年前有所扩大。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数据德国
严宽有度促合力
“梦梦”“娇庆”德国行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以县为主”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分析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