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部地方普通高校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机遇和发展建议

2018-06-22尹松涛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发展建议机遇

尹松涛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方普通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和机遇。鉴于中国西部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点,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应紧跟时代脉搏,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拓宽思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谋求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西部地方普通高校;留学生教育;机遇;发展建议

一、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现状

(一)内部基础薄弱

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指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广西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不包括國家部委主管院校、“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基于这一涵义,中国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计589所高校中,共有地方普通高校565所,占95.92%(见表1)。

上述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据统计,2015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为:北京(73779人)、上海(55218人)、浙江(25658人)、江苏(25489人)、天津(24511人)、广东(23015人)、辽宁(22784人)、山东(17903人)、湖北(17670人)、黑龙江(12085人)。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云南(12078人)、福建(10490人)、广西(10287人)[1]。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按省市排序前10名为:北京(77234人)、上海(59887人)、江苏(32228人)、浙江(30108人)、天津(26564人)、辽宁(25273人),广东(24605人)、山东(19829人)、湖北(19263人)、云南(14925人)。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黑龙江(14310人)、广西(12189人)、福建(12180人)、四川(10796人)。[2]

据表1和表2数据可知,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全国国际化程度高的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此外,西部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少数“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占西部高校95.92%的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多数在招收来华留学生方面极为落后,与发达地区的高校差距显著。2016年,四川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1万,达到10796人,2017年,重庆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7000,达到7172人。根据川渝两地部属院校和“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各自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在校留学生数据,四川大学(3700余名)、电子科技大学(1100余名)、西南财经大学(700余名)、西南交通大学(1100名)、重庆大学(1800余名)、西南大学(800余名)。虽然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上升,但所占比例仍十分有限。

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增速下降、停滞或负增长的局面,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占比增加。来华留学生中,受政府奖学金资助人数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自费生人数占比仍然保持在90%以上,但增速下滑明显[4]。目前,全国有279所高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任务。279所高校中,绝大多数为国家部委直属院校和“985工程”“211工程”高校[5]。对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而言,得到国家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的机会非常有限。同时,西部10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经济上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因此,由西部10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提供的留学生奖学金也相对有限。此外,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自设留学生奖学金及企业设立的留学生奖学金刚刚起步。上述原因形成了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经济障碍。

此外,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还面临诸多障碍:教师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相对滞后;学生国际交流合作愿望不够强烈,主动寻求国际交流合作并为此积极准备的学生数量有限;在招收来华留学生方面缺少经验,多数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在孔子学院及跨境联合办学方面仍为空白。

(二)外部因素制约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高校现行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专业结构、管理方式、教育资源、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挑战[6]。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和资源配置,高校的优劣往往源于师资、生源、科研、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国际学生的数量和层次会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留学生生源成为高校积极争取的重要人才资源。

过去20年里,来华留学生大量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辽宁、山东、湖北、福建等省市,除了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等因素,还有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上述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众多的国际航线直接到达;上述地区高校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起步较早。

二、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

要抓机遇、学经验

(一)深挖潜力、彰显特色、抓住机遇

1.发掘独特的文化底蕴

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幅员辽阔、地貌多样,自然风光秀美;民族多元、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方面的学习素材,如果在留学生的招生宣传和教育内容中引入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元素,将大大提升对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进行交流与熏陶,深层次地激发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喜爱。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西部地区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为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增添了一定的软实力。

2.改善交通条件

2000年以来,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相继在中国西部地区建成投产,西部地区铁路、公路、航线网络的快速发展,拉近了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及沿线国家的距离。

一方面,近年来,西部地区的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渝怀铁路、宝兰复线、兰武复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高速公路网建设不断推进,连接中国西部到西欧的“双西公路”等跨境公路建设项目正在进行[7];民航路线不断增加,重庆、成都、西安、昆明、贵阳等12个干线机场和敦煌、包头、绵阳等30个支线机场大力实施整改及扩建工作,西部地区机场的国内与国际航线逐年增加。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大大拉近了西部省市与中东部地区的距离,为来华留学生选择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2011年以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从最初的始发站义乌,发展到郑州、苏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地区;2017年,成都、昆明、西安等地開通赴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地的直航线路;同年,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全面动工,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3.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丰富生源

西部许多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壤,为中国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招收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地域优势,中国与周边领国的友好邻邦关系对推动邻国学生留学中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2004年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500名,达到894名②;2016年,该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增加至18626名,成为排名第四的来华留学生源国[8]。2005年,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500,达到781名③;2016年,该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增加至13996名,成为排名第八的来华留学生源国。同样,来自印度、尼泊尔、越南、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基于交通便利、留学费用低、奖学金政策优厚等利好条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周边邻国将成为西部地方普通高校重要的留学生生源地。

4.设立专项政府奖学金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为扶持西部地方高校,推出对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较为有利的专项政府奖学金,特别是区域与国别专项奖学金。地方政府也开始为来华留学生设立奖学金,如云南省设立主要针对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陕西省设立“三秦留学生奖学金”,四川省设立“四川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等。此外,四川等西部省市还设立来华留学生创业园区,向申请入园创业的来华留学生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放眼海内外,借他山之石

1.美国:不遗余力做大留学生教育

2017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发布《门户开放报告》(New Open Doors Data)。报告显示:2017年,赴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为1078822人,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4%。国际学生数量是世界第二留学目的国(英国)的两倍[9]。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统计,美国国家级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中的在校留学生比例较高,部分高校甚至达到了30%(见表3)。

此背景下,美国高校仍不遗余力地加强留学生教育,借力互联网及新媒体,通过网络介绍宣传美国高校、提供申请信息及渠道。其中,美国名校联盟——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十校联盟(Big Ten Conference)、太平洋10校联盟(Pac-10 Conference)都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为招收中国高质量的留学生提供相应服务。

美国高校吸引留学生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教育质量。美国知名高校在各类高校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较其他国家高。第二,地理优势。美国吸引留学生的高校集中于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对赴美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三,专业优势。除经济管理、工程、数学、计算机等传统学科吸引了大量留学生以外,越来越多的赴美留学生开始选择人类学、健康管理、心理学等学科,部分美国高校还推出家庭消费研究、烹饪、消防等专业供留学生选择。第四,奖学金吸引。据调查,2013-2014学年,美国共有375所高校向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平均额度达1.88万美元[11]。根据美国各大高校官网发布的信息,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2018年度继续为国际学生提供丰富的奖学金。

2016年,赴美留学生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390亿美元的收入,与上一年(总计350亿美元)相比有大幅增长[12]。同时,美国通过留学生将其文化传递至更多国家。美国的留学生教育使该国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有所受益。

2.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的后起之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7月的统计,赴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为25万人,仅次于美国(74万人)、英国(43万人)、法国(27万人)。近年来,赴澳留学人数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5月,赴澳留学人数已达502544人,比2016年5月增长了16%。2017年,在赴澳留学的生源国中,中国位列第一(15万人),其次为印度(6万人)、尼泊尔(2.3万人)、马来西亚(2.4万人)、越南(2.3万人)。[13]

澳大利亚高校吸引留学生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汇率降低、学费水平较低。第二,高等教育水平较为领先。澳大利亚有42所大学及200多所高职类院校,其中22所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500名[14]。第三,自然环境优势。作为沿海国家,澳大利亚的环境特征成为留学生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工作机会多。赴澳留学生可以在假期或周末合法打工。此外,一方面,澳大利亚为留学生提供的福利政策以及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吸引了部分国际学生;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高校在留学生招生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做足了功课。如为吸引中国留学生,以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为代表的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中文网站,并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服务。

3.智利: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

位于南美洲西南部的智利,国土面积仅为7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只有1740多万人,但其教育水平位居拉美前列。该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国家总人口识字率达97.97%。智利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智利有两所高校进入全球前300名(智利天主教大学排名第137位,智利大学排名第201位[15])。2013年8月,智利21所大学联合启动了“留学智利”工程,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智利的高等教育形象,并介绍外国学生在智利生活、学习、旅游情况[16]。2009年,赴智利留学的外国留学生达8200余名,2015年增至1.85万名,2016年增至1.9万名[17]。短短7年时间,智利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超过一倍,其成果不容小视。

4.西部地区兄弟高校的经验借鉴

电子科技大学虽为部属“985工程”高校,但由于地处西部,其国际化发展历程相对较短。该校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招收来华留学生,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现已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博士、硕士、本科、非学历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共1100余人。该校留学生教育如此快速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点。第一,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第二,为建设留学生英文授课课程设立专项,为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三,增强留学生管理机构建设。第四,设立丰富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配合国家“留学中国计划”对留学生形成了巨大吸引力。第五,积极利用学校所在地——成都的文化元素,创设舒适的学习及生活氛围。

三、西部地方普通高校

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建议

(一)夯实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

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要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工作的加强是首要任务。

第一,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鼓励教师国际交流,同时加强教师派出的过程管理,扩大回国后的良性影响,增强团队建设,把教师海外进修与深造作为教师培养计划的常态化内容。此外,引进海外优秀专家团队,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注入优质力量。

第二,大力加强招生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来华留学生教育宣传,积极开展招生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生活服务,利用留学生的口碑效应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质量。

此外,西部地方普通高校可以在确立来华留学生教学核心目标的同时,多维度地开展交换生、访问学者项目,以及跨校认可学分、跨校修读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同时通过开发寒暑假项目和短期游学项目,形成长短期结合,学历非学历结合的留学生教育体系,为留学生建构来华留学的多种路径。综合运用学校现有的平台,如开展国际合作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形成搭桥效应,通过现有的合作交流项目,吸引来华留学生。

(二)积极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利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学校来华留学生网站、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招生效率。

另一方面,学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留学生管理系统与校内各留学生招生学院以及管理部门进行网上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对接,大力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时效性。利用网络教育技术,通过慕课平台在校内推广和二次研发,大力提高学校网络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开展合作项目,逐渐与海外友好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留学生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在线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

(三)发展多样化来华留学生教育

多数高校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分为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就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而言,全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历教育存在师资紧张、管理滞后等障碍。应找准学校自身特点,划分来华留学生教育层次,进而有针对性、有节奏地推进,多样化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首先,在英语授课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可以由海外教师团队开展研究生阶段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同时聘请外籍专家招收来华留学研究生,既解决了英文授课难题,又增强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学科研能力。

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精心打造汉语培训项目,推出中国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并开设地方文化专题的相关课程,还可以进一步把长短期汉语语言培训、HSK考试培训、语言预科项目等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地组合,满足各类来华留学生需求。

再者,可以尝试校企联合,为地方企业海外合作伙伴进行订单式培养非学历的来华留学生;抓住市场需求,专门设计出一系列以专业技能或者中国文化技艺为导向的长短期课程项目。

最后,联合兄弟院校以及地方大企业,积极策划开展学分认证和实习为一体的留学项目。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层次进行精确定位,全面发挥西部地方普通高校集群的强大“混合动力”,有序健康地推动其发展。

(四)加强来华留学生后勤保障

来华留学生的后勤保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成为抑制很多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瓶颈之一。若完全采取社会化外包的方案,学校不提供后勤保障,则不能满足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管理需求;若采取传统中国高校的后勤保障体系,则不能适应留学生的生活习惯。由此,需要结合留学生的学习诉求,探索多模态留学生后勤解决方案。

住宿保障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校内留学生公寓集中安排与家庭寄宿相结合。通过加强家庭寄宿提供者的征集、筛选、培训和管理,既可以提高管理的规范性,也可尽快为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营造温馨环境。第二类是与学校周边社区合作,外包留学生住宿业务。由有资质和管理经验的房屋出租业务提供商和物业管理公司统一提供来华留学生公寓。第三类是统一集中安排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住宿。即在有条件的高校调整宿舍入住人数,加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纪律、文化差异性管理,让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获得双赢。

饮食保障的第一要务是食堂建设,首先提供趋同化的学生食堂服务,让留学生体验地道的中国美食,同时加强清真食堂的建设,满足伊斯兰教来华留学生的餐饮习惯。此外,在留学生公寓建設小规模的公用厨房,为留学生提供餐饮的多样化选择。

(五)探索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

根据目前全球留学生流动现状,国际学生在判断理想的留学目的地时往往会参考教育质量、社会治安、教育成本、就业难度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我国西部地区与留学生生源国的交流平台,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际接轨,通过为符合条件的来华留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亲华、爱华”人士。

注释:

①②③此类数据是笔者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版的2013年、2004年、2005年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书中整理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2017-04-14.

[2]教育部. 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7-03-01.

[3][6]阳光高考.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信息库[EB/OL].http://gaokao.chsi.com.cn/sch/search--ss-on,option-qg,searchType-1.dhtml,2017-01-12.

[4][5]CUCAS.2014年度來华留学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lhlx/content.html,2017-11-11.

[7]欧洲西部至中国西部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内建成[EB/OL]. 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7/1118122.php,2017-11-18.

[8]王辉耀,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50.

[9][12]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 Open Doors Data[EB/OL]. https://www.iie.org/en/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2017-02-01.

[10]USNEWS.Mos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ational Universities[EB/OL].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most-international,2016-11-21.

[11]高桂娟.美国多举措吸引国际学生[J].世界教育信息,2015(12):68-71.

[13]澳洲2017年国际留学生人数数据分析[EB/OL].http://www.sohu.com/a/162658403_750991,2017-08-06.

[14]留学季|澳大利亚篇[EB/OL].http://www.sohu.com/a/153763928_534864, 2017-06-30.

[15][16]中国商务部.智利寻求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408/20140800705289.shtml, 2017-08-30.

[17]The Statistics Portal.Annual Number of Foreign Degree-seeking Students in Chile in 2015 and 2016[EB/OL].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760406/chile-number-foreign-degree-seeking-students/,2017-12-01.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发展建议机遇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辽宁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
机遇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