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科技发展 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8-06-22雷朝滋
编者按: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源头,承担着该领域建设的重任。本刊就此话题采访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
一、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事业
在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雷司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雷朝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高校科技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体制机制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高校科技已经站在了转段升级的新起点。
一是科学研究成就辉煌。五年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不到、五个60%和两个80%”。“两个不到”指研发人员占全国不到10%,研发经费占全国不到8%。“五个60%”指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承担了60%以上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在内的重大科研任务,建设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院士、杰青、千人、万人等高层次人才占60%以上。“两个80%”指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别占全国80%以上。
二是创新能力实现跃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三步大跨越。“十一五”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牵头项目占到1/3,“十三五”优先启动项目占据半壁江山。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完善,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认定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高校科技创新态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从以跟踪为主迈入跟跑、并跑和领跑“三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
三是科技改革深入推进。科研组织新模式逐渐建立。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继续优化。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学风态势实现了趋势性扭转。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落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保障进一步增强。高校科研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开展高校创新调查。
四是服务需求贡献巨大。五年来,高校服务企业社会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1791亿元,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达到130.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近1/4,有力支撑产业升级发展。积极服务三农发展,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高校建设的科技园区成为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的主要聚集区。高校新型智库,在咨政建言、服务决策、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科教融合效益倍增。在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高校科技活动还直接支撑着164万硕士研究生和34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实现破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增设代码,建立了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资助渠道。科教融合理念深入人心,高水平人才培养必须依靠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已成为普遍共识。
六是国际影响全球瞩目。我国高校SCI论文总数达到全球的1/8, CNS论文数量和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进入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名的内地高校达到98所,是五年前的3倍。深层次国际合作广泛开展,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海外创办分校。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高校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成为常态,国际学术话语权进一步加强,中国声音在世界更加响亮。
二、新时代高校科技发展
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世界教育信息》:新時代中国的高校科技事业面临怎样的新情况?
雷朝滋: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两个阶段的安排,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和教育至关重要。中央提出七大战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和高校科技的发展直接相关。高校承担的历史使命非常重大。
第一,国运所系,强国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到依靠技术和创新要素的转变,转向创新驱动。我们的发展越是上台阶,科技创新的短板效应就越凸显。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道义制高点;不仅有经济力量,也有政治力量、文化力量。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由模仿创新、“山寨者”“跟随者”转变成为“开创者”“引领者”,并以此树立大国地位和民族自信。科学研究中蕴含的逻辑推理、理性思维、平等精神,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基础,不可或缺。
第二,大势所趋,科技进步为创新引领带来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要敏锐感知、牢牢抓住新时代科技革命新机遇。在量子物理、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方向已经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都可能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些后发国家及时抓住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了赶超跨越。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期,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将中国重新带回世界科技强国前列。
第三,教育所需,内涵发展对高校科技提出新需求。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科教融合。
现代大学起源于德国洪堡大学,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到了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又往前发展了一步,出现了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融合更深了一步。再往后,斯坦福大学和硅谷崛起了。斯坦福大學强调科学研究要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结合,从社会经济效益出发探索科学。这次变革是教育、科技、经济的三结合。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大学将会成为社会创新的中心,创新型大学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要大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
“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核心内容。大家都关心“双一流”怎么建。从高校工作全局来看,抓科研就是建学科,谋创新就是创一流。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撑起“双一流”建设的筋骨之一。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新时代国家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发挥科教融合的优势,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结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科研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高校科技工作需要服务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去年中办31号文件提出“七个育人”,把科研育人排在第二的重要位置。这是中央交给高校科技战线的直接任务,科技战线责无旁贷。
第四,发展所急,长期积累把高校科技推到新起点。经过近20年的积累发展,特别是经过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建设,高校办学和科研条件大大改善,科研经费大幅增加,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培养集聚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现在最需要的是调整心态和思维方式,从容、自信、勇敢地去攀登高峰,去引领创新。
企业创新倒逼高校聚焦前沿。近年来,我国企业飞速成长。新时代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将专注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承担起原创引领的历史重任。
《世界教育信息》: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的矛盾已经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体现在教育领域。在高校科技创新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
雷朝滋:对照新形势和新要求,不难发现高校科技存在着四方面突出问题,与新时代不相适应,要下决心迅速加以扭转。
一是长期追赶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与世界强国新目标不适应。创新理念、思路要从瞄准紧跟转变为超越引领,把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片面追求经费增长、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新要求不适应。发展动力要从资源高速增长转变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完善有利于原始创新、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让学者专注研究、不为事务所累,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
三是名利激励的手段和急功近利的风气与原创引领的新使命不适应。科研评价要从简单量化转变为质量和贡献导向,营造求真务实、潜心问学、诚实公正、水到渠成、理性质疑、协作开放的创新文化。
四是科技管理模式与科教融合的大学特征不适应。管理工作重点要从单纯看项目、经费、成果转变为关注实际创新贡献和科研育人效果,进一步促进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型大学建设。
三、新时代推动高校科技发展新举措
《世界教育信息》: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部署,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作为三个“第一”的重要载体,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雷朝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高校科技战线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战略性思维、系统性部署、创造性操作,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新篇章。
第一,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启动实施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培育“四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力争在更多领域由跟跑转为并跑,争取更多领跑。
建设大平台。努力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大平台。高校在这方面已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要继续加强项目培育,提升竞争力。同时,以设施为牵引,建设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平台,同步提升依托设施的研究能力,既淬炼兵刃,也修炼武功。
构建大团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选择积累深厚、优势突出的高校,建设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瞄准脑科学、人工智能、深海深地探测,两机重大专项等,开展长期稳定的潜心研究和探索。教育部将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学校要凝练方向,整合力量,做好方案。
培育大项目。依托大平台,依靠大团队,部里每年组织5~10个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重大项目的预研。预研不是简单提出指南,而是首先要充分阐释项目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形势,能拿出项目立项的政策建议;其次是凝练研究方向,组成支持项目研究的人才团队,在此基础上制定路线图、项目建议书。
产生大成果。有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出大成果就应该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出成果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与汇集,突出高校科技创新效益,进一步增强显示度和影响力。
第二,开展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
国家有所呼,高校有所应。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研究战略需求、服务战略需求,找准切入点,主动对接,更加有力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水平,以科技合作为纽带,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各高校要抓住机遇,制定举措。
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发布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2)》,开展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探索省部联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等。
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教育部要与河北方面对接,开展战略合作。雄安新区提出的需求,高校要积极予以支持,同时我们也要主动出击,主动服务,发挥高校整体学科优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与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分别签订部市合作框架协议。这些事都是国之大事,高校要积极响应,做出成绩。服务创新创业也是个大题目。启动高校“双创园”建设试点,把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推向新阶段。
第三,推动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
我们要在高校继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设、认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评价评估,在聚焦重大需求、促进军民融合方面重点布局。同时,和地方共同建设、认定一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提升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水平,探索政府间的共同支持,提高科技工作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地位和比重。
高校在加强协同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措施。要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足用好,要围绕十九大部署的这些中心工作,紧密对接各项计划行动,按照有利于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去统筹布局。
第四,发挥科技对教育的引领支撑作用。
纵观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科技的最新进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内容,也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最新手段和支撑。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还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把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融合起来,要为育人作贡献,要为科技教育发展作贡献。
大力推动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已在信息学部增設申请代码,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建立稳定资助渠道,并筹划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重点、重大项目以及重大研究计划。教育部将积极推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推进科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考虑布局相关平台。
第五,坚决落实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任务。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确立。高校内部自己的科研队伍、考核评价、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也要做实做细,把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改革科研人员聘用机制,使用科研项目劳务费聘用相对稳定的基本科研队伍。现在国家支持科研项目劳务费招聘访问学者、博士后及科研辅助人员,提供科技人力支撑,而且劳务费占比没有限制。高校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
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新时代要有新导向。各高校要按教育部科技评价改革文件的要求,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对于看准、可信的学者,应支持他们在宽松的科研环境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落实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任务。学校的任务是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切实保障教师转化收益,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和对教学科研的干扰。在现阶段,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提高他们的转化积极性。同时需要强调,成果转化是科研工作者的职责,是本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第六,坚持党对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高校发展的坚实保障,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高校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要落实好“一岗双责”,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要加强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党建,科研助理、辅助岗位的流动人员,也要纳入工作范畴,要做到全覆盖。
高校科技工作者被社会寄予厚望,切不可有“社会如此,随波逐流”的心态。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自觉学习黄大年、李保国等先进人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高校科管干部要振奋精神,转变理念,创新手段,树立引领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形象。要有担当,政策已经放开的,要敢于先行先试,推动改革向前发展。要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守住廉洁底线。
编辑 王昕 校对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