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2016-03-24郭丽娟
郭丽娟
摘要: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渐从以教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并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就目前民办高校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反思,进而对高等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理性探讨,以期民办高等院校能够完善和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为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两会闭幕后,改革和开放重新成为各界热议话题之一,改革之风从中央到地方吹遍了神州大地。而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在我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必然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日益的深化,教学管理工作日渐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它首先可以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根本的保障,其次它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此,我们认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目标,并且把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关心和重视教师、和学生生理及心理需求、并藉此发挥出师生的潜能作为主要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完善和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为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变得逐渐的突出
1.决策机制:家长制: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导致权力过分集中。经验型:决策预案不充分,程序不民主,过程简单化,结果不透明。执行和决策不符,决策缺少有效性、缺乏指导力。缺乏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导致重大决策失误没有得到合适的纠正和处理。
决策机制的不同衍生出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办学的理念存在严重的偏差。部分决策方将高校的办学视为投资,存在过度营利行为,忽视了教育的公益特性;损害了学生和教师的利益,造成学生和教师的流失,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民办高校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二是教师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现行政策民办高校教师定位不甚明确,导致教师缺乏自身认同感,加上某些高校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更加导致不少教职工缺乏归属感;三是部分学校缺乏发展动力。受各种资源缺乏的制约,不少高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和社会需要;某些高校不重视自身建设,在外延上肆意扩张,很难吸收优质生源,导致发展难以为继。除此之外,陈旧的决策机制也导致在基层建设和学校长期发展方面问题的出现。
2.管理方式:金字塔式管理(层层垂直命令式管理)------过分庞杂、多层次、高集权。矩阵式管理(纵横交错式管理)------最大好处首先是资源共享,其次是它能迅速解决问题,三是员工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部门。缺点:一是教师接受双重领导,经常能体会到焦虑与压力,二是人的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三是对学校的执行力要求很高。
3.管理理念:教师和学生得不到来自学校的尊重和关怀。高校的管理被条条框框的制度所约束,不重视教师和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状况。在传统的高等学校管理观念中,通常把教师和学生都列成“管教”的对象,这种方式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学校首先要废除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和不符合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建立和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民主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务必做到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发挥他们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日常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时代的到来,“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教学管理本身而言,“以人为本”中的“人”,讲的具体一点其实指的就是学校的各级干部、服务人员、教师、学生,还有家长等,所有这些人都会对学校管理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其中产生影响最大的则是教师和学生。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把尊师重教放在高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努力建立一种尊重师生、关怀师生的民主氛围。管理学教给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对于人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于对物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要体现在服务上,所以领导就是要搞好服务工作,尤其是对师生的管理,更是要把服务放在首位。
4.教学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不少问题,其核心是不能充分激励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虽然全面发展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深入人心,但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崇尚个性的发展的观念在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进程,还是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动。而且社会上还有着浓重的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注重考试成绩轻视素质教育、看重学历而轻视能力的观念;虽然以人为本的的理念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熟知,但校园教育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都缺少有效的沟通,各自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导致个人的发展渠道和选择机会都十分有限;近些年高校的教学质量在稳步上升,但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高校设置的非考试科目缺乏重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缺乏认识;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在逐步的完善,但是受应试教育等陈旧观念的影响,导致评价方法单一陈旧,评价标准也缺乏个性,评价主体重视效益产出而轻视人的长远发展。总体上来说,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不能体现和满足以人为本的精神,不能很好的满足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严重的被上述问题所制约,亟需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实践表明,对少数高等院校的办学不规范行为,采取向民办高校派驻党委书记、委派政府督导专员,加以监管、引导和规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维护社会公共的利益,也是对民办高校督导制度的有力补充。
二、从民办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确定指导思想,规范和促进决策机制。家长制和经验制的决策机制必须得到纠正,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和多样化阶段,民办高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被社会寄予厚望,同时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办好民办高等教育,成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放眼未来,以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自身的办学行为,在教育部门的行政监督上,也要切实配合和积极欢迎。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战略高度和发展的眼光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意义和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真正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在加强规范管理、引导的同时,继续大力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不可因在某些高校遇到一些消极抵抗因素就因噎废食,在认识和行动上忽略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
2.统一工作方针,各级管理要依章进行。例如,要明白督导的作用在于监督和引导,更在于给高校提供帮助和保障,所以要灵活掌握工作参与和管理的尺度和深度,绝不能越俎代庖,用监督的权利插手学校行政及教学管理的内部事务。应当明确任务和目标,督导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善于理性的分析和研究问题,而不是对高校事务进行应付式的消极检查,也不是简单化的应付处理。为了促进督导工作的进展,提高督导工作的质量,进而利于民办高等院校的规范有序发展,督导专员在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建立起自主、互助,合作,和谐,信任、尊重的关系的基础上,更是要切实要履行政府赋予的监管和督导职责。
3.规范操作措施,提倡鼓励性引导。众所周知,民办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型生力军,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要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当前重要的是,在扶持政策上,要出台可操作可行的解决办法,科学地合理地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同工不同酬的待遇,给予他们同公办高校教师一样的平等身份、高校产权从属问题、筹办人投资回报问题等一系列困扰民办高等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思想上消除民办高等院校的隐忧,从行动上促进民办高等院校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对传统高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充实,是对旧的高校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字面上讲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即高校管理的的一切工作重点都要把人放到第一位,解放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和高等院校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高等院校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高校本身教育制度的完善、高校教师学习和进步的探索,力求达到管理制度文本化、教师发展自主化,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精品化。
参考文献:
[1]黄清云.重视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中青网;文汇报,2008,07.
[2]黄清云.关注民校发展瓶颈.教育,2008,23.
[3]徐培华.浅析民办高校的改革.民主,2011,09.
[4]蔡凤菊.浅谈如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5]夏会云金.“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思考.社会心理科学,2011,02.
[6]改革人才培养体质.中国国情-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