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不同避孕环对预防再次怀孕及人工流产的影响

2018-06-22孙秀琴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下腹节育器经期

孙秀琴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赤峰 025550)

我国人工流产率逐年升高,人流术后女性宫颈口松弛不需扩张,此时即刻放置避孕环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再放置避孕环时对患者产生的痛苦,从而减轻心理压力[1]。宫内节育器仅对局部起效,相对安全,而且不会对女性全身造成干扰。本次研究中,取180例行人工流产患者分组放置不同的避孕环,影响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所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0例行人工流产患者设作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人工流产术后放置避孕环,排除了合并生殖系统疾病,避孕环过敏及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29.1±2.6)岁;停经40~60 d,平均停经(41.0±3.5)d;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8.6±2.5)岁;停经40~58 d,平均停经(45.6±3.0)d;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于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避孕环,其中对照组放置花式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放置吉妮致美节育环,2组人工流产与放置避孕环均由同组医护人员完成。确定患者子宫位置后,拉直子宫,根据子宫深度对放置位置进行调节,放置宫底以后推进10 mm,将尾丝轻拉,保证孕环的顺利放置。距宫颈口1.5~2.0 cm时剪断尾丝。2组均行抗感染治疗,口服抗生素维持5日,放置避孕环2周内忌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2组患者上环时间、术后流血量;术后1年随访,上环后环脱落率、带环妊娠率、绝经综合征发生率、经期延长、下腹疼痛、不规则出血等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2组上环时间与术后流血量

观察组上环时间和术后流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上环时间与术后流血量(±s)

表1 比较2组上环时间与术后流血量(±s)

组别 上环时间(min) 术后2 h流血量(mL)观察组(n=90) 2.85±0.33 5.40±2.23对照组(n=90) 2.89±0.38 5.38±2.25 t 0.0269 0.0086 P 0.8696 0.9259

2.2 术后随访1年不适症状

术后随访1年,2组上环后环脱落率、带环妊娠率、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经期延长、下腹疼痛及不规则出血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术后随访1年不适症状(n/%)

3 讨 论

人工流产会损伤女性的身心健康,如果实施多次人工流产,女性生殖系统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术后放置避孕环可以减少医疗风险发生。据报道[3],有80%女性人工流产后1个月就会恢复正常的排卵,若未合理避孕,短时间内很可能再次发生意外妊娠。术后即刻放置避孕环可以有效防止意外妊娠发生,而且价格较低,安全性较高。花式宫内节育器模仿人体子宫的生理形态与机能,为Y型,避孕效果较好,而且操作简单,很容易放置成功。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可以固定于子宫底浅肌层,操作更为严格,此节育器无支架,包括吲哚美辛缓释系统[4],缓慢释放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放环后不良反应,吉妮致美节育环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期延长和下腹疼痛、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1] 朱少萍,罗小茶,梁金兴,等.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不同避孕环对预防再次怀孕及人流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3):265-266.

[2] 徐菊玲,费小阳,崔李宁.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喜环与爱母环的效果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4,23(8):82-84.

[3] 宋兰兰,王玉红.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不同避孕环对预防再次怀孕及人工流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72-73.

[4] 成春锋.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和放置安舒环避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2):109-111.

猜你喜欢

下腹节育器经期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