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2018-06-21宋欢
宋欢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甚微。”为了保持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德育教育;情感交流;角色转变
德育教育始终贯穿在教育之中,为了保持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音乐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音乐教育理论家周大风先生曾反复强调要重视音乐德育教育的作用。他说:音乐教育中的艺术教学有别于一般的知识课。知识课程主要是采用叙述、实践以及逻辑性很强的理论教学方法,而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来进行一些美的感受,在爱的气氛中受到熏陶,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就拿“爱”这个主题来说吧。有舒伯特的《摇篮曲》感受到妈妈对子女的爱;有《可爱的家》感知我们对家庭的爱,感知对家庭的温暖;有《难忘的月光》抒发学生对教师的爱;有《故乡的小路》抒发游子对家乡的爱;有《我的祖国》倾诉我们对祖国的爱。不要过多的语言,只要听一遍上述歌曲,你能不为之动情?你还会认为我们的学生没有从这些“爱”的歌曲中得到德育教育的提升吗?一位语文教师曾问我:“你在教一首叫《可爱的家》的歌曲吗?”原来,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们从没体会我们三口之家的普通家庭有多么可爱,通过学唱《可爱的家》却使我深深体会到我的家庭有多可爱,我有这样的家庭多幸福。”你不认为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学生,已经为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感情基础吗?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二、音乐教学中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音乐教学的过程当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为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的过程。师生间应该去创造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并且轻松、愉快,直到师生之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的学好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学过程才能最优化,教育质量才能提高。音乐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能像班主任那样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比较多,音乐教师在每班的课时一般是一周一节课,所以与学生才有一节课的交往时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充分运用时间,运用音乐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老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爱学生”,是每位教師的职业道德,更是每位教师的天职。我们每位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都应该是爱的天使。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种情感要尽可能地体现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贴与关爱的情感激发起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同时在德育方面也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如果学生在演唱时唱错了音、词对不上或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做到耐心指点或给予帮助和鼓励。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哪名学生感冒了,嗓子哑了或咳嗽了,在下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去过问一下学生的情况或者给学生拿点药并且告诫学生:“如果在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千万别大声喊叫,也别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对于个别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则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说服教育等等。在音乐教学中,师爱在学生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慢慢地学生对老师也产生了亲近感和信赖感,学生把对老师的爱就转化到了学习音乐课上,并且对音乐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
三、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在音乐的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师爱的情感如果放到学生的心灵最深层,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会转变为教师的工作力量和学生学习的激情,为学生学习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在老师教授的过程中与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相结合。音乐课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在上音乐课的同时,它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一个对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可造之材。
让我们师生带着良好的音乐感觉,共赴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