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球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和思考
2018-06-21欧华
欧华
摘要:随着中小学素质体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切实采取科学措施增强体育教学实效则显得越发重要。校园网球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体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模式研究还有待全面深化。鉴于此,本文即主要立足于分析初中校园网球教学的现状,进而对其教学模式做了简要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校园网球;教学模式;研究
一、校园网球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据实际而言,由于受运动场地的限制,在我国网球运动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因此诸多初中学生在学习校园网球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或说是很少接触网球运动,仅有极少数的学生具有一定网球运动基础。换言之,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主要问题之一即是学生运动基础分层严重、统一化教学与个性教学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
(二)网球场地有限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立足实际而言多数中小学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处于滞后状态,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需求与体育教学条件不匹配的问题。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其突出点在于网球场地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实际需求。
(三)网球生态文化建设力度不足
体育文化是伴随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譬如美国的篮球文化、巴西的足球文化以及我国的乒乓球文化等都是极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建设往往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为了有效增强教学实效,那么也应该全面加强网球生态文化建设。然而据实际情况来看,初中校园网球文化建设力度还远远不够,诸多学生对网球的认识还比较浅薄,这对校园网球教学的深入发展自然是尤为不利的。
二、新时期校园网球教学的科学措施分析
(一)“双分”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所谓“双分”教学模式,简言之即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实际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再针对不同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据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在校园网球教学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解决学生网球技术基础差异化较大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全面推动双分教学:其一,客观评估合理分组。科学分组是双分教学模式在校园网球教学中实施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技能测试、潜能测试、理论基础测试等考评方式,全面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其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园网球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在双分教学模式下,教师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切实根据学生体质、技能、心理等差异,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有效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三,善用微课教学,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为了切实做好双分教学,那么就应该满足不同学习小组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精力相对有限,当学习小组较多时教师如果逐个进行教学那么必然会耽误很多时间。为了妥善解决此问题,教师则不妨运用微课,通过便捷式的直观化示范性教学,让学生掌握正手抽球、反手抽球、切削发球等网球运动技能。
(二)实施小组合作训练模式
正如上文所言,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场地有限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不妨实施小组合作训练教学模式,将零散的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实施小组合作教学,还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指导、相互促进,这样也有益于学生网球技能不断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习,或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合作训练,在团结协作过程中不断增强网球运动技能。
(三)加强网球生态文化建设
环境因素是影响学生行为倾向、兴趣爱好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校园网球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那么就应该积极营造浓厚的网球运动文化氛围。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两个一”项目,营造浓厚的网球运动文化氛围。一是盘活校园资源,加强网球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即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网球运动中心;二是举办一场校园网球竞赛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网球运动是一项锻炼学生身體综合素质的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则可以积极开展校园网球运动。上文即主要论述了校园网球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改革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同仁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虹. 依托校园网络实施网球“双分”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河北职业教育, 2008, 4(9):211-211.
[2]章洁, 桑军. 中学生开设网球课程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J]. 卷宗,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