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2018-06-21申欢欢

商场现代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区位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摘 要:选取2012年-2016年的安徽省产业产值、增长率及2016年九个行业的产值区位熵,分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目前安徽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最为滞后,三大产业实力不强且对传统产业依赖程度较高,急需优化升级调整。政府应当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三大产业合理均衡发展,使经济维持常态下的高速增长。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区位熵

一、问题提出与背景

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超高速发展,但这种超高的发展速度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它在使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如生态破坏、过度消耗、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弊端会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所以,现下的关注不应全部放在增长率这个硬指标上,而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习总书记于2014年5月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作出解释,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使经济保持常态增长。

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拥有优厚的发展资源与条件,但与周围各省市经济发展相比差异明显,因此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安徽省保持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任务。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安徽省应该把握时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三个产业合理均衡发展,保持经济在常态下快速稳定增长。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

1.安徽省产业发展特点

从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产业结构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动。由最初的第一产业于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二三”模式逐步演变为第二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的“二一三”模式,进而发展为第三产业兴起的“二三一”模式,如今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有了明显的改善,如表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6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增长速度10%的水平上左右浮动,其中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缓慢下降,第三产业增长率轻微上升。在2016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407.62亿元,第一产业产值为2567.72亿元,占比10.52%,第二产业产值为11590.25亿元,占比48.43%,第三产业产值为9959.92亿元,占比41.05%。这说明安徽省各产业发展比较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安徽省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在2015年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为负,说明在一定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但在2016年出现扭转,显然这个变故没有对安徽省的产业经济带来持续性的危害。

2.安徽省产业与行业产值区位熵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用来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这个指标在反映某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将行业划分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九部分,借助区位熵分析2016年安徽省的三大产业以及九个行业的区位熵。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表示地区,j表示部门或产业,表示i地区j部门的区位熵值,xij表示i地区j部门或产业的产值。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竞争力较强;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竞争优势不明显;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LQ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竞争优势越明显。

从产业区位熵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区位熵值均大于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產业的区位熵小于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目前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由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二三一”模式,但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经验少,发展速度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行业区位熵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各行业商业区位置都明显高于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安徽省在这些行业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第三产业中只有住宿和餐饮业的行业区位熵大于1,且只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行业均处于全国水平以下,说明安徽省第三产业中除了住宿与餐饮业外其他行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弱,需要提升的幅度很大。

3.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安徽省产业结构虽为“二三一”模式,但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56%、39.88%、51.56%,基本呈现出“三二一”的形式,而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为10.52%、48.43%、41.05%。与全国相比,安徽省第一、二产业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安徽省的经济严重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安徽省目前正处于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过渡的阶段,现代化产业结构尚未形成。

第二,安徽省三大产业均存在问题。首先,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不稳定。安徽省市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较弱创新技术不多,多数地区仍以传统农业方式为主,生产效率低下,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且农业产业链较短,龙头企业较少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其次,尽管安徽省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但传统工业仍占据主要位置,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低,导致第二产业的综合实力一般,对第三产业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此外,同第一二产业类似,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是服务于第一二产业的,可以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所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安徽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基础。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第一,目前安徽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整体呈现出以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二三一”模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安徽省目前产业结构偏向第二、一产业主要因为对传统产业的高度依赖,安徽省经济在全国一直处于中下游行列,因此大力开发地区资源发展经济成为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选择。但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而且使得投资大量集中在这些传统产业中,导致一些新兴产业由于缺乏资金与支持而错失发展机会。所以,首先安徽省应该对产业进行合理投资,减少对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的投资比例,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其次,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及经营体系,大力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进程,并将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相结合,加快产品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现代化,加快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最终将三大产业的基础稳固,实力提升,加快安徽省经济增长速度并提升地区竞争优势。

第二,安徽省三大产业中尤属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最低,且与其他产业相比处于初级阶段,开发难度较大,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目前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实现经济高速稳定增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三产业中有许多新兴产业,其自身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负担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庞大费用,发展速度缓慢且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力度,设立一些科技创新专项扶持基金,对重点项目提供资金帮助,并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此外,政府应该引导并扶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在该领域发展比较落后的产业,使得三大产业合理均衡发展,实现安徽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王銳.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李攀.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日比较的视角[D].安徽大学,2017.

[3]季良玉.技术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4]于斌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12):83-98.

[5]黄榕.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下的结构转变及其演化[D].南京大学,2015.

[6]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25(01):51-59.

[7]黄亮雄,安苑,刘淑琳.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三个维度的测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70-82.

作者简介:申欢欢(1999.02- ),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区位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