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绿色互联网金融生态的途径研究

2018-06-21李迎迎

商场现代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李迎迎

摘 要:近些年,我国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难免存在众多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绿色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以使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通过Logistic模型预测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状况,之后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监管,消费者自律,打造平等金融权利等方面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生态问题;绿色生态构建;Logistic模型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预测

互联网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是一种新的参与形式,一种新的“生物圈”。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生态有了技术支撑。为更加准确地掌握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据其未来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应措施,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互联网金融生态。

假设:(1)本模型使用的数据暂不考虑在互联网金融总体交易规模占比很小的领域,如众筹、P2P等总占比不到百分之五。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基金交易规模为数据采集对象。(2)占有率很小的领域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度提升占比,也不会对互联网金融总体发展趋势有较大影响。

由于资金总规模不可能无限增加及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缺点,不妨设我国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的增长率为r,交易规模为y(万亿元),交易时间为t(年),y0为t0年的交易规模,由于资金总规模和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不足之处对交易规模会产生阻滞作用,使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率随交易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故设r=m-ny,构建模型如下:

本文选取2010年到2015年三个主要领域的交易加总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几年的数据及模型,这种情况下m=0.7053 n=0.0022,在matlab中拟合出如下图:

由上述拟合结果可知我国未来几年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但从曲线斜率来看,即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率在以后几年会不断下降,年份越靠后其交易规模的变化会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此时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虽然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行业,但是如果一直按照现在的状态发展,由于资金总量、信誉、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迟早需求会达到饱和。为了使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使其需求的增长区间延长,我们就需要人为的对这个“生物圈”进行干预,构建一个绿色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二、互联网金融圈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其独特地优越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毋庸置疑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处于萌芽期的互联网金融,难免会由于自身的稚嫩性产生诸多的问题。

1.发展过快,监管不足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极其迅速,逐渐渗入到保险、基金、理财,支付等金融核心业务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过快。除此之外,全行业大体上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我国现有的《证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已无法对互联网金融实施有效的约束。

2.重视成效,轻视公平

多数互联网金融的平台过于重视成交量及成交额,片面的重视成效,引起恶性竞争,导致一些微小型企业无法在这个领域生存。轻视公平不仅体现在该领域的各个平台之间,也体现在向客户的信息披露度,有些企业对成交额虚报并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蒙骗消费者,盲目地追求业绩,导致许多“跑路事件”的发生。

3.创新广泛,诚信缺失

各大模式相继产生并不断改变自身去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该行业的创新速度可以说像流星滑落一样迅速,由此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众多非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非法集资,如P2P网贷平台的“跑路”现象。这背后便是诚信缺失问题。

4.注重快捷,安全欠缺

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而言,省去了一些繁琐的程序,业务办理的速度和传统金融而言甚至可以说没有可比性,尤其互联网金融的筹资融资的速度更加是快地惊人。如余额宝到2013年底,收入高达20.14亿元。高额的资金面临的最大的危险便是安全问题,我国互联网目前属于新兴事物,在风控机制上较为欠缺。

5.竞争激烈,人才稀缺

互联网金融的各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同业竞争,如网上银行,银行电商等,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其服务基本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互联网金融主要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而我国对这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据统计大数据人才缺口达到150万。

三、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的途径

1.立法引导,法律监管

正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言:“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呈爆发式增长,但对其进行约束的法律法规寥寥无几。我国对《刑法》、《公司法》等部分法律条款做了修整,将这个燃起的“后来之星”囊括进去,但仅是这些远远不足。国家应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体系立法,明确生态主体的义务和权利。

2.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风险意识

政府应积极开展对公众的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宣传教育,拓展风险教育的渠道。平臺应该及时对信息进行披露,保证信息的完整真实性。公众应在投入资金之前,熟知该平台的交易规则,并对平台的可靠性进行辨别,尽可能选择信誉等级高的平台进行投资。

3.打造平等权利,制定平台规则

为使互联网金融和谐共生,需制定平台规则以约束各主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制定平台规则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内容,平台推出的金融产品的种类,服务的客户范围,平台的开放方式及标准,平台是否需要与其他平台合作,与合作伙伴的分工问题等问题。作为平台企业,应对资信审核、资金存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合理的平台规则。

4.建立征信体系,重视信息安全

人背信则名不达,无论是人还是企业都是一样。征信体系的搭建主要涉及内部征信体系和外部征信体系两个方面。对于内部征信,应推进整个行业对征信体系进行统一标准,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外部征信主要是外部的征信机构对企业的借款状况进行评级,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等,外部征信能够有效地实施主要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所以政府有必要扶持出大量的实力雄厚、专业的征信机构。

5.融合各行业,促其和谐共生

互联网金融的各行业现在发展良莠不齐,存在大量不良竞争的现象。协调互联网金融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各生态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是促其和谐共生的前提。合作是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的根本,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产业联盟、战略联盟。比如阿里巴巴与民生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在直销银行业务,IT科技等方面取得良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3(10):3-14.

[2]海天理财.一本书读懂互联网金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311-317.

[3]胡世良.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67-291.

[4]潘瑞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6(6):22-29.

[5]欧阳日辉.打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生态[J].银行家,2016(8):34.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