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罐配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2018-06-21邢歆莉王远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外感儿科体温

邢歆莉,王远照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杭州 310006)

外感发热(exogenous fever)属于中医学“感冒”范畴,在儿科疾病中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疾病的伴随症状,不论在内伤、外伤、急慢性疾病中均可出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属于儿科急重症之一。年龄越小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越不完善,往往发病就会出现高热,由于目前医学的局限性及很多家长非常抗拒抗生素或者激素的运用[1-2],因此寻求一种安全快速不良反应小的退热方法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的儿科门诊在常规必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内自制方足浴辅助退热的同时,并给予患者特殊穴位拔罐,取得较为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门诊的 200例发热患者,根据就诊门诊号的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在临床观察中,对照组脱落7例,剔除病例6例;观察组脱落3例,剔除6例,最终纳入病例 178例。其中对照组 87例,其中男 47例,女40例;年龄2~6岁,平均(3±1)岁;病程0.5~6.7 d,平均(2.5±0.2)d。观察组91例,其中男48例,女43例;年龄2~6岁,平均(4±0)岁;病程0.7~6.6 d,平均(2.4±0.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感冒病风热证的标准。主症为发热重,恶风,有汗或者少汗;次症为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者色黄,咽喉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全身症状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局部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本次观察研究选取病毒感染者,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或者不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中性细胞,CRP正常或者稍高于正常值。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4~6岁;③监护人对本研究表示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如年龄<4岁或者>6岁;②资料不全无法评价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患者;③由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发热者,如心血管、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等;④未按规定治疗从而无法判断疗效者。

1.5 剔除标准

①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治疗者;②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严重的合并疾病;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难以坚持治疗;④使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⑤患者自行退出,或其他各种原因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必要对症治疗(如口服布洛芬[3]混悬口服液、抗病毒药物、补液等)。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医院自制中药方足浴(解表散热为主,麻黄 15 g,连翘 15 g,薄荷 10 g,荆芥 15 g,荷叶15 g),每日足浴2次,将中药浸泡后加热,待水温降至 40℃时足浴,每次约 20 min,睡前、午睡前各 1次。每日来儿科门诊外治室行拔罐(负压罐)1次,穴位选取大椎、肺俞,清洁皮肤后可涂抹适量凡士林,将大小合适的负压罐,吸力以吸起罐内皮肤4~5 mm、皮肤微潮红为度,每次留罐 10 min。注意患者进餐完、饥饿、哭闹时均不宜行拔罐治疗。

两组均3 d为1个治疗周期,3 d后随访患者体温,并复查血常规。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小儿呼吸病临床诊疗指南》。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或者下降 1~2℃,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至正常。

有效:体温下降 0.5~1℃,但仍高于正常体温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水平。

无效:体温下降小于 0.5℃,仍高于正常体温者,临床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均无改善。

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如皮疹、消化道不良反应等。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或者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x±s,h)

3.3.3 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百分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 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数比较(x±s)

3.4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本试验中未脱落的178例患者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这些病理特点尤其是易寒易热决定了小儿容易外感阳热邪气,寒暖不能自调,最易发热。另婴幼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上呼吸道特殊的解剖结构、免疫特点,使得小儿一旦受到外邪侵袭,就极易出现发热症状。在临床诊疗中,高热可致呕吐、窒息、小儿惊厥、能量消耗增加、重要脏器损伤。从伦理角度讲,家长迫切要求患者尽早退热,若不能及时退热,容易造成医患纠纷,因此临床上应当积极控制高热。目前西医退热主要通过解热镇痛药,部分退热西药的应用容易造成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4],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易于实施的有效的退热方法尤为重要。中药足浴与拔罐[5]、穴位贴敷[6-9]、中药外敷[10]都是典型且经过验证取得较好效果的退热外治方法。

宋代著名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有“身壮热,目赤,小便赤黄,粪稠,浴体法主之”,提出了外治退热的理念,如今将这种方法适度运用于临床,发现可明显缩短患者发热时程[11],可以取得更快的退热效果。清代名医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虽治在外,无殊治内”,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论断,从经典中探求外治法的理论依据,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2]。药理研究麻黄解热的机理不仅是抗菌,也可以调节身体的产热与散热机制[13],连翘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松弛血管的作用[14],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15],薄荷含有挥发油,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的分泌[16]。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吸附于腧穴或者局部皮肤,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外治方法[17-20]。拔罐用于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其中记载用挖空的兽角来排脓,后来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负压罐取代[21]。因患者皮肤娇嫩,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易于控制的负压罐,拔罐的吸附力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拔罐的物理刺激可兴奋局部感受器,进而兴奋神经纤维,此时神经冲动形成,该冲动可传至中枢系统,可兴奋体温调节中枢,肺俞位于患者背部,为肺脏的背俞穴,具有宣肺散邪、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在膀胱经腧穴上拔罐既可以治疗肺脏疾病,又可以治疗与其相关的口鼻、皮肉筋骨等组织疾病,其深层遍布交感神经节,因此还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功能紊乱的作用。大椎穴为背部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因此在大椎穴拔罐能祛除三阳之外邪,具有解表退热之功,治疗外感发热颇有疗效。

幼儿乃国之根本,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退热方法势在必行。经过本临床试验观察,用拔罐配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疗效,且因本方法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高,而较容易被家长接受,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1] 舒敏,罗双红,万朝敏,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相关词语定义和体温测量部分解读[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3):232-234.

[2] 赵祥文.我国儿科急诊医学的临床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259-261.

[3] 王玉杰,胡剑,赵凯.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儿童急性发热退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47-48.

[4] 周惠娣.解热镇痛药在儿童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138-139.

[5] 洪寿海,吴菲,卢轩,等.拔罐疗法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11,31(10):932-934.

[6] 王晓波,潘巧红,李丽娟.石膏贴敷曲池、大椎穴治疗小儿发热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3):53-54,57.

[7] 黄向红.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发热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8):159-161.

[8] 韩选明,杨茹,郭建春,等.吴茱萸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4,35(3):295-296.

[9] 陈赛斌,高树彬,田志伟.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婴幼儿外感高热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4):40-41.

[10] 麻向伟.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4):50-51.

[11] 秦凤华,王雅丽,周莉莉.基于“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782-784.

[12] 赵淑景,王芳,周倩.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内治法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76-1378.

[13] 杨昕宇,肖长芳,张凯熠,等.麻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74-2877.

[14] 胡静,马琳,张坚,等.连翘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2,10(10):760-764.

[15] 吴婷,丁安伟,张丽.荆芥现代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4,25(10):64-67.

[16] 温亚娟,项丽玲,苗明三.薄荷的现代应用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2):1963-1965.

[17] 金兰,刘阳阳,孟向文,等.拔罐对健康人体背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4-5.

[18] 李丹丹,孟向文,刘华朋,等.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506-2508.

[19] 崔帅,崔瑾.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2,37(6):506-510.

[20] 李振忠.拔罐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7):3923-3925.

[21] 刘洪玲,吕鹤翎.放血疗法配合拔罐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8):742-743.

猜你喜欢

外感儿科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