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相关病名古文献考略

2018-06-20曹霞裴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名中风

曹霞 裴丽

[摘要] “中风”最初见于《素问·风论》,但与现代所指中风病不同。两汉时期张仲景创“中风”疾病名,隋唐时期医家巢元方提出“风懿”,南宋医者陈言提出了“头中风”一词,元末医家王安道提出“真中”“类中”,明代楼英将中风病命名为“卒中”,清末张锡纯提出“脑充血”“脑贫血”,与现代“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中风病机认识相吻合。本文通过对中风及相关疾病名的古文献梳理,揭示中风病的历史演变,为现代人们了解、掌握中风病提供文献学研究基础。

[关键词] 中风;半身不遂;病名;古文献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4(c)-0132-03

Research on names related to apoplexy in ancient literatures

CAO Xia PEI Li

Librar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Apoplexy” was first found in Plain Questions·Win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sent meaning. Zhang Zhongjing created the name of “apoplexy” in the Han Dynas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Chao Yuanfang proposed “wind stroke”.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hen Yan proposed the term “head apoplexy” firstly. Wang Andao proposed “Zhenzhong” and “Leizhong” in Yuan Dynasty. In Ming Dynasty, Lou Ying named apoplexy as “Zuzho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Xichun proposed that encephalemia and brain anemia, which is coincid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modern “hemorrhagic apoplexy” and “ischemic apoplex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poplexy by combing ancient literatures on the names of apoplexy and related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philology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apoplexy.

[Key words] Apoplexy; Hemiplegia; Name of disease; Ancient literature

中风亦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释义中风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埚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埚僻不遂等为主要病证[1],因其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若风暴之疾速”“风性善行而数变”,故中医医家取类比象为中风。中风病的发生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忧思恼怒,嗜食厚味,而引起脏腑经络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的一种常见病。

古医籍中记载中风“卒暴晕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症的病症”[2]。宋之前中风病名多样,如偏枯、偏风、风偏枯、风痒、风爵、薄厥、煎厥、大厥等,宋陈言首次提出了头中风[3],明清出现了真中、类中之辨,而且还有非风、内风、卒中、脑充血及脑贫血等名称出现。纵观历代文献记载,关于中风疾病的认识与不同病名演变,历史医家都有不尽相同的描述,由此出现了多样称谓,本文将对历代中医古文献记载的中风病与相关病名进行梳理,进而揭示中风疾病的历史演变。

1 中风病之演变

“中风”初见于《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新沐中风……”[4]83。但这里的中风指风邪的感邪途径,与本文所论述的“中风”名同实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有关于“五脏之中风”的记载,但无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服明斜等中风症状的叙述,故此“五脏之中风”并非指中风病证,也非本文探讨范畴。但《黄帝内经》中所论之偏枯、偏风、薄厥、大厥、煎厥、癫疾、仆击、喑痱等,是以临床证候为依据来命名,虽没有“中风”病名,却与我们今日所论之中风症状相同。

两汉时期张仲景首创“中风”为疾病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5]并且将中风的症状加以描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等。这里论述的中风是与现代临床上所论的中风症状一致。

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风癔候,……病发于五脏者,……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又名风懿。”“风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风痱之状,……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6]孫思邈《千金要方》载:“风懿者,……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夫风痱者,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7]这里所描述的中风病未提及到中风之名,用“风懿”“风痉”“风痱”等名称代替。

南宋陈言首次提出了“头中风”一词,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叙中风论》有中风病专论,其云“人或中邪风,……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斜,肌肤不仁,痹瘁挛僻。……所以头中风也”[8]。

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徊集·中风辨》中指出“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风呼之,而方书亦以中风治之”“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9],这里的“真中风”“类中风”应与现代研究的中风为同一范畴。

明楼英力倡“卒中”之名,并以手足不遂、膝脚缓弱、四肢无力、颤掉拘挛等证候描述,其《医学纲目·卷十一·中风》载:“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唇吻不收是也。……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10]

清末西学东渐,诸多医家受西方医学的影响颇深。张锡纯参合西医观点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对于内中风一证,……令人猝倒僵仆,如风状。……可使脑部充血,……至于昏厥,……若气之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昏厥。”[11]提出“脑充血”和“脑贫血”证,与当今所称“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病机认识相吻合[12]。

2 中风病名考辨

2.1 偏枯、偏风、半身不遂

关于“偏枯”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热论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官,不可治也。”依据中风病的症状表现来命名,同时强调了外邪发病的重要性。《内经》中对偏枯的论述条文还有《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13]59此外,根据中风病症状表现命名的疾病名称还有偏风。《素问·风论》“风中五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14]。唐代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偏枯,半身不遂”。张仲景最早提出的中风的典型症状是半身不遂,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也在他的书中多次提到用“半身不遂”来代之为中风病。

2.2 仆击、大厥、薄厥

《黄帝内经》对类似中风的不同症状表现,按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及“仆击”“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4]59,认识到食肥甘及不喜欢运动是形成中风的原因。大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4]118,指出气血并走于上是形成中风的病理。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4]5,认识到了精神上的刺激可以导致形成中风。可见,仆击、大厥和薄厥系内风为患,一般形容中风初期。煎厥:“煎”当为“前”,前厥即前仆。而上文所论述“偏枯”一般为中风病的中、后期症状。

2.3 真中风、类中风

“真中风”和“类中风”最早见于元末王安道的《医经溯徊集·中风辨》[15]。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卷二·真中风证》中亦沿用《医经溯徊集》的“真中风”“类中风”:“真中风者,中时卒倒,皆因体气虚弱,荣卫失调,或喜怒忧思悲惊恐,或酒色劳力所伤,以致真气耗散,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乃其中也。”“类中风者,则常有之。有中寒、中暑、中湿、中火、中气、食厥、劳伤、房劳、痰厥、血晕、中恶卒死等症,皆类中风者甚多,各有治法,不可作风治。”[16]但其在病因描述上与王安道侧重点有所不同。明代医家李中梓也提出“真中”,认为其中风病,清代医家程国彭则认为“类中”为火中、暑中、虚中、寒中、气中、食中、湿中、恶中八中,其“真中”与李中梓相同。

2.4 非风、内风

明清医家围绕“风”对“真中”“类中”产生争论,各执一端。张景岳认识到真正的中风病是“内伤气血”所致,非外来风邪所致,因此在《景岳全书·非风·论正名》将中风病称为“非风”:“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然类风、属风,仍与风字相近,恐后人不解,仍尔模糊,故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17]对中风病在病因病机认识上取得了极大突破。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中最早提出“内风”病名:“偏枯在左,血虚不萦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18],“阳气不藏,内风动越”等。“内风”病名的提出又是中风病认识的一大进步,明确划分了“外风”与“内风”致病因的不同。

2.5 微风、小中风、大风

微风在《素问·调经论》中有具体描述:“形有余则腹胀飨,径嫂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3]117此段阐述了中风病的先兆症状,即为中风病早期,将微风作为中风病较轻时期的命名。小中风同微风一样,《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小中者何?其风之中人,不至脏腑血脉之甚,止及手足者是也。”[19]系中风病之轻病。而大风在《灵枢·刺节真邪》中有如下描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13]74金代刘完素在《河间六书》曰:“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20]由此可见,微风、小中风、大风是以中风病情轻重分类命名。

3 结语

通过对中风病历史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中风病认识与描述各有不同,从《内经》记载偏枯、偏风、薄厥、大厥、煎厥、癫疾、仆击、喑痱,《金匮要略》中的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诸病源候论》中的中风候、风癔候、风痉、风痱等,到陳言提出的头中风,王安道指出的真中风、类中风,楼英力倡的卒中,以及张锡纯指出的脑充血、脑贫血之证,这反映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疾病认识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由最初的外因六淫之邪气所伤“真中风”,到内因七情之伤及脏腑“类中风”,至“脑充血”和“脑贫血”。

中风病名历代文献都有不尽相同称谓,名称繁杂,不同医家依据中风病的发病症状、病因病机、病情轻重等给予了不同名称。如根据症状表现称之为偏枯、偏风、半身不遂,根据发病情形称之为仆击、大厥、薄厥,根据病因病机分为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内风,根据病情轻重称之为微风、小中风、大风等。

本文以古文献研究为视角,在简要梳理古代医家对中风病认识的发展演变过程基础上,依据中风病发病的特点,归纳分析了不同称谓的中风病名之源流,以期呈现古代医家研究中风病的认识与思想精髓,为现代人们了解、掌握中风病提供文献学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百科金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35.

[2]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5:232.

[3] 韩振延.中风病辨证論治[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5.

[4] 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9,83,117,118.

[5]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4.

[6]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影印社,1955:15.

[7]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22.

[8] 陈无择,王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

[9] 王履,左言福.医经溯徊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4-46.

[10] 明·楼英.医学纲目[M].高登瀛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93.

[11] 张锡纯,王云凯,李彬之,等.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1-194.

[12] 杨金生.中风病防治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1-12.

[13] 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9,74.

[14] 周凤梧,王万杰,徐国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20.

[15] 王履.医经溯徊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6] 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7] 张介宾,夏之秋,叶川,等.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28.

[18]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5.

[19]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83.

[20] 金·刘完素.河间六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0.

(收稿日期:2018-01-09 本文编辑:张瑜杰)

猜你喜欢

病名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风后复健可针药并用
乍暖还寒时节,警惕中风发生
“感冒”及相关病名考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