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
2008-05-19朱建平洪梅
朱建平 洪 梅
摘 要:通过分析中西医疾病命名特点、中医英译原则,对中医病名英译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根据中西医病名含义的多种对应关系,采用首选意译、次选直译、控制音译和多种译法结合的翻译策略。详细论述了如何灵活应用三种翻译方法对各种中医病名进行翻译。
关键词:中医名词,英译,病名,规范化
一 中西医疾病命名特点
1.中医疾病命名特点
中医疾病命名与以现代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西医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医疾病的命名体系与其独特的分类系统有关,部分病名还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息息相关。视作疾病的命名有:以“疾”命名,如疟疾、痢疾等;以症状、体征命名的,如咳嗽、头痛、丹痧等;以“证”命名的,如淋证、痧证、疳证等。疾病名在临床各科略有所不同。
以内科为例,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最早对内科病进行分类的是《内经》,按病机、病位分类。《伤寒杂病论》则按病因病机分为伤寒、杂病两大类,为后世医家沿用。现在的中医内科学,也划分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外感热病主要包括伤寒、温病,根据中医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因来命名,如伤寒、温病、风温、暑湿;也有以中医外感热病特有的辨证体系的病位来命名,如“太阳病”等。
内伤杂病则立足于脏腑分类,分为七大类,即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等归属于气血津液病证。与肢体经络相关的疾病,如痹病、痿病、痉病等归属于肢体经络病证。其中也有病因与病位结合来命名的,如痰饮、悬饮、支饮。可以看出中医疾病的命名主要根据中医学说特有的病因、病机特点结合症状、体征、病位来命名。
中医不少疾病以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命名,如咳嗽、头痛、呕吐、水肿、心悸、吐血、黄疸, 有些疾病结合病位命名如肺痿、心水、皮水等,有些疾病则结合病因命名如风泄、暑湿痹等。此类病名,在中医虽为一“症”,却可见于现代医学的众多疾病。如水肿,可因心、肝、肾、内分泌等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这是中、西医二者较为显著的差异。
同时还应当注意到,视作病的“证”与中医特有的“证”的区别。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指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功能等本质变化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与体征等。一般英译为syndrome。
2.西医疾病命名特点
西医疾病的命名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基础上。根据疾病的病因是否明确来命名疾病,病因明确命名为病,病因不明确命名为综合征。
病因明确的,则根据疾病的病原体、解剖、病理等进行命名。传染病主要根据病原体的名称命名,如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霍乱(cholera),相对于中医外感热病的含义要小。根据解剖部位或者结合病理命名的如心脏病(heart disease)、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等。
病因不明确的则以综合征的名称出现。综合征(syndrome),代表一些相互关连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同时出现一群症状,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不少综合征用首先发现者的一个或几个学者的姓氏命名,如白塞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也有依据病理机制的,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依据症状群命名的,如以口、眼和其他黏膜干燥为主要表现的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同时,除了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之外,由于时间、地域的不同,中西医疾病的名称常常会有“一病多名”“一名多病”的现象,需要不断地规范。相对来说,中医疾病分类较粗,西医疾病分类较细,中医的一种病往往会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不过也存在西医的一个疾病分属于中医的几种疾病。二者命名系统各有特点,中医病名的英译应该在掌握如上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二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情况
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同年,国家科技部设立《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及其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导下,项目组制订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中医药基本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等有关中英文名词规范的文件和守则。该项目主要成果——《中医药学名词》,2004年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2004年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名词委继续立项,设立《中医内妇儿科名词术语规范与审定》项目,2007年通过验收。同年,又得国家支持,设立《中医外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术语规范审定》项目。后两个项目是在前一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临床各科名词的收录、规范的范围。
中医英译原则有五条:对应性,英译词义尽量与其中文名词学术内涵相对应;简洁性,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译名尽量简洁,避免辞典式释义;同一性,同一概念的名词尽可能只用同一词对译;回译性,英译的名词在结构上尽量与中文形式一致或相近,以便较好地实现中英文信息的双向传递;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不完全符合,也可考虑采用,但对学术内容不正确的翻译仍须改正。中医名词的翻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义,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力求英译“信、达、雅”,既要“形似”又要“神似”,使外国人能正确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
在翻译过程中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常用词汇统一。同时,在尊重学术的基础上,要与WHO西太区2007年发布的《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进行对照,不一致者取其翻译放在后面作为备选,以相互协调。因为中医病名英译的规范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孰优孰劣尚需要时间来选择。
在多年的中医术语尤其是疾病英文名规范的实践中,项目组既遵循一般的英译原则,同时专家们经反复探讨,又提出一些规范英译病名的具体策略。
三 中医病名的英译策略
中医病名的正确翻译是在准确理解定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病名所归属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同的辨证论治体系,有独特的病因病机等理论,也就有相应的独特的命名方法。弄清楚每个病名在该系统中的确切含义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与其他辨证体系中的同名术语相区别。例如,《伤寒论》太阳病中的中风(wind affection)与脏腑经络病症中的中风(stroke)就不同,一个是外感,一个是内伤,病因、病理、表现均不同。
针对中医以症状以及中医特有的病因命名疾病的特点,根据术语学的单义性原则,经多次讨论确定了翻译规范表达格式:以症状为病名的中文名称后加[病]以与症状区别,相应英文翻译不加disease,如 “咳嗽[病] cough”。以病因为病名的中文名称后加[病],相应英文翻译为形容词形式的病因,保留disease,如“风温[病] wind瞱arm disease”。
中医病名的翻译需要综合应用意译、直译和音译三种方法。意译是通过对原词语深层蕴意的理解将原词语的表层结构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重在再现原词语的蕴意,真实传达原词语所含的信息。意译是一种不拘泥于原词语形式的翻译方法。实际上翻译是译意,不是译字;要传神,不一定要形似。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英文医学、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保留汉语中医词语和术语的指称意义,如比喻、形象、民族特色等,主要侧重形似,字面上的翻译,同时尽量兼顾词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当原词语内容与译语表达形式有矛盾时,不宜采用直译,宜用意译。音译,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发音来翻译,如在现代中医英译中,按汉语拼音来翻译。严格地说,汉语拼音是用来辅助发音的方法,因此有人认为用音译等于没译。同时由于汉语拼音同音字多,不表意也不表形等等的局限,决定了在英译时要尽量少用音译。中医学的很多名词术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时候一种翻译无法准确而生动地传达该病在中医诊疗体系中特有的含义时,虽然术语要求一词一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两种译法或在一个病名翻译中综合应用两种以上的翻译方法,旨在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形神兼备。总之,疾病名称的翻译,应采取首选意译,次选直译,控制音译和多种译法结合的翻译策略。
现对中医病名英译策略,结合具体实例,分门别类,作一探讨。
1.中医与西医病名英译相同
1)词、义相同
有些中医病名和西医的疾病所指是同一种病,含义完全相同,则可直接意译为西医病名。如感冒common cold、疟疾malaria、蛔虫病ascariasis、滑胎habitual abortion、阴吹flatus vaginalis、痄腮 mumps、顿咳 whooping cough等。
中医很多病名对于现代西医来说是某一个症状的名称,西医的很多疾病都可以有相同的症状。根据中医疾病分类和命名的特点,这些症状在中医就是疾病的名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直接翻译成西医对应的症状,如不寐[病] insomnia、健忘[病] amnesia 、胃痛[病] stomachache、腹痛[病] abdominal pain;或直接翻译成体征,如咳嗽[病] cough、强中[病] persistent erection、鼻衄epistaxis等。
2)中医无对应西医病名,而中医有治疗优势
有很多疾病西医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有着较好的疗效,或者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但中国古代没有相对应的病名。这种情况以及新出现的西医疾病,可直接用西医概念、西医病名以及对应英译。如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癌症cancer、白血病leukemia、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等。
3)法定传染病
少数病名尤其是某些法定传染病,中西医病名相同,但它们的实质却大相径庭,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如“霍乱”,在中医泛指一切上吐下泻,挥霍缭乱之症,除西医的霍乱、副霍乱外,还包括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而西医的霍乱仅指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是中国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属于强制管理传染病,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了避免出现误解和误报,这次规范中取消“霍乱”的中医概念,径用西医的概念,译名ヽholera,专指因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而其他临床上表现为上吐下泻的疾病,则分别归属“呕吐”“泄泻”“腹痛”等。
又如 “伤寒”,西医仅指由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西医的对应英文名称是typhoid,为中国25种乙类传染病之一,属严格管理传染病。而中医“伤寒”指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或外感热病之总称。在这次规范时,仍保留伤寒的中医概念,而不像霍乱那样取消中医概念而仅用西医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伤寒一词始自《内经》,至东汉《伤寒杂病论》确立伤寒六经辨证体系,影响很大,直至今日,如果取消中医伤寒概念则会打乱原有的中医证治体系;二是现在中医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不再具体专指某种病,中医临床上也不再用伤寒作为具体诊断的病名,不会出现误解误报的情况。因此,采用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翻译,译为exogenous cold disease;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2.近似西医某病,不用或参用西医病名
一般说来,中医的病名涉及的范围往往较广,而西医的病名所指范围则相对较窄,还有中西医病名不对等,二者之间有一定关系,或相互交叉。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文化、语言、医学等因素,灵活运用意译、直译、音译等方法。
1)意译
某些中医病名由两个症状组成,无法和西医的一个病名或者症状相对应。为了准确地反映中医原义,采用意译的方法,把相关症状并列译出。如中医名词“癃闭”,癃指小便不畅、点滴短少,病势较为缓慢者;而闭指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骤者。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二者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与西医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潴留密切相关,故译为dribbling and retention of urine 。此类情况还有“关格”,常见于西医尿毒症,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小便不通称为关,呕吐不止称为格,故意译为dysuria and frequent vomiting。
有些疾病仅从字面去望文生义,用意译,很容易误导。如柔痉 hidrotic convulsion、
刚痉 anhidrotic convulsion,不是指颈项的软硬,而是以有汗、无汗,是否恶寒来鉴别。
此外,还要注意某些中西医病名的似是而非,如中医的淋证与西医的淋病。中医淋证指凡小便频急、淋漓不尽而涩痛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学的泌尿系感染、结石等,英译为stranguria。而西医的淋病gonorrhea,是指通过性交等接触,由淋病双球菌传染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根据它的症状表现,有小便频急、淋漓不尽而涩痛,也可归于中医“淋证”范畴。由其疾病性质和现代医学伦理学的需要,而将其命名为“花柳毒淋”,英译名为gonorrhea。
2)直译
有些中医病名的含义与西医非常接近,仅有少数情况下别有所指,为了避免与西医疾病混淆,采用直译的方法。如“风火眼”,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指西医的红眼病(pink eye,conjunctivitis),但还包括日光性眼炎等物理损伤,故直译为wind fire eye。同类情况还有:“消渴病”,包括西医的糖尿病、尿崩症等,故直译为consumptive thirst;“脱证”,有的不一定达到西医休克shock的程度,故直译为collapse syndrome。
有些中医病名的含义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西医疾病,这种情况宜直译。如“大头瘟”,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故不可意译为其中一种病,宜直译为swollen head epidemic。类似的还有疙瘩瘟nodular pestilence、瓜瓠瘟gourd瞝ike pestilence、鸬鹚瘟cormorant瞝ike pestilence、葡萄疫grape瞝ike pestilence、蛤蟆瘟toad瞝ike pestilence等。这些瘟疫与鼠疫、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传染病有关,是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对事物认识的特殊方式,直译更能传达古代中国人对疾病的认识以及生动展现疾病的特征。又如“结胸证”,是指表热内陷,或邪实内传,与胸中水谷痰饮、瘀血互结,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等症状的伤寒证候。在西医是指胸腔下部腹腔上部的炎症渗出性改变,可以包括西医的结核性胸膜炎,其他感染性胸膜炎,癌症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出血等病症,故用直译为chest binding syndrome。
3)直译+意译
有些病名除了西医的症状还结合了具体的辨证分型,即病位、病因或病机在内,单纯用意译的方法不能完全表达中医的内涵,需要综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风水wind edema、皮水skin edema、石水stony edema、肺水 lung edema等,以上几个病名中的水不是water的意思,而是指水肿edema这一症状,也是中医水肿这一疾病的具体分型,故这里的水意译为edema而不是直译为water,而其前面的字起到分型的作用,是该病名症候群的总结,故如上采取直译的方法。“肉行”是天行时疫的一种,以其肉推之则一堆,平之则如故为特征,单看字面意义很难知道它是瘟疫的一种,故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把代表这一疾病的种类pestilence和形态muscle都包含进去,译为muscle pestilence。
有些疾病,由于名词英译包含很深的症状学意义,而且需要保证翻译的系统性,这就需要应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如“带下过多”可以直接译为对应病名leukorrhagia,但是由于后面的许多名词并没有对应的西医病名,所以还需要直译为profuse vaginal discharge,进而与赤带[病]red vaginal discharge、白带[病]white virginal discharge等对应。类似的还有痨病consumptive disease,phthisis;肺痨lung consumption,pulmonary tuberculosis;肝痨liver consumption,hepatic tuberculosis,均应用了第一直译第二意译的方法。
4)音译
有少数汉字含义较多,用于多种疾病,出现了一个汉字对应多种翻译的情况,而且所有的疾病之间还有一定病因或症状上的联系,比较典型的有“痹”。还有些汉字带有极其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直译和意译都无法表达其丰富的内涵,如“狐惑”。以上两种情况用音译的方法比较好。
“痹”作为一种病证,可以泛指一切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病证。主要见于《素┪•痹论》《灵枢•周痹》等篇。中医“痹”字有病机、病证、症状三方面的意义。病机之义,“痹者,闭也”(《华氏中藏经•论痹》)。临床所见或痛、或不仁、或咳喘、或心下鼓等,多可用闭塞不通的病机加以解释。病证之义,痹指由经络阻滞、营卫凝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疾病,如行痹、筋痹、骨痹、肺痹、肠痹等,且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症状之义,痹指疼痛、麻木。“痹病”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在西医主要指多种疾病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结缔组织病等等多种疾病。国际上“痹”的英译呈现impediment,arthralgia,painful obstruction等多种译法并存的现象。这些译法反映了“痹”的多种含义,其复杂含义不是以上提及的任何一个单词可以一言概之。“痹”在一个中医术语中的含义有时候可以包含两个或三个含义。鉴于这种情况,用音译的方法,将“痹”译为玝i disease,似乎更能传达中医“痹”的形和神,而且这一译法已为很多人使用。
在具体痹病的翻译中,则可以根据痹病的命名特点以及各种痹病的含义,灵活地选用音译与直译或意译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音译与直译结合,如筋痹tendon 玝i、脉痹vessel bi、肌痹muscle 玝i、五脏痹five zang瞯iscera 玝i、肝痹liver 玝i等。同时对一病二名的情况还采用第一音译结合直译,第二意译的方法,如行痹(又称风痹)migratory 玝i,arthralgia caused by wind pathogen;痛痹(又称寒痹)painful 玝i,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着痹(又称湿痹)stationary 玝i,arthralgia caused by damp pathogen;胸痹chest bi,chest painful impediment等。
“狐惑”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狐惑为病,其气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病类似,由于中医病名含义复杂,单纯用西医病名会丢失中医特有的信息,故采用第一为音译,第二为意译的方法,译为玥uhuo disease; Behcet餾 syndrome。
3.西医没有对应的病名
中医有很多病名,由于历史、文化、中医理论的独特性等因素,在西医中找不到疾病病名、医学上的症状或体征与之对应,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灵活地综合应用意译、直译、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以意译为主。
1)意译
“伤风”是感冒轻症,故译为mild common cold,而不能按病因直译为wind affection。“胃家实”这里的“实”是指胃肠中的实热,故意译为excessive heat in stomach and intestine。
肢厥cold limbs、寒厥cold type of cold limbs、阴厥yin type of cold limbs、脏厥zang瞯isceral type of cold limbs等病的“厥”字,是指四肢逆冷而不是神志上的昏厥,所以不能译为syncope,而应该如上意译为cold limbs。
“水逆”与“火逆”,粗看起来很像一对相关名词,其实两者病因和表现都不同。“水逆water regurgitation”指太阳中风,内有伏饮,以发热,心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火逆”指太阳病误用火法治疗而引起的变证,是由于人为用火法误治所致,故第一用意译Taiyang case maltreated by pyro瞭herapy;第二用直译fire reversal,这样能正确地反映病因,同时又能保留中医传统文化内涵。
2)直译
中医有很多疾病是根据病因命名的,而中医独特的病因概念是无法与西医相对应的,这种情况多用直译的方法。如根据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来命名的有,伤寒(exogenous cold disease; cold damage disease)、温病(warm disease)、风温(wind瞱arm disease)、暑湿(summerheat瞕ampness disease)等。 内伤杂病中有的以病因和病位共同给疾病命名,其中病位以直译法译之,如“痰饮phlegm瞗luid retention”类疾病,饮邪停留于胁肋部的“悬饮suspending fluid retention”等。
“百合病”的命名有两个说法,皆源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其一是治疗以百合为主药;其二是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故采取两种译法,第一为直译lily disease,第二为意译 disease of all vessels,保留该病名的两种含义,以反映中医病名深刻内涵。
“奔豚病”名源于《内经》,形容病发时如有小猪由小腹上奔之感,为肾之积证,因而也采用第一直译、第二意译的方法,译为running piglet;kidney amassment。
3)音译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属于古代医学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辨体系和中国人特有的观察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上。对于人体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一些医学词汇在对方的语言中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汇来解释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极少数中医词汇暂时或根本找不到对应词,就可以用音译的方法。正如阴阳yin瞴ang、天癸玹iangui、脏腑zang瞗u 玽iscera等概念,最终会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中医特有的病名,可用考虑音译,如“痧证玸ha disease”,或第一音译,结合第二意译,如“疳证玤an disease;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
《中医大辞典》指出,痧是病名,其含义之一为感受秽浊不正之气出现腹痛、吐泻等症。含义之二为疹。第一种解释又名痧气、痧胀,包括暑痧、血沫痧、羊筋痧、阴痧、缠丝痧、缩脚痧、乌痧、 番痧等疾病,总称为痧证。中医药学名词委规范为:痧证为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发热,胸腹或闷,或胀,或痛,或上吐下泻,或神昏闷乱,或皮下青紫痧癍痧筋等为常见症的危急外感热病的统称。由于痧证的含义复杂,不能在西医词汇中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故用汉语拼音音译玸ha disease。同时,舍弃其第二种含义,其第二种含义由“疹”来承担。
痧证和疳证的相关病名,则根据其命名特点而应用直译或意译,甚至单纯的音译。如:暑痧summerheat 玸ha 玠isease、血沫痧bloody froth sha disease、疳积玤an disease with food stagnation、阴痧yin 玸ha disease。
有些病名涉及阴阳或五脏六腑,相应采用音译或音译与意译、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如:阴狂yin manic psychosis、阳狂 yang manic psychosis、五脏疳玤an disease of five zang瞯iscera、五脏咳five zang瞯iscera cough、六腑咳six fu瞯iscera cough。
另外,《伤寒论》中的六经病证,由于六经名称已采用汉语拼音,所以相应的病证也用音译,如:太阳病证Taiyang disease、阳明病证Yangming disease。
朱建平: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
洪 梅: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